漢 娜 鄂 蘭 人 的 條件

導論

◎文/瑪格麗特.卡諾凡(Margaret Canovan)

隨著人的創造,開端的原理也進入世界本身……我們沒辦法預期會開始什麼新的事物,這就是開端的本質。

一、

大抵上,漢娜.鄂蘭是關於各種開端的理論家。她的所有著作都是關於不可預見的事物的故事(不管是探討極權主義前所未有的恐怖,或是革命的新黎明),而對於人類啟動新事物的能力的反省,也在她的思考裡觸手可及。當她在一九五八年出版《人的條件》時,她自己就把一個出人意料的事物散播到世界,四十年後,這本書的原創性依然令人矚目。它自成一格,也後無來者,它的文體和風格更是深具個人特質。雖然鄂蘭無意聚集弟子,成立她自己的思想學派,但是她一直是個偉大的教育家,讓她的讀者以新的眼光探索世界和人類事務。她用以照亮被人忽略的經驗角落的方式,往往是提出新的區分,其中許多都是三分法,宛如傳統的二分法對於她的知性想像力而言太過死板了。《人的條件》裡充斥著各種區分:勞動、工作和行動;力量(權力)、武力和力氣;地球和世界;財產和財富,不一而足,而許多是透過字源學的探蹟索隱加以確立的。但是這些區分也都駸駸然以更爭議性的方式挑戰著當代的老生常談。因為她在古希臘裡發現了一個阿基米得點(那是她的作品裡最讓人跌破眼鏡的特色),據此以批判性的眼光探討我們認為理所當然的思考和行為模式。的確,她冷靜地假設我們或許可以從二千五百年前的人們的經驗學習到重要的啟示,光是這點就顛覆了我們對於進步的信仰。她在書中不斷地提到希臘人,這點讓《人的條件》的讀者更加大惑不解,不知道這本書葫蘆裡在賣什麼藥。這是漫長而阡陌縱橫的書寫,不向既有的類型妥協,也充斥著無法預料的洞見,但是欠缺一個清晰可見的論證結構。因此,這篇導論最迫切的問題是,鄂蘭究竟在做什麼?

這本書的難題和它縈迴不去的魅力,在於她同時探討了許多事物。第一次閱讀的時候,很難跟得上縱橫交錯的思路,即使反覆閱讀,也都不時會有驚喜出現。但是有一件事是她顯然不做的,那就是書寫傳統意義下的政治哲學:也就是說,以哲學論證為後盾,提出政治的對策。習慣那種文類的讀者,會在《人的條件》尋找那樣的東西,通常是藉著強調鄂蘭關於人類的行動能力的闡釋。既然這本書也摻雜著對於近代社會的批判,人們往往會以為她意圖呈現一個政治行動的烏托邦,一種新雅典。這樣的諷刺畫也不算是無的放矢。鄂蘭的確很關注參與式民主,也是公民運動的熱情觀察家,從美國的反越戰示威,到一九五六年曇花一現的匈牙利革命期間由基層民眾組成的「革命委員會」。提醒我們在形格勢禁的情況下仍然存在著行動的能力,這當然是她的目標之一。但是她堅決否認說,她身為政治思想家的角色不是要提出任何未來的藍圖,也不想告訴任何人怎麼做。她拒絕「政治哲學家」的頭銜,認為自柏拉圖以降的所有政治哲學家都犯了一個錯誤,也就是忽略了一個政治學的基本條件:那是關乎眾多人們的事,每個人都可以行動,可以啟動新的事物。這樣的交互作用的結果是偶然而不可預測的,「那是政治實務的事,取決於眾人的合意;它們不是基於理論的考量或一個人的意見」。

好吧,不是政治哲學,這本書很多地方表面上完全不像是在談論政治。關於勞動和工作、近代科學和經濟成長的蘊含的長篇大論,都只是政治的背景而不是政治本身。即使是行動的討論也只有一部分和具體的政治行動有關。在這本書出版不久以後,鄂蘭自己形容《人的條件》是她計畫中(但是一直沒有完成)的政治理論系統作品的「一種序論」。她解釋說,既然「行動是核心的政治活動」,那麼首先就有必要預備性地釐清,「在概念上將行動和人類其他活動區分開來,它往往和它們混為一談,例如勞動和工作。 」而這本書最明顯的結構性原理,就在於對這三種對於人的條件而言很根本的活動形式的現象學式(phenomenological)分析:勞動,對應於身為動物的人的生物性生命;工作,對應於人類在塵世建造的事物的人造世界;以及行動,對應於我們作為判然有別的個體的多元性。鄂蘭主張說,這些區分(以及其中蘊含的活動的位階層級)在以哲學和宗教為優先的思想傳統裡一直被忽視。然而,這本書不只是現象學的分析而已,也不是是鄂蘭對於傳統政治哲學的誤解人類活動的批判而已。因為這些都在她對於當代事件的回應框架裡。當她在序言裡說,她只是想要「思考我們到底在做什麼」而已,就已經表明她心裡不只是要提出對於人類活動的概括性分析,而是要「從我們最新的經驗和最近的恐懼的制高點,重新思考人類的條件」。那是什麼經驗和恐懼呢?

(待續)

  • 當代政治思想家漢娜‧鄂蘭思想最重要的哲學作品
    我們如何以政治行動愛這個世界?

    「如果我們可以從如此複雜的作品裡抽取一個核心主題的話,那麼它應該是要提醒人們政治的重要性、對於我們的政治能力的正確認知,以及這些能力可能招致的危險和提供的機會。」——瑪格麗特‧卡諾凡(Margaret Canovan,本書導讀者,政治理論家)

    「該書旨在喚醒我們:每一個人都是在他人的等待之中來到世上,並且被賦予一種創造奇蹟的力量,成就不朽的可能——同時也提醒讀者,逝者的託付實際上存在風險,畢竟,人世間是由活人所主導的世界,雖然他們可以傳頌逝者的豐功偉業或致力於完成未竟的宏圖,但也可以決定在歷史上翻頁,走出一條屬於自己的路。」——葉浩(本書導讀者,政大政治系副教授)

    本書是一代政治思想家漢娜‧鄂蘭最重要的思想拼圖,試圖帶領讀者重返政治哲學的原初條件:政治是關乎眾人之事,每個人都可以帶著思考去行動、啟動新的事物,儘管彼此交互作用的結果是偶然而不可測的。amor mundi(愛這個世界)則是鄂蘭設定的原始書名,指出了閱讀切點,以及她對於基督教神學源頭奧古斯丁思想的長期思索,關乎我們如何去愛這個塵世。

    對於鄂蘭來說,人類是在啟動事物和一連串事件的意義下行動的生物,縱使能量微弱且不斷面臨各種困境,但我們永遠都可以採取進一步行動,改變或轉化那些看似無法避免的歷程。透過寬恕與承諾,我們永遠有機會解決過往之不義並興起未來之不朽,也永遠面對著黑暗與不可測知的災難;而對於這樣的開放性結局選擇奮戰不懈,正是我們以政治行動愛世界的方式。

    《人的條件》是漢娜‧鄂蘭除了《極權主義的起源》以外最重要的代表作,雖然是一九五八年出版的作品,讀來卻讓人覺得和當代處境息息相關。鄂蘭從人類的行為層面去探討人性,指出一個弔詭問題:隨著科技和人文研究,人類的權力增加了,卻對行為的結果越來越束手無策。書中探討從古代猶太人、希臘人、羅馬人到馬克思、尼采的西方思想史,以診斷「人類的條件」。幾乎每一頁都在提醒我們省思「人究竟是什麼」的問題。她對現代社會的批評一針見血,她說,行為主義者讓人害怕的地方不是因為他們是錯的,而是因為他們可能是對的,我們人類只剩下功能性思考而已。《人的條件》是政治和社會理論的永恆經典。

    鄂蘭區分構成人類條件(不只是思考而已)的行為:勞動、工作和行動。「勞動」是一個奴隸或是自然狀態下的人必須做的事:勞其筋骨以換得一日溫飽。「工作」是一個工匠會做的事,透過身體的辛勞表現出個人的自我認同。「行動」則是人在人群裡會做的事,思考和說話,發明和想像,以得到其他人的尊敬。

    鄂蘭認為,行為是脆弱的、單薄的、不可預期的,而且覆水難收的。因為行為, 人類才能生生不息,但是也因為行為,人類面對不可預計的危險。「人的條件不僅僅是指有生命的人的條件。人總是處在一定條件下的生物,因為任何 事物只要與人發生牽連,就會馬上成為人生存的一種條件。人的活動創造了種種事物, 並進而構成了行為生命(vita activa)所在的這個世界;人們總是在與生俱來的既有條件之外,或是在這些條件之中,再創造出他們自身的一些條件,而這些條件在人的產生和發展進程中具有和自然環境一樣的約束力。無論什麼事物,一旦和人的生命發生沾染或形成比較持久的關係,就會產生作為人的某種生存條件的特性。這就是為什麼人們千方百計卻始終無法擺脫束縛的原因。不管是因為自身的認同而被融入這個世界,還是因為人力的作用而被吸納進這個世界的萬事萬物,最終都將構成人類生存條件的一部分。人所感受到的現實世界對其存在的影響就是一種約束力。世界的外在客觀性(目的性或物性) 與人的條件互補;客觀事物不可或缺,因為人的存在總是一定條件下的存在,如果這些事物不能構成約束人存在的條件,那麼它們只能算是一堆毫無關聯的雜物,而非我們現在所認知的世界」。

、不可逆性以及寬恕的力量
三十四、不可預測性和承諾的力量

第六章 行動的生活和近代世界
三十五、世界的疏離
三十六、阿基米得點的發現
三十七、普遍科學相對於自然科學
三十八、笛卡兒的懷疑的崛起
三十九、內省和共感的喪失
四十、思想與近代的世界觀
四十一、沉思和行動的翻轉
四十二、行動的生活內部的翻轉和工匠人的勝利
四十三、「工匠人」的挫敗和幸福的原則
四十四、作為最高善的生命
四十五、「勞動的動物」的勝利

Photo Credit: AP / 達志影像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本書是一代政治思想家漢娜・鄂蘭最重要的思想拼圖,試圖帶領讀者重返政治哲學的原初條件:政治是關乎眾人之事,每個人都可以帶著思考去行動、啟動新的事物,儘管彼此交互作用的結果是偶然而不可測的。

文:丹妮爾・艾倫(Danielle Allen)

【前言】

2018

蘇聯人造衛星史普尼克(Sputnik),第一個繞行地球軌道的人造物體,是漢娜・鄂蘭在其《人的條件》裡闡述論證時提到的天文學徵兆。「一九五七年,」她寫道:「一個從地裡冒出來的人造物發射到太空裡。」她接著說,「這個無比重要的事件,就連原子分裂都比不上。」這個直徑約莫二十三英寸的燦爛金屬球體,比蕈狀雲的駭人黑暗更加重要。科學是《人的條件》的第一個主題,包括科技以及科學的認知方式對於人類經驗造成的改變。至於第二個主題則是,既然我們都看到了科學的誘惑和危害、它那自明的優點以及回報,那麼我們如何喚醒政治思考的力量和科學齊頭並進,藉此重拾人類對它的掌控權。

緊接著史普尼克之後,鄂蘭馬上提到原子分裂,它成了書中開頭的第二個天文學徵兆。於是,這本書的論證不僅是以科學種種誘惑的徵兆(見證了我們地球生物如何掙脫地球的桎梏的歡悅景象)為起點,更警告了它的危險。誘惑比危險更加重要,因為它為種種危害鋪了路。科學誘使我們以為可以不再碰政治了,而使人類的種種條件限制變成一連串的技術性問題,並且有確定的答案加以解決。鄂蘭在書末明確指出,由這個誘惑流出的危險,是「發軔自人類活動史無前例的、前途看好的爆發……其終點可能是歷史上最死氣沉沉的、最貧瘠的消極狀態。」

鄂蘭大抵上是以現象學這個哲學傳統為其取向。也就是說,她審視日常生活裡的現象,以作為洞察「人的條件」的起點。她探究周遭的世界,在日常經驗裡觀察到一種越演越烈的習慣,它會把人的行動化約成講究效益的行動,或者是,種種結果的計算,成本和獲益的加總,或者是機械式地把演繹規則應用到行為上的運算法則。重點是,相對於主流的現象學家,例如鄂蘭的老師海德格,她並不認為這種對於現象的化約論看法是關於日常經驗的自然而且必然的病理學。

她認為那並不是不可避免的,即使真正的「存有」會消失在其現象之後而令人扼腕。相反的,她認為這種化約論的看法正好反映了「規則」本身的難題,套用馬克爾(Patchen Markell)的說法,那是一種霸權式的思想典範宰制任何對於人類生活的可能詮釋的難題。她心目中的化約論的典範,其實就是科學以及它所依賴的思考模式,那種期盼有個確定而究竟「正確」的答案的思考類型。

在鄂蘭的論證裡,有兩種主要的科學思考特徵會改變人類的經驗。第一個特徵是著眼於因果關係(事物的運作),認為人類的推理可以用機器取代,例如速度快得多的計算機。「變成完全沒有意義的經驗的沉思,並不是唯一的損失,甚至不是主要的損失。當思考變成『對於各種後果的考量』,它也就成了大腦的功能,其結果是電子工具在執行這些功能時做得比我們還要好。」

隨著科學用以解釋事物的運作以及製造事物(而那剛好又是擁有資源和權力的人所要的,例如核子武器)的技術性解決方案的力量越來越大,關於我們應該追求什麼目標以及為什麼的問題,也就漸漸退讓了。的確,鄂蘭說,她想要讀者從這本書得到的東西「很簡單:它只是要思考我們到底在做什麼而已」。

當代科學和「消極性」牽扯不清的例子不難發現。二○一四年,美國國家科學院(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發表一份題為「美國監禁率的成長」(The Growth of Incarceration in the United States: Exploring Causes and Consequences)的報告,文中對於這個問題的描述相當傳神。報告試圖找到美國過去三十年間刑事司法系統的監禁率迅速飆升的原因,並且對於以前的許多研究提出一個後設分析,追溯到犯罪率、監禁政策改變造成的衝擊以及選舉政策之類的問題。

作者們得到一個具有說服力而且令人擔憂的結論:「在司法界,經驗證據本身無法作為政策的指引,而隨著過去四十年來美國監禁率的大幅上升,卻顯然始終欠缺對於規範性原則的一個公開透明的說法。在法理學以及政府理論裡,規範性原則一直是根深柢固的,我們需要它以補經驗證據之不足,作為未來政策和研究的指引。」(粗體為作者所加。)

簡言之,作者承認過去數十年來的刑事司法政策的轉變是以社會科學家的經驗研究為導向的,他們著眼於可以量化回答的問題,而「美國進年來關於監禁政策的辯論明顯欠缺對於原則的全面性討論」。政策擬定者不想討論懲罰的原則,而只在意原因和結果:監禁究竟是提高或降低犯罪率?它對於再犯率有什麼影響?諸如此類的問題。報告的作者們提醒我們,在這個政策競技場上,我們完全看不到規範性問題的討論,而在刑事司法政策的問題上看到了鄂蘭更廣義地指出的癥結:我們始終不曾「思考我們到底在做什麼」。

造成「去政治化」(或者說是不想「思考我們到底在做什麼」)的科學的第二個特徵,是對於數學的信賴。鄂蘭說,科學家(她在書中一貫如此通稱之)「躲到一個語言失去其力量的世界裡」。她接著說:「因為現在的科學被迫採用數學符號的『語言』,儘管它原本只是口說述句的縮寫,現在卻包含了無法譯回言說的述句。」儘管數學化本身就是一種語言,它卻會迫使人類共同的語言結構產生斷裂,人們原本是依靠它來敘說歷史、選擇行動方針,並且為生命賦予意義的。鄂蘭在這點上是沿襲了亞里斯多德的說法。人類是政治的動物,他們之所以是政治的,那是因此他們配備了語言。她寫道:

或許有些真理是言語道斷的,他們對於單數的人或許很重要,也就是說他不是一個政治存有者,無論他是什麼其他角色。複數的人,也就是在這個世界裡生活、行動和有所作為的人,唯有彼此交談,相互了解以及認識自我,才能經驗到意義。(頁53)


猜你喜歡

Tags:

「大宅豐鼎」改寫豐原天際線,成就絕無僅有超越之作

Photo Credit:富宇大宅豐鼎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曾在台中七期推出「東方之冠」代表作的富宇建設,選中緊鄰豐原火車站的蛋黃區,欲以七期豪宅頂級規格鑄造「大宅豐鼎」,由於基地面積廣達2010坪,又規劃拔地而起三座28層豐原最高樓,甫曝光即成為詢問度與討論度飆高的熱門建案。

車水馬龍的圓環北路與豐勢路口一側,挑高兩層樓的晶瑩落地窗外觀,已然烘托出「大宅豐鼎」接待會館的非凡氣勢,沿著曲形結構踏進入口中庭,兩株聳天的原生鳳凰木,不僅營造清新脫俗的迎賓格調,還喻意著引領豐原興盛的木業發展脈絡,令人留下深刻印象; 至於跳脫制式框架的會館內部,規劃了洽談區、吧台與宴會廳等豐富設施,皆在流線型木質天花板的層疊延展下,釋放了空間尺度視覺張力,顯得更加經典雋永,一如富宇建設賦予「大宅豐鼎」的臻於完美價值,經得起時間考驗。

Photo Credit:富宇大宅豐鼎「大宅豐鼎」接待會館入口中庭,特地保留兩棵聳天鳳凰木,既喻意豐原的山城木業歷史脈絡,也宣告豐原將迎來首棟摩天住宅。

Photo Credit:富宇大宅豐鼎挑高兩層樓的「大宅豐鼎」接待會館,在曲型木質天花板層疊延展下釋放尺度張力,更顯氣派尊貴。

圓環路內市區稀缺地段,抗跌增值潛力備受矚目

「大宅豐鼎」基地位在圓環路內核心地帶,還被12公尺寬的文化街、愛國街、直興街以及向陽路173巷所環抱,坐擁四面臨路完整街廓,早已具備正市區的抗跌增值及高稀缺性等優勢,而且步行2至5分鐘就能抵達生活機能完備的向陽商圈或豐原火車站,就連前往廟東、SOGO百貨雙商圈的車程也僅需10分鐘,以及火車站旁的豐原轉運中心預計9月上旬啟用,屆時除了有國道、市區客運轉運功能,更結合大型商場、iBike及計程車招呼站等便民設施,有益於活絡區域發展,為豐原市區帶來嶄新氣象。

此外,堪稱大台中環狀快速公路網最後一哩路的國道四號豐原潭子段,年底正式通車後透過豐原、潭子兩條連絡道,就能無縫銜接台74線快速公路,估計豐原往返台中屯區可比現今節省約20分鐘,等於把大台中都心與副都心生活圈緊緊牽繫在一起,形塑出無限發展可能性,所以如此一塊堪比台中七期的鑽石級寶地,讓富宇建設展現雄心壯志,冀求打造「豐原七期」傳奇,不只讓豐原驚艷,還要讓豐原為傲。

Photo Credit:富宇大宅豐鼎「大宅豐鼎」坐落在豐原市中心,距離火車站與轉運站僅2至5分鐘,屬於交通及生活機能便利地段。

Photo Credit:富宇大宅豐鼎圓環路內都是豐原市區精華地帶,從「大宅豐鼎」開車到SOGO商圈與廟東夜市都只要10分鐘。

豐原唯一摩天地標,享受前所未見層峰生活視野

「大宅豐鼎」被定位為豐原市中心的超越之作,富宇建設號召多位設計名師傾力擘劃,集奢華、氣度與風格大成於一身,包括三座28層摩天大樓將以品字型排列,不僅確保戶戶邊間擁有良好通風採光,舉凡外觀立面、燈光設計、園藝公設與高空Lounge Bar,也都致力兼顧極致工藝美學與獨特機能價值,希望演繹出豪宅該有的大器典雅,好與113公尺高聳挺拔的摩天地標名實相符,讓住戶回到家就能享受極盡講究與永久棟距的感官震撼,一邊品味層峰生活,一邊飽覽無垠景緻。

「大宅豐鼎」總共規劃380戶,涵蓋37坪標準三房、41坪大三房、43坪標準四房、50坪大四房等四種房型,可以滿足首購或換屋不同置產需求。以往不少事業有成的在地實業家、企業主與科技新貴,總會感慨豐原沒有一棟具有國際視野的住宅建築,如今終於不必羡慕台北或台中,能夠衣錦榮歸落籍市中心,或撫慰打拼事業的辛勞,或當成榮耀家族的象徵,畢竟豐原最高豪宅的殊榮,比起台中七期有過之而無不及,足以當成獨一無二的傳家寶。

交通與產業雙加持,豐原市中心指標建案上看5字頭

尤其時值豐原正在持續蛻變進化,像是機械產業鏈上中下游完整的豐洲科技工業園區,將進一步升級為智慧機械園區,再與中科后里園區相輔相成,串聯成高科技產業廊帶,未來有望超車中科與台中工業區,大舉吸引外商投資與科技人才,同時豐富專案二期園區會以「前店後廠」模式,推動運動與創新產業落地,勢必替本來就相當活絡的豐原經濟發展,扎穩未來長遠的競爭優勢。

有了地段、交通、產業助攻,豐原市區房市增值潛力無法擋,直接受惠於就業人口紅利帶動的購屋需求,目前市場預估「大宅豐鼎」在以七期DNA打造豐原地標的願景下,房價可望站上5字頭,預見將成為層峰菁英鎖定入主的優先標的。

Photo Credit:富宇大宅豐鼎豐洲科技工業園區將升級為智慧機械園區,可望與中科后里園區串聯成高科技產業聚落,吸引更多投資與人才,替豐原房市再添柴火。

Photo Credit:富宇大宅豐鼎隨著國道四號豐原潭子段即將通車,加上多家科技大廠搶進中科后里園區設廠,在交通與產業雙助攻下,豐原房價繼續水漲船高。

猜你喜歡

Tags:

Toplist

最新的帖子

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