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天下有聲書評價

自從親子天下升級了親子有聲書app之後,在臉書上就不斷被葉佩文轟炸。

不知大家有沒有一種港覺?

當葉佩到了一個極致時,就會開始懷疑起這東喜是否真的那麼棒。像之前的某英語線上家教、某英語學習app、某兒童水壺、某兒童零食之類的。

因此,我也開始懷疑起這親子天下親子有聲書app到底有沒有那麼神?蝦密育兒神器?連崩潰的德州媽媽都讚嘆不已?!

一時之間,我反而冷靜下來。

直到我的教育界偶像怡辰老師也推薦了之後,我就腦波弱的一直想要訂下去。

但為什麼我很猶豫?身為糾結queen,且聽我娓娓道來。

一、孩子的學習型態是什麼?

身為在教育界走叢的衝吧,我會很職業病的觀察小孩的學習風格、學習策略等。

Neil Fleming在80年代開發了VARK模型,也就是將學習者分成以下這四種學習者。

  • Visual (視覺型學習者)
  • Auditory(聽覺型學習者)
  • Read-Write(讀寫型學習者)
  • Kinesthetic(動態型學習者)

這四種學習者對於不同的教學方法會有迥異的反應與學習成效。就好像有人愛閱讀雜誌,但有人卻愛聽podcast一樣。

在bigbiteedu文章中,為了說明這個理論,它建立一個假設:

您正在學習一項新技能:學習使用新的Apps。為了能夠快速進入狀況,您會先做什麼呢?

1. 觀看他人操作的影片。(視覺型)

2. 請家人、朋友解釋一遍給您聽。(聽覺型)

3. 詳細閱讀操作說明。(讀寫型)

4. 話不多說,先馬上來自己操作看看!(動態型)

衝吧自己一直都是讀寫型的學習者,對於現下大家喜愛直播、拍影片的風氣真是痛苦不已。我還是喜歡透過文字閱讀來學習,也比較習慣用文字分享。不擅於從影片中獲得並摘錄資訊,對於文本卻很得心應手。

那妞/寶是什麼型的學習者?當然也會關乎我是否訂閱親子天下app。

幾年來一直有製作點讀書的習慣,是因為妞兒不識字,必須依靠父母共讀或聆聽音檔來聽/讀書。

這表示妞兒是聽覺型的學習者嗎?

妞兒不看書只聽音檔的時間實在少之又少。我用心製作的康軒點讀小卡或是小行星附贈的點讀小卡,基本上主動點播率是相當相當相當低的。

反倒是迪士尼電影歌曲系列的點讀小卡受歡迎多了!

這麼看來,妞寶似乎是沒有習慣/興趣主動地聆聽故事音檔。是否因為缺乏了視覺的刺激所以也不想聽了呢?抑或是單純沒有這個習慣?

啾竟妞寶是什麼型態的學習者,在這個年齡或許還無法確切得知,也或許尚未定型。一切都還有改變或塑造的機會也說不定。

二、洗耳朵?

說到洗耳朵,第一個想到的是「洗耳恭聽」,或是「許由洗耳」。

但這裡的洗耳朵則是用大量的input,讓孩子慢慢從中潛移默化,習得語言能力。

大概就是一種超渡的概念。

汪培珽「培養孩子的英文耳朵」依靠大量的英語共讀,慢慢養成孩子的英文耳朵,成效頗豐;最近大紅的廖彩杏書單,建議一個星期先聽熟三本繪本,然後循序漸進,完成三個階段、一百多本的英語閱聽學習。

大量洗耳朵或許對某些孩子是很有效的(聽覺型學習者?),也或許孩子真的會在無意識中把這些聽進去?

但「我個人依舊覺得」,孩子聽到的input必須要對他是有意義的,才能夠吸收得更好。

也就是說,不管是中文還是英文,不管內容是什麼,應該對他來說要有某種意義或某種關聯或某種喜好,他才會用心吸收。

舉例來說,Hooray for Fish! 這本書寶爺跟媽媽一起共讀過,他在聽到音檔時,耳朵會豎起來!即便是英文他根本不懂,他也會有興趣的聽。但對於他完全沒聽過的素材,不管是中文還是英文,他似乎沒有太大感覺。(他或許有吸收內化,只是我目前觀察不到也有可能。)

每個孩子的學習方式大不相同,當然也有許多使用廖彩杏書單、寰宇英語洗耳朵超級成功的案例。

但這一定,一定,一定,在背後都有鞠躬盡瘁的生母。如果您跟我一樣是無良懶母,在購入這些大套書之前就要好好衡量,不要沒洗到耳朵,只洗了荷包(哭哭),正版的都要n萬呀。

另一方面來說,佛度有緣人,反正音檔就一直放一直放,也是無傷大雅。有聽進去很棒,沒聽進去就當背景音。用這樣的角度來看,似乎也還可以啦。想一想,我們每天逛全聯,全聯主題曲也是聽到會唱了啊,一直放一直洗腦,應該還是有某種成效的(蛤)。

有些網友媽媽則是回饋,他們的孩子在車上只要聽親子天下故事app就會很乖。喜歡聽的孩子還會主動要求媽媽買實體書喔!也提供大家平衡視聽。

雖貴為小行星訂戶(笑),已詢問過客服確認無法免費登入聆聽親子天下故事app的小行星專區。因此,想要用手機聽小行星只有付費訂閱app,或是下載mp3到手機裡兩種方式。

如果是非訂戶,未來在取消CD的情況下,若沒訂閱app就完全沒音檔可聽了。(除非像部分雜誌有提供QRCODE線上聽,但目前未見規劃)

這實在很卑鄙,因為我們都想要有效地利用訂閱的兒童雜誌。想在車上或是戶外聽,似乎用手機是最便利的做法。不然就是要另外買類似好久不見的播放器來播放了。

四、app中文內容豐富但總覺得分類對我來說不直觀

在試用的一星期中,我認真翻了一下app裡的故事,內容涵蓋很廣,年齡層從幼幼班的唱唱跳跳到哥哥姊姊的橋樑書都有涉略;題材則是敘事類的非敘事類的都有。

但要說是超級豐富、應有盡有,就太言過其實了。

大家最愛的賴馬系列、黃瑽寧系列當然不能錯過,而經典的故事也是有收錄的。

英文類故事有,但是不多,數一數目前是15則,以賴馬系列為主,還有幾則是上圖那種快樂學英語。未來應該要再充實一些。吳敏蘭老師的都還沒有放進來呀。

剛才說到洗耳朵,如果是要洗英文耳朵,當然這app就還有很大的進步空間;若是要洗中文耳朵,這倒是不錯的選擇。從家裡有的繪本開始聽,或許是一個很好的開始。

而衝吧會覺得分類不直觀可能跟故事量有關。基本上會希望分類更細一點,像是「知識探索」類,應再細分健康、社會、生物等不同類別。

而「名人說故事」對我來說實在不吸引人,除非是像小時候李艷秋說故事的字正腔圓;或是像郝廣才說故事的精妙口才,這才引人入勝吧。(又太直白了啦)

想要來個名人特輯?倒不如來個「賴馬系列」或「黃瑽寧醫師系列」,這樣更簡單明瞭。

app裡也有一些依據訂閱者客製化的專輯,像是一歲寶貝專輯符合寶爺的需求;五歲寶貝專輯當然就符合妞兒的年齡。能夠推薦適合的故事,也是頗為貼心的做法。

五、方便性與價格

app目前(2020.07)定價是150元/月,一年是1800元。這價格一年一千多,若真能好好利用其實是滿有競爭力的。而且很多團媽都有優惠代碼能夠再便宜一些。目前(2020.07)開團應該都是18個月1680元。不同的部落客可能還會加送個小東西或抽獎這樣。

這個時候是不是要出現優惠碼了?

但衝吧….並沒有…開團….,請臉書自行搜尋優惠碼吧!(矮油,幫不認識的部落客做廣告也很奇怪吧!)(如果您真的找不到,我還是可以偷偷跟您說啦,請私訊衝吧女孩!)

以方便性來說,我們不用再從youtube上找音檔來聽,或是把音檔丟進手機,省時省力又方便。app可以下載離線聽,還可以在背景運作(就是媽媽可以同時一邊播音檔,一邊上網買東喜)。再連接個藍牙音箱,感覺播放效果是可以很好的。

六、習慣是否能養成?

直人到底能不能被掰彎?讀寫型學習者到底能不能新增聽覺技能?或許後天的培養也能夠達到。

身為無良懶母,我一直在思考能不能「化被動為主動」,堅持下去,養成他們聽音檔的習慣。這樣其實可以妥善利用他們的零碎時間。像是搭車、排隊、睡前、吃點心等腦筋比較空白的時候,都可以利用5-10分鐘,簡單聽個小故事或雜誌單元或歌曲。

是呀,其實我們大人也是很重要的一環。想要小孩「自然而然」做什麼,那真的要上輩子燒高香吧。

或許在堅持下,慢慢地妞寶也會喜歡聽故事(尤其是學習願意聽新的故事,那需要帶點積極態度跟興趣)

而願意閉上嘴聽人說話也是要練習的。希望他們能夠好好的學習這點(太直白!)

原子習慣一書提到,只要每天進步1%,一年就能進步37倍。有開始做,總比什麼都沒有好呀各位。

結論

所以,好啦,我會願意訂閱一年試看看。給無良懶母一個自新的機會,也給妞寶更多語言刺激。

至少,至少,還可以聽小行星啊!(雖然被康軒寵壞的me還是覺得我們都花錢訂雜誌成為乖巧的訂戶了上網聽音檔不應另外付費)

不過我還是會堅持理念,先從共讀開始!(轉頭拿出賴馬系列實體書)

Toplist

最新的帖子

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