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gy 薪水

台灣科技業自2018年中美貿易戰後出現一波大轉機,不少半導體業者都賺得盆滿缽滿,也讓許多工程師領到大筆年終,但事實上,並不是每個行業都像科技業一樣薪資三級跳。有名網友便在Dcard發文,後悔自己當初選擇念醫科,現在無論生活品質、薪資水準,通通都比不上當年當工程師的同學,也勸高中生大學應該選填電資系。

原PO表示,他是醫學系裡最魯的一群,大學念7年,當兵過後才開始當不分科住院醫師(PGY),一個月拿8至9萬元薪水,每週工時卻高達80至90小時。而當了6年PGY後,雖然薪水提高到10萬元,每週工時卻也跟著上升至110小時,不僅每天凌晨4、5點到醫院,半夜開完刀才回家年,一年還只有14天特休。

一名醫師曝光真實生活,感嘆工程師好多了。(示意圖/pixabay)

而原PO也提到,後來升任主治醫師後,事情也並非就此一帆風順,不僅前3年幾乎沒有人能月領超過15萬元,甚至當了6年主治醫師後,薪水才拉高到25至30萬元,還沒有年終與分紅。最令原PO無奈的是,每個月有14天晚上需要在開刀房過夜,且每天都有急診刀,等同於靠值班賺錢,明明35歲前是人生精華期,薪水與生活品質皆比不上工程師。

有網友質疑,原PO都承認自己是魯蛇,就算去念電資,最後也會淪落到上網抱怨。但原PO解釋,自己在醫學同屆生中排名不差,同屆高中同學只要念工程,幾乎也都有7、8成都跑到美國。

不少網友則提到,當工程師薪資收入受景氣影響波動很大,而且40、50歲就可能遇到失業危機,但醫師相對可以做很長久,未來還能受惠長照商機。而若出去開診所,也有可能賺更多錢。

其餘網友則留言:「我覺得護理師更可憐吧,跟你們差不多的值班量,薪水更少」、「但是社會地位就目前的臺灣而言,絕對是醫師贏」、「還是要看興趣吧,有的人喜歡當醫師,有的人喜歡當工程師」、「健保本來就共產體系的制度」、「台灣高品質卻異常便宜的醫療,是建立在壓榨醫護上」。

網友在Dcard勸高中生不要讀醫科。(圖/翻攝自Dcard)

(封面示意圖/pixabay)

更多東森財經新聞報導

醫學系哥哥暗笑牙醫弟分數低 畢業後反轉:他買雙B我騎車

加薪都被通膨吞了!主計處:平均月薪55K 海運業14萬登冠

開飲料店三個月就慘虧!老闆急喊共體時艱 請員工「回捐薪水」

更多相關新聞
通膨吃掉 實質薪資5年來首度衰退
人力銀行:民眾薪資漲幅趕不上物價 加重類貧窮感受
民生物價暴漲!藍委轟蔡政府無視
全台年薪最高 新竹市平均近百萬元
2月職缺逾87萬 三類職缺加薪達2成

今日推薦影音

念了這麼久的醫學系,終於唸到畢業了,生活卻沒有比較容易。隨著PGY apply季的到來,最近常常收到學弟妹關於PGY應該去哪裡的問題。剛好藉著空檔時間,分享一下我自己以及身邊的人的經驗。簡單介紹一下我的背景,2018年畢業於台大醫學系,畢業後我選擇先PGY(關於先當兵或先PGY之後有機會再打一篇文章分享),本篇文章是 2019 年 12 月撰寫(2022/04/08稍作更新),資訊上還是要以最新的招生簡章為主。

關於怎麼選擇PGY的訓練醫院,我覺得可以分成三個層面討論:

PGY訓練的期待

我覺得先了解自己對於這一年的看法是什麼很重要。如果想要接受紮實完整的訓練,而不計較其他例如薪水、休假、內招等客觀因素,那大型的醫學中心就會是比較好的去處。大型的醫學中心通常教學的風氣會比較盛行,學習可以是很被動的。所謂的被動是指醫院通常會有一套很有系統的教學活動(核心課程),不管你喜不喜歡這個科別,你只要有run到基本上就會獲得一定的知識量。小醫院在這一部分就必須要相對主動的學習,不一定每一個科部都會有專屬且固定的教學活動因為很多科部常常沒有PGY,所以基本上在沒有PGY也可以正常運作的情形下,就不一定會特別為PGY安排課程。因此,如果你不是一個很積極主動學習的人,很可能你到一個你比較不感興趣的科別,剛好這個科別本身也習慣於沒有PGY,那很可能就是躺床一個月就過去了。

答案隨著在醫院的工作時間越長,聽到學弟妹的分享以及自己在科部內的一些接觸,大型教學醫院間的差異還是很大,有一點像是一整間醫院的風格。目前看下來,台大醫院在整體的教學品質與照護上還是遠比其他醫院完整。

至於如果想要的是生活品質或是有特殊的選科考量,那小醫院可能就是比較好的選擇。小醫院沒有大醫院豐富的教學資源與制度,勢必得在其他地方端點牛肉出來吸引PGY新鮮的肝

所以通常小醫院會有比較多的休假、比較高的薪水與相對確實的內招制度。

未來選科的考量

我想以PGY短短一年或兩年的時間(牽涉到六年制或是少數七年制的不同),除非有特殊的需求,不然絕大多數人選擇PGY大概還是以選科為考量。在這個大前提之下,最先需要確定的就是你未來想要走哪一個專科

如果是選擇傳統的大科(內外科)或是相對不是那麼熱門的科別(放腫、病理),那基本上不太需要擔心找不到醫院,不過每一年的情形可能都不太一樣,有時候會遇到某一年大家都很想要某科,隔年卻是僧少粥哆的狀況。雖然近年看來內科有起飛的趨勢,但是相對於小科而言,如果你不挑醫院,那基本上一定會有你的位置。當然,如果你對於醫院有所執著,那就要考量到那家醫院的徵才標準(是不是在意血統、有沒有內招、自己的客觀條件)。

如果是勵志走向小科(皮眼骨復),那就真的要慎選訓練醫院了,相較於大科,熱門小科apply的難度自然高,這個時候就必須好好評估自己的能力。內招的確實與否就成為一個很重要的考量因子,以下舉幾個醫院為例(絕大多數為2019年時的資訊):

新光醫院 內招做得相當確實,院內會先統一招募一次,如果還有名額再對外徵材,這樣的方式比較像是真正的內招。(這點應該至少到2021年都沒改變)

馬偕醫院 看不同的科別,有一些科別會先內部甄選一次,然後試情況再進行外部甄選,最後統一從裡面挑選想要的住院醫師。這種做法就相對不是那麼確實,因為對該院PGY的保障其實幾乎沒有。

台大醫院 沒有所謂的內招,全部都是統一徵才,然後一起放榜。

以台灣來說,有關係總是沒關係,所以如果事先就在該醫院受訓,有run過想要apply的科別,那老師們自然對你會比較了解(至於是好是壞,存在感刷得好不好就各憑本事)。

另外還有一點要特別注意的就是容額的問題,小醫院即便內招確實,但是如果只有一個名額,那很難保證會不會有天降奇兵,半路跑出來攔胡。因為在選擇PGY訓練醫院的時候,很難做到完美的情報搜集,知道哪間醫院是不是有一些厲害的角色或是強大的BG。容額多的醫院的好處在這個時候就顯現出來了,即便前面有一個海歸強者,還冒出一個背景天王,但是還有兩個名額可以角逐,不至於馬上被宣判死刑。總的來說還是要看看自己的本錢到底有多少,小醫院的這一個名額是不是有足夠高的CP值。

自我優勢的分析

自我優勢分析其實在前面就有提到不少了,以下列舉幾個方向可以考慮:

畢業學校

通常在一般的情形之下,院方會比較保護自己學校畢業的學生。在申請住院醫師的時候,有些醫院會很注重血統問題,若非該醫學院畢業、Intern/PGY也不在該院訓練,這種完全沒有血緣關係的人,在申請時有時候是會被直接刷掉的。

人格特質

這邊指的比較是個性的部分,如果你是非常積極主動學習的人,對任何科別的求知慾都很旺盛,基本上到哪裡都一樣可以學到東西,畢竟有太多東西可以學。即便小醫院沒有完善的教學系統,但基本上只要你肯發問肯學習,老師們或多或少都會教。如果你是一個對於沒有興趣的科別就只會做到及格分數的人,但是又害怕在這一年的訓練會嚴重不足,那也許教學制度完善的大醫院就會是比較好的選擇,因為基本上你躺著也會被人餵食。如果你是一個相當怕生而且很難以適應新環境的人,舒適圈裡有認識的同學或是學長姐對你的臨床表現會有加分,進而影響到面試,那待在原本的地方可能比較好。如果你是一個social king,走到哪裡都跟大家相處得很好,不用一天就記起全station人的名字,人見人愛,那就不太需要考慮舒不舒適的問題了。

個人履歷

個人履歷的部分包括你的成績、課外表現、學位(MSc/PhD)、研究等等層面。這些東西基本上都是加分項目,只是不同醫院不同科別所重視的比例不太一樣。如果在客觀條件上你已經無可挑惕,想走的科別又不是熱門科,那PGY這一年到小醫院領好一點的薪水,放多一點的假,多看看外面的環境會是不錯的選擇。然而,如果你成績不好,又沒有相關研究,那可能就要考慮想申請的科別重視什麼,例如內招確實與否就是一個很值得考量的點。

在研究方面,大醫院會有比較多的資源,老師們因為三位一體,身兼教學、臨床、研究於一身,所以通常不缺Topic;換作小醫院可能有心想做也沒什麼太大的機會。所以好好把握在醫學院的時間是相當重要的,因為有醫學院的地方基本上一定有做研究的老師,你可以在大學時期跟著學校老師做研究,取得這方面的一點優勢,然後PGY到小醫院嘗試爭取內招的機會。

接下來就來簡單分享一下各家醫院的優缺點比較以及我個人當初選擇的經驗

各家醫院分析(來自我自己以及朋友的想法,內容來自2019年,請參考最新招生簡章)

新光醫院

薪水:北部而言不算差,比公立醫院好(每個月實拿9k多)底薪高,值班費可忽略

休假:我那一年是點放七天,連放七天(下一屆,目前的PGY好像有被砍)

訓練:還是有老師熱心教學但普遍不比台大,有些科別幾乎可以不用出現

值班:內科以樓層區分,其他科別主要就顧自己科的病人(有些科會一起值)

住院醫師申請:內招確實,先內招沒人才外招

優點:

  1. 小醫院大家彼此間都很熟,不太容易會有階級感

  2. 請假的彈性很大,規定是規定但是基本上只要跟科部講好就可以(我放過十天連假)

  3. 教學部人都不錯,有反應基本上會有回應

  4. PGY人數相對少,但大家也會比較熟一點

  5. 薪水以北部來說算是相當不錯

缺點:

  1. 教學上比較沒有系統,除了一般醫學病房之外,有些時候不知道何去何從

  2. 內科值班依照樓層值,所以常常你遇到的病人不是本科的病人

  3. PGY值班室和值班樓層不同,晚上被call跑上跑下很崩潰

  4. 系統難用是出了名的,還有手寫Order,據說即將走入歷史,但是感覺這條路有點長

台大醫院

薪水:寶山不談薪水

休假:半年後三天

訓練:VS/senior R教學詳實風氣好,據聞寶山將教學視作天賦使命,但動手或放手的慢

值班:

  1. 看體質,妞呸有上限,通常病人在下午就會入完

  2. 守備範圍通常是一個病房,外科部分兩個,過年兩個

  3. 值班會完整交班,值起來比較安心,但也會delay下班時間

住院醫師申請:有血統有差,但比不上純血

優點:

  1. 寶山名頭好,做事有一定規範,有很多線back up,

  2. 反應意見跟申訴通常會受到處理,有統一的反應管道

  3. 護理師相對優秀

缺點:

  1. 值班常會需要等到小夜大夜交班之時改完最後一波小order

  2. 資深護理師偶爾考驗修養

長庚醫院

薪水:實領75k~80k

休假:特休7天,原則上個大科點放

訓練:勤勞樸實,外科看跟到什麼老闆,可涼可精實

值班:守備範圍70-150床(外科),上面有總值一位

住院醫師申請:號稱院內PGY有加分但還是靠成績、paper或BG比較實在

優點:大廟訓練紮實?外科不用自己換藥

缺點:

  1. 病人很多,值班蠻辛苦的,守備範圍大+妞胚排山倒海+Critial會想AAD

  2. 系統不好上手,需要一些時間熟悉,待了快半年還是有些order不知道該怎麼開

個人經驗分享

我在PGY之前就知道自己對運動醫學有興趣,想走骨科或復健科,所以選科上是熱門科

我台大畢業、成績不好(系上2/3)、有不少課外經歷(一些肌力體能證照、workshop、參訪經驗等)、家裡有人是醫生可以幫上一點忙 。我選擇新光主要原因有以下幾點:

  1. 內招確實,我知道我成績不好,復健科跟骨科都不好申請,新光在這兩科每年基本上都有一個名額(這個要去學會的網站查,有些時候容額是不固定的)

  2. 我是台大畢業的,所以就台大的血統來說,我不會處於太大的劣勢,而台大的復健科相對而言沒有那麼看重這一塊

  3. 台大畢業的學生基本上很少有機會到外面的體系看看,所以剛好藉著這一年的機會出看看不同的醫療體系和環境

  4. 其他的部分就很minor,像是薪水、休假等等

總結

PGY時間不長,但對於住院醫師的申請有著不小的影響,了解自己未來的選科方向很重要

釐清方向後就要審慎評估自己到底有幾斤幾兩重、優勢在哪、哪裏需要加強,是不是需要去小醫院爭取內招名額。不要以為自己是台大畢業就很厲害,很多人早在很久以前就開始為未來鋪路,而事實上醫學院念哪裡也只是前一個階段的暫時結果,後面也是各自努力,每個學校都有頂尖優秀的人才 。另外也要仔細打聽各家醫院的優缺點、政策是否有改變(每年可能都不一樣,不要傻傻的被白嫖),希望這篇文章對大家有幫助,也歡迎私下討論。

Dr. M 我們下次見

Toplist

最新的帖子

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