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生素 吃几天

这个问题想要完全回答出来,几天几夜也说不完,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但是罗医生还是希望大家仔细看,认真看,因为这是一个非常有价值的问题。

抗生素 吃几天

抗生素在临床应用最为重要的就是:合理利用。

要知道抗生素是一个概括性名词。抗生素也分为利用什么类型的抗生素,应用到什么病症上,直接武断的问抗生素应该服用几天,是不合理的。举例:当细菌入侵人体的时候,我们应该尽早发现,才能让身体保持健康,如果想要让身体不出现毛病,就应该在细菌还没有大量繁殖的情况下,将细菌控制住,这时我们就会用到抗生素,让身体保持一个健康的代谢循环,那么要多少天能把细菌全数歼灭呢?这要看细菌的数量与顽抗程度。

抗生素 吃几天
抗生素 吃几天

抗生素药如何使用?

抗生素要根据感染不同种类的病菌选择不同的种类,通常的病菌,一般患者身体如果没有病前症状,使用相对应的抗生素,5天左右就可以了。但这只是常规意义上讲,毕竟医学不是科学,不能无限复制,在临床上也确实存在比较长的案例:急性肾盂肾炎,服用抗生素一般在15天左右,肺炎链球菌脑膜炎身体没有病前症状,继续用药15 天左右。

但是我建议大家,如果能不使用抗生素治疗病情,就不要用,如果能不长期使用,就不长期使用,所有的抗生素都是有针对性的,相应也比较容易产生耐药性,如果一旦患者出现耐药性,这种抗生素对病情就得不到缓解作用了。

抗生素 吃几天

那为什么有的患者需要长期服用抗生素呢?

还是那句话,根据病情而定,例如肺结核,在没有抗生素之前,这是一个不治之症,但是现在已经能完全控制住,甚至终生无忧了,这种情况的必须条件:就是长期服用抗生素。

一般来说,抗生素对老人、儿童、孕妇等都有不同剂量或者禁止服用的标识,不同的种类人群,抗生素的不良反应也或多或少的有变化,在此罗医生给大家举几个个例:

肾脏不良反应:高剂量喹诺酮类、万古霉、氨基糖苷类等。

肝脏不良反应:利福平、四环素类、无味红霉素等。

肠胃不良反应:大环内酯类、林可胺类等。

心血管不良反应:红霉素、万古霉素等。

神经系统不良反应:阿米卡星、卡那霉素、庆大霉素等。

抗生素涉及到的问题实在是太多了,罗医生在此给大家概括几个生活当中的常见方面,希望对大家有些帮助。

你得分是什么抗生素,大环内酯类一般不用,比如阿奇霉素,吃三天,停四天(比较统一的是吃x天停y天,争议的是这个xy到底是几,有的认为吃5天停5天,不同制剂的阿奇霉素说明书对于用药也不尽相同)。因为有抗生素后效应。

感冒不需要吃抗生素,抗生素应用原则是,如没有禁忌,需足量按疗程服用。

抗生素滥用是抗药性最主要原因。注意是滥用,包括不合理应用和不规律治疗。

打吊瓶比吃药确实药力要大,但国内存在杀鸡用牛刀的情况。

抗生素应用原则:通常是足量,按疗程应用,打仗就得斩草除根,千万别学西楚霸王,刘邦缓过来,就危险了。

目前抗生素是一个大的概念,包括传统的抗细菌药,抗真菌药,也包括抗肿瘤药和抗结核药,抗病毒及不典型病原体药。

我们说的感冒不应用抗生素,主要指的狭义上的抗生素,即抗细菌药。之后我说的抗生素,均指狭义上的抗生素。

其次,关于感染性疾病,首先是定位,(因为已经定性为感染性疾病了,只剩下定位),不同部位感染的病原体不同,应用抗生素也不同。其次是诊断哪种致病微生物导致疾病。

感冒,确切的说,我们也指的狭义上的感冒,即以鼻塞,流清涕,咽痛等为表现的一种上呼吸道感染。我们可以依据症状,流行病学来推断致病微生物,并应用药物治疗,这就是经验用药。

这种感冒,通常是鼻病毒,冠状病毒,副流感病毒等引起,我们一般对症治疗,包括西药康泰克,中药连花清瘟这一类,都是对症治疗。

我们通常认为症状消失就代表疾病痊愈,不从病因学上看。也就是说可能用药,也是7天病毒被清除或者被完全抑制住,但病人3天就消失症状,我们认为他3天就好了。

这就是为什么感冒吃药7天,不吃药1周好,但感冒药仍旧有如此大的市场需求。

但是医学有个很重要的概念:鉴别诊断

大家来医院提供的是症状,医生查体和辅助检查为的是得到诊断。虽然病人说这就是感冒,但医生肯定不能这么想,毕竟对于非医学专业的老百姓,感冒发烧和拉稀腹痛、上火头疼、肾虚腰酸并称为“四大筐王”什么病都可以放进去。

就我的临床经验,真正是感冒的病人,一个没见过。。。想想也是,谁感冒去医院。。。

大多数人口中的感冒经过检查(血常规、CRP、PCT、大生化、胸CT)是支气管炎、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大叶性肺炎,支气管肺炎,间质性肺炎,AECOPD(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急性加重)、咳嗽变异性哮喘,鼻后滴流综合征,流感、立克次体感染,支气管扩张伴感染等等疾病。

既然疾病不同,用药自然也就不同,并不存在一个包治百病的抗生素,也不能简单理解为抗生素越高级,好的越快。

从大体方向说,针对革兰氏阳性菌、阴性菌、不典型病原体、病毒、结核的药物都不一样。

比如我经常看到很多人说万古霉素是我们最后一道防线,其实这是不对的。

万古霉素主要抗菌谱在革兰氏阳性菌这块,用于耐甲氧西林金葡菌(MRSA)感染的治疗。

如果考虑铜绿假单胞菌这样的支扩患者,应该应用头孢哌酮舒巴坦这类偏向革兰氏阴性菌的三代头孢带酶抑制剂,或者更严重的可以应用特殊级的碳青霉烯类,如美罗培南。也可以应用抗菌谱比较窄的,氨曲南。这时候,万古霉素通常是无效的。

肺炎克雷伯菌理论上是挺厉害的阴性菌,但在临床上不同人的反应和耐药性相差很大,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说这么多,其实在临床上,去医院就医的“感冒”患者,有一部分是不需要打点滴的。原则是能口服不肌注,能肌注不静点。

另一部分病人就一定要规律住院治疗,就比如有很多病人大叶性肺炎,但症状就是轻,喝点美林还能活蹦乱跳的。这些病人开点药给打发走是有出现医疗事故概率的。

还有为什么静点比吃药药力大。

第一,静脉用药没有肝的首过效应,效率高很多。同样应用莫西沙星,静脉效率比口服莫西沙星高很多。(每日一次0.4g口服后达到稳态时其峰浓度和为3.2mg/l。单剂量静脉给药0.4g,1小时后血药浓度达峰约为4.1mg/l,与口服相比平均增加26%。)

第二,静脉用药起效快,口服起效慢。

第三,静脉制剂有很多更高级的药物,比如口服青霉素,最常见的高级药就是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静脉有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抗菌谱偏向革兰氏阴性菌,且抗菌谱更广。

所以,还是那句话,没有绝对应该怎么样,只有最适合的。

英國醫師建議:多數情形下,「抗生素要全吃光」不正確

抗生素 吃几天

Photo Credit: Martin Cathrae@Flickr CC BY-SA 2.0 Design: Alex Lai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過往常被提醒拿到抗生素要「吃好吃滿」,現在一群英國醫生建議,在大多數情況下,是時候丟掉「每次都要把藥吃完」的陳年老調了。

文:Amanda MacMillan
譯:黃獻寬

當你拿到了抗生素的處方時,千萬要把藥吃完。這個觀念,長年以來被醫生、護理師、家長以及媒體所宣導。但現在,一群英國醫生建議,在大多數情況下,是時候丟掉「每次都要把藥吃完」的陳年老調了,他們說,這造成的傷害可能多過好處。

在最新一期的英國醫學期刊(BMJ,British Medical Journal)中,來自布萊頓和薩薩克斯醫學院(Brighton and Sussex Medical School)、牛津大學(University of Oxford)和其他機構的醫學專家表示,擅自停止服用抗生素會增強抗藥性的說法,是沒有任何證據證明的。他們說,實際上,服用了超出需求劑量的抗生素,才會導致抗藥性。

這些作者在他們的分析中寫道:「這個說法可以追溯到抗生素領域的源頭。」亞歷山大・弗萊明 (Alexander Fleming)早期的研究中顯示,感受性高的細菌能「適應」盤尼西林 ,1945年,弗萊明說有一名患有鏈球菌性喉炎(strep throat)的男性病患,因為沒有服用足夠的藥物,使細菌產生抗藥性,間接導致其妻子受感染死亡。

那時,弗萊明說:「如果要服用盤尼西林,就用好用滿!」但是新研究的作者指出,鏈球菌屬(Streptococcus bacteria)的細菌從未展現出抗藥性,其他早年的觀察結果,在現代的研究中也沒有得到證實。

另一方面,研究者表示,現代科學也顯示了,病患感到病情好轉之後,仍不必要地使用抗生素,會助長抗藥性細菌的流行,所謂的「不必要」,也包含了根本不需要使用抗生素的疾病,例如病毒型的病症。

研究者表示,這種「把抗生素吃完,病才會好」的想法既不正確,也沒有根據,新的臨床試驗該要確定特定條件與情況下的最佳治療時間。這種新觀念可能有害,他們寫道:「更麻煩的是,告訴大家應該盡量減少不必要地服用抗生素,這抵觸了大家一直以來所擁有的醫學觀念。」

本研究的共同作者,牛津大學臨床流行病學教授提姆・佩托(Tim Peto)表示,並沒有證據證明,提前幾天停止服用抗生素會造成負面的影響或者日後使病情復發。「縮短治療時間確實可能導致感染復發。」佩托在一封電子郵件中寫道:「這個說法是有證據的(雖然證據的普遍性不高),但是這個說法也認為縮短療程是安全的,病症復發確實惱人,但是那並不危險。」

抗生素 吃几天

Photo Credit: Global Panorama@Flickr CC BY-SA 2.0

當然,還是有例外的狀況,研究作者表示,某些種類的抗生素可能與自發性細菌突變(spontaneous bacterial mutations)相關 ,這包含了用來治療結核病(tuberculosis)、淋病(gonorrhea)與人類免疫缺陷病毒(HIV)的抗生素。

佩托與他的同事認為,對於大多數細菌感染疾病的藥物治療,醫生與患者必須善用他們自己的判斷力。佩托說:「我希望醫生們能依據每個患者各自的治療狀況去做判斷,並在情況許可的時候建議他們停藥,而不是像遵守規定一樣,要求病患一定要吃完所有的藥,卻忽略了病情。」

凱斯西儲大學醫學院(Case Western Reserve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的流行病學家庾兒科醫師雪倫・梅洛普(Sharon Meropol)說,她很高興終於有人發表了這篇研究,並表示他「大致同意」作者的建議。梅洛普說:「絕大多數在門診治療的細菌感染(通常是呼吸道及尿道感染),病患都應該遵照指示的藥量及頻率服用藥物,但是他們可以在好轉之後停止服用。」(梅洛普並未參與BMJ的研究報告)

但是身為美國國立公共衛生研究院(National Institutes of Public Health)所贊助的嬰兒抗生素治療及抗藥性研究的首席研究員,梅洛普認為,那些例外以及警示值得人們更多的關注。某些特定的細菌與病毒感染(如在研究報告中提到的那些感染病症,以及在新生兒身上出現的巨細胞病毒〔cytomegalovirus〕感染),都是使用抗生素長期治療,她說,確保療程能完全如計畫完整實行是很重要的。

「在這些感染病症中,確有證據顯示,治療如果不確實、不完整或被中斷,可能導致持續感染和(或)耐藥性感染、致使併發症發生,並(或者)增加抗藥性生物傳播給其他人的風險。」梅洛普說:「因此,患者在進行抗生素治療的時候,仍應遵照醫師的建議用藥。」我們仍需要更多更深入的研究,以找到最安全的抗生素治療方式,並確定何時治療應該也必須停止。

© 2017 Time Inc.版權所有。經Time Inc.授權翻譯並出版,嚴禁未經書面授權的任何形式與語言版本轉載。

相關文章︰

  • 抗生素一定要食足?醫學界掀起爭論
  • 世衛︰誤解抗生素普遍 「超級細菌」問題日趨嚴重 你也可以出一分力改善

責任編輯:潘柏翰
核稿編輯:翁世航


Tags:

永續投資2022上半年成長近1200億美元,安聯投信如何陪伴投資人邁向永續之路?

Photo Credit:安聯投信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永續不只是生活態度,更是資產配置中不可或缺的策略之一!根據晨星統計,僅管全球股票型基金在2022第2季轉為淨流出,全球永續概念基金規模持續成長,累計上半年淨流入將近1200億美元,不只是愈來愈多投資人加入行列,機構法人同步大力擁護,放眼台灣資產管理業,身為「永續投資領跑者」的安聯投信,致力提供投資人最佳的永續投資洞見與解決方案,並倡議主動讓投資發揮影響力。

永續投資是全球主要資產管理業者的共識,翻開安聯環球投資最新出版的永續發展暨盡職治理報告,以「形塑未來 邁向永續之路」主題,確保客戶、安聯營運發展和社會都能擁有更美好的未來。

邁向永續 對企業具2大優勢

安聯環球投資將「永續投資」定義為:在投資組合標的選擇與管理時,符合3大要素,一是對環境或社會具有正面貢獻,二是對環境或社會不存在顯著性的傷害,三是所投資的企業須遵循良好的治理原則。

「目前已到了投資人期待永續理念,能轉化為投資決策的轉捩點!」安聯環球投資全球永續暨影響力投資總監Matt Christensen指出,正是這種思維,引領安聯環球投資在過去一年之內,建置了永續投資團隊,展現專業能力,更為關鍵的是,促進公平成長的機會。

讀到這裡,來個小測驗吧!

聽到「永續投資」,投資人可能不禁要問:對企業股價或自身的資產配置,有什麼優勢?具體而言,落實ESG,就是環境保護(E,Environmental)、社會責任(S,Social)以及公司治理(G,Governance)三大面向,可以幫助企業達成降低成本、提高營收兩大優勢。

以「降低成本」來說,隨著愈來愈多投資人希望將資金配在 ESG企業, ESG 表現佳的企業更容易取得資金,不僅是股票市場,更出現在貸款市場,以歐洲而言,已經出現企業簽署貸款協議時,利率會根據第三方機構所給予的 ESG 評級更動,換言之,如果該企業的 ESG 評級在隔年上升,貸款利率就會跟著調降,進一步降低企業的資金成本。

第二大優勢則是「提高營收」,當公司成長遭遇瓶頸,可以從 ESG 角度思考該如何突圍,舉環境保護(E)為例,有企業會透過建立污水管理系統、環境管理系統等設備,增加營運效率;而在社會責任(S)面,不少矽谷科技巨擘投入相當多的資源來留住好人才,平均生產力跟著提高,由此可知,企業愈認真投入ESG ,長期營運效率、營收目標就愈可期。

看見美麗世界 安聯投信永續系列基金陪伴投資人前行

永續的思維不僅讓企業升級,也讓投資人的資金可以發揮更大的影響力,安聯投信持續構建「安聯投信永續系列基金」,以境外基金來說,安聯全球永續發展基金 (基金之配息來源可能為本金)2022年一舉拿下SMART智富台灣基金獎全球股票型基金獎、海外ESG基金獎兩項大獎,這是如何辦到的?*

答案是:安聯全球永續發展基金 (基金之配息來源可能為本金)在全球成長股中,積極尋找永續契機,該基金運用「多重把關機制」,選擇投資標的時,先排除營收以菸酒、色情、武器及賭博為主的企業,再運用SRI( Sustainable & Responsible Investment)產業最佳策略,為企業打分數,不只審視財務狀況,夠永續、能善盡企業社會責任CSR,才有機會進入股票池,唯有兼顧結構性成長、高品質、價值面的個股,才能獲得經理團隊的青睞。

抗生素 吃几天

資料來源:晨星、彭博、安聯環球投資,資料日期:2022/9。1晨星ESG分數資料日期:2022/6/30,晨星永續評級由Morningstar與其旗下企業Sustainalytics基於投資組合本身進行評估,並與基金於晨星之分類Global Equity Large Cap進行比較。2基金績效日期:2022/9/30。同類型採用理柏環球股票類別,美元計價,基金近1、2、3、5年累積報酬率(級別為A歐元)為-23.66%、-4.36%、11.06%、24.09%,同期間同類型基金平均為-25.49%、-6.76%、6.52%、12.91%。3基金規模日期:2022/09/30。上述圖示僅供解釋說明使用,本文所載之任何意見,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或購買、出售及持有任何特定證券。

>投資永續 打造正向影響力—安聯全球永續發展基金 (基金之配息來源可能為本金)

而在安聯投信發行的境內基金中,成立於2006年10月11日的「安聯全球綠能趨勢基金」,是第一檔以新台幣計價、放眼全球的綠能趨勢基金,基金的產業配置上,聚焦環境污染控制、替代能源運用、淨化用水作業三大投資主軸,並尋找最可能受惠於相關主題的股票。

當一家企業所提供的產品或服務,能夠為人們實現更永續的未來,就更有能力面對未知的挑戰,為投資人創造更大的投資報酬機會,這也是永續投資的良性循環──包括安聯全球永續發展基金 (基金之配息來源可能為本金),以及安聯全球綠能趨勢基金的「安聯投信永續系列基金」,致力陪伴投資人邁向永續之路,主動讓投資發揮影響力。

讀到這裡,來個小測驗吧!

*資料來源:SMART智富台灣基金獎,2022,為本基金A配息類股 (歐元)級別獲獎

延伸閱讀

>安聯投信:留給孩子美麗的天空 才是真正的富有
>安聯投信:主動讓投資發揮影響力
>能源轉型與能源安全─是互補還是衝突?
>碗盤裡的危機:從糧食系統缺失發掘潛在投資契機
>永續地緣政治風險下,歐洲能源轉型的契機何在?

安聯投信行銷資訊

【安聯投信獨立經營管理】本基金經金管會核准或同意生效,惟不表示絕無風
險。基金經理公司以往之經理績效不保證基金之最低投資收益;基金經理公司除盡善良管理人之注意義務外,不負責本基金之盈虧,亦不保證最低之收益,投資人申購前應詳閱基金公開說明書。有關基金應負擔之費用(境外基金含分銷費用)已揭露於基金之公開說明書或投資人須知中,投資人可至公開資訊觀測站或境外基金資訊觀測站中查詢。安聯投信總代理之盧森堡系列基金(AGIF)及其發行之境內基金,配息級別之配息可能由基金的收益或本金中支付(AMg2級別除外),或配息前未先扣除應負擔之相關費用(如AMg、BMg、AMf、BMf級別)。任何涉及由本金支出的部分,可能導致原始投資金額減損。基金配息率不代表基金報酬率,且過去配息率不代表未來配息率;基金淨值可能因市場因素而上下波動。本公司於公司網站揭露各配息型基金近12個月內由本金支付配息之相關資料供查詢,投資人於申購時應謹慎考量。有關境外基金配息金額之決定,係由境外基金機構根據已取得之資本利得及股息收益狀況,並考量基金經理人對於未來市場看法,評估預定之目標配息金額。若本基金因市場因素造成資本利得及股息收益狀況不佳,將可能調降目標配息金額。新興市場證券之波動性與風險程度可能較高,且其政治與經濟情勢穩定度通常低於已開發國家,可能影響本基金所投資地區之有價證券價格波動,而使資產價值受不同程度影響。本基金為投資全球已開發國家之股票型基金,並將投資重點放在永續與責任投資策略,依「中華民國證券投資信託暨顧問商業同業公會之基金風險報酬等級分類標準」,本基金聚焦於全球已開發國家股票市場股票,故風險收益等級之分類為[RR4]。此風險等級係計算過去5年基金淨值波動度標準差,以標準差區間予以分類等級,此等級分類係基於一般市場狀況反映市場價格波動風險,無法涵蓋所有風險(如:基金計價幣別匯率風險、投資標的產業風險、信用風險、利率風險、流動性風險等),不宜作為投資唯一評估依據;建議投資人應充分評估基金的投資風險,相關資料(如年化標準差、Alpha、Beta及Sharp值等)可至中華民國證券投資信託暨顧問商業同業公會網站之「基金績效及評估指標查詢專區」(https://www.sitca.org.tw/index_pc.aspx)查詢。投資本基金之主要風險為新興市場風險;境外基金係以外幣計價,投資人須承擔取得收益分配或買回價金時轉換回新臺幣可能產生之匯率風險。其他相關風險請詳見基金公開說明書。有關基金之ESG資訊,投資人應於申購前詳閱基金公開說明書或投資人須知所載之所有特色及目標等資訊。查詢基金ESG資訊可至本公司官網(https://tw.allianzgi.com/zh-tw/institutional)或至基金資訊觀測站「ESG基金專區(https://announce.fundclear.com.tw/MOPSFundWeb/ESG.jsp)查詢。


Tags:

抗生素一定要吃完一个疗程吗?

世界卫生组织以及美国食品与药品管理局都建议,病人应完成医生开出的“整个疗程”。 世卫组织说,如果太早停止服用抗生素,病人体内的病菌可能未完全被消灭,而残留的病菌可能会变异并产生耐药性。

抗生素用几天?

抗生素使用有自己的规律,一般都需要使用3~ 5。 头两天抗生素使用已经杀死了一部分细菌,本来再过两三就能把它们彻底消灭,可偏偏这时候停药了,几天以后,这些致病细菌又活了过来,往往引起病情反复,更可怕的是,这些活过来的致病细菌经过了前几天抗生素的“追杀”,比以前更强大了,很可能产生耐药性。

抗生素最多吃几天?

一般在体温恢复正常、症状消退后,需继续使用3~4,以医嘱为准。 例如为了清除急性细菌性扁桃体炎病灶中的细菌,抗菌药疗程通常需10左右。 重症感染、全身性感染初始治疗应选择静脉输液,以确保药效,病情好转时,应及早转为口服治疗。

吃抗生素有什么副作用?

口服抗生素常見的副作用和注意事項.
青霉素及其衍生物 過敏反應,由輕微的斑丘疹至嚴重的血管性水腫 腹瀉、噁心、嘔吐 ... .
頭孢菌素類 過敏反應,由輕微的斑丘疹至嚴重的血管性水腫 ... .
大環內酯類 噁心、嘔吐、腹瀉、腹部不適 ... .
四環素類 噁心、嘔吐和腹瀉 ... .
磺胺類 噁心和嘔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