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體 燥熱 手腳冰冷

【早安健康/張文馨中醫師】手腳冰冷該如何自救?冷颼颼的冬天到底要怎麼禦寒呢?張醫師與您分享中醫養生發熱茶讓手心、足心和心裡都暖呼呼。

張醫師提醒您「體質虛寒」除了先天因素決定之外,也可能隨著後天的生活飲食習慣而改變的,現代的人長期吃冰品或過食生冷食物、過度節食減肥、自行服用苦寒性質的清熱解毒中藥、濫服抗生素損傷脾胃,都有可能讓體質轉變成偏寒性,成為手腳冰冷的冰山美人一族!

在一般人的想像中「燥熱體質」應該不怕冷才對,但是也有可能出現手腳冰冷喔!這類的人多半是夏天怕熱、冬天怕冷,到底為什麼、該如何改善?本文與您分享虛寒體質和燥熱體質在冬天如何進補洽到其分而不上火?以及不同體質的養生發熱茶如何製作?

冷底寒體質一到冬天手腳身體都冰冷的厲害!

虛寒體質的人,本身陽氣不足(熱能不夠),不足以溫煦四肢,加上長期吃冰或生冷食物加重體內寒氣,更加抑制或損傷五臟六腑的陽氣運作。

燥熱體質的人,冬天也可能感到手腳冰冷

因為體內的陽氣熱氣被「鬱住」沒辦法送到四肢,或者根據現代醫學的解釋,自律神經失調的人面臨壓力或緊張時,周邊末梢血管容易收縮,這時候血流供應不足,手腳自然會冰冷!這類型的人主要是手腳末梢冰冷,但身體中軸卻不太怕冷,通常是夏天怕熱,冬天又怕冷,如果不明白自己的體質亂吃補品,就會越補越上火!亂吃麻油雞、薑母鴨、十全藥燉排骨、燒酒雞等補品,補過頭反而引發嘴破冒痘便血痔瘡發作等。

▶ 寒體質熱體質檢測站

寒體質檢測站

--怕冷、手腳冰冷甚至到了夏天還是冰棒美人、鼻過敏遇冷空氣或吹冷氣不斷發作(打噴嚏、鼻塞、鼻癢、流鼻水)、容易感冒、氣喘,臉色唇色蒼白沒元氣、容易疲倦、講話有氣無力、心悸頭暈。
--腹中隱隱作痛、喜溫喜按(熱敷或揉按後腹痛減緩)、嘔吐、大便稀軟或容易腹瀉(甚至吃什麼拉什麼)、或者一喝冰飲或一吃生魚片就拉肚子,容易得腸胃型感冒、消化不良、胃口不佳。
--小便不利或頻尿,腰痠
--女生容易出現痛經、白帶、經前水腫的情形。

【寒體質發熱茶】

材料:高麗參2錢、桂枝1.5錢、桂圓2錢、老薑3片

做法:將藥材洗淨,裝入過濾袋,置入保溫杯中,沖入沸水800cc,悶泡20分鐘後即可代茶飲用,可反覆回沖至沒有味道;或者放入鍋中加冷水1000cc煮至沸騰後,再轉小火煮20分鐘,更能將有效成分溶入水中。(此為1人份茶飲,共飲可將藥材劑量及水量加倍)

作用:溫補氣血,改善循環

((體質不同調養方式也不同,快看看下一頁暖身比吃的食物喔))

身體 燥熱 手腳冰冷

寒流來襲,手腳冷冰冰,如何幫身體升溫呢?除了穿發熱衣、吹暖氣之外,台灣人習慣喝杯熱騰騰的薑茶祛寒。不過,中醫師提醒,無論是虛寒或燥熱體質,都可能有手腳冰冷的困擾,想要靠薑茶驅除冬天寒氣,視體質挑選合適的材料一起煮,發熱效果更佳!

一般人認為「冷底」體質的人才會怕冷,但事實卻不然,燥熱體質的人在冬天也可能有怕冷、手腳冰冷的情況!那麼,如何判斷自己的冷是因為虛寒體質,還是燥熱體質呢?張文馨中醫師說明如下:

【虛寒體質】:夏天怕冷,冬天更怕冷!

是因本身陽氣(熱能)不足,加上長期吃冰或生冷食物加重體內寒氣,五臟六腑的陽氣運作長期受到抑制或損傷所導致。這種體質的人,不僅在冬天會感覺身體冰冷得厲害,就連夏天也常有手腳冰冷的情況,是典型的「冰棒美人」。

其他常見的症狀表現還包括:遇到冷空氣就容易誘發鼻過敏、容易感冒、容易氣喘、臉色蒼白、講話有氣無力、心悸頭暈、大便稀軟或容易腹瀉、頻尿、腰痠、經痛和白帶,且肚子常常隱隱作痛,但只要熱敷或揉按,多能緩解。

身體 燥熱 手腳冰冷

一般人認為「冷底」體質的人才會怕冷,但燥熱體質的人在冬天也可能有怕冷、手腳冰冷的情況!

【燥熱體質】:夏天怕熱,冬天手腳也會冷吱吱!

燥熱體質的人在夏天相當怕熱,在冬天,卻容易因體內的陽氣被「鬱住」,沒辦法送到四肢,所以出現身體中軸不太怕冷、手腳末稍卻冷冰冰的兩種不同反應。此時若只是因為手腳冰冷就盲目進補,大吃麻油雞、十全藥燉排骨、薑母鴨等藥膳,恐補過頭而上火,引發嘴破、冒痘甚至痔瘡的發作。

平日工作壓力大、長期熬夜、喜食油炸燒烤辛辣食物,又加上遇熱時喜歡吃冰或吹冷氣解熱,造成體內熱氣無法散出,都是形成這款「熱底美人」的原因。除了夏天怕熱、冬天手腳怕冷之外,燥熱體質還常有口乾舌燥、口臭、難以入睡、容易長膿皰型痘痘、便祕甚至痔瘡出血、女性易有經前症候群和陰道感染等症狀。

身體 燥熱 手腳冰冷

老薑和嫩薑都有驅除身體寒氣、幫助發汗祛濕的效果,但兩者屬性略有差異,並非一體適用。

吃薑祛寒~老薑、生薑,該選的是?

雖然冬天手腳冰冷的結果一樣,但形成原因卻因體質不同而有差異,驅寒保暖的方式自然也要適度調整。以國人愛喝的薑茶為例,雖然老薑和嫩薑都有驅除身體寒氣、幫助發汗祛濕的效果,但就如「薑是老的辣」所言,老薑性味相較辛辣溫熱,通常較建議虛寒體質者食用;燥熱體質的人吃太多老薑,容易嘴破、冒痘、便祕或痔瘡發作,則建議改用溫和的嫩薑代替。

對此,張文馨中醫師也配合國人吃薑驅寒的習慣,分別針對虛寒體質和燥熱體質,各設計一款有助改善冬天手腳冰冷的薑味發熱茶,裡頭還加了人參和其他藥材,不僅抗寒效能大升級,還能同時調養身體,一舉多得。不過,由於人參有補氣的效果,建議以白天飲用為主。

身體 燥熱 手腳冰冷

冬天依照個人體質喝一杯人參薑茶,不但可以讓身體快速發熱,還能調養身體,一舉多得。

【虛寒體質發熱茶/高麗參薑茶】:(1人份)

材料:老薑3片、高麗參2錢、桂枝1.5錢、桂圓2錢。

作法:將藥材洗淨,裝入過濾袋,置入保溫杯中,沖入沸水800c.c.,燜泡20分鐘,即可代茶飲用。此發熱茶可反覆回沖至沒有味道。

作用:溫補氣血,改善循環。

【燥熱體質發熱茶/東洋參薑茶】:(1人份)

材料:嫩薑3片、東洋參2錢、何首烏2錢、紅棗去籽2顆。

作法:將所有材料洗淨,裝入過濾袋,置入保溫杯中,沖入沸水800c.c.,燜泡20分鐘,即可代茶飲用。此發熱茶可反覆回沖至沒有味道。

作用:暖身禦寒,調補氣血。

身體 燥熱 手腳冰冷

健康資訊由熱新聞提供
原文連結: 燥熱體質也會手腳冰冷~喝薑茶暖身,冷熱體質用料大不同

更多相關內容

身體 燥熱 手腳冰冷

身體 燥熱 手腳冰冷

Facebook

馬上按讚加入Yahoo奇摩時尚美妝粉絲團

許多人有手腳冰冷的問題,以為自己「體虛」就要多吃溫熱食物補補身,但中醫師提醒,手腳冰冷可能是「真冷底」也可能是「假冷底」,務必先釐清自己的體質再來調整生活和飲食,才能真正達到養生效果。

中醫師廖婉絨表示,經常待在冷氣房、不愛運動,或是大病初癒的人,通常屬於真冷底,也就是中醫所謂的虛寒體質;如果是長期壓力大、容易緊張、情緒壓抑的人,這類的人大多屬於氣滯體質,而非真正的「冷底」。

延伸閱讀:久坐冷氣房必學!早起做「升陽二式」 消除疲倦、頭暈頭痛、腰痠背痛

「真冷底」吃溫熱食物祛寒

虛寒體質的人容易怕冷、不喜歡吹風或吹冷氣、不愛喝冷飲、容易腹瀉、有經痛困擾、白帶分泌物多。廖婉絨建議以「溫補氣血」的方式調養,多食用溫熱屬性的食物,例如蔥薑蒜、桂圓、肉桂等,可提高身體的耐寒力。

她也推薦一款雙桂祛寒茶,材料包括桂枝6克、桂圓9克、炒白芍3克、乾薑3克、紅棗3顆,將材料裝入過濾袋,以1000cc的水大火煮開,再轉小火20分鐘即可飲用。

身體 燥熱 手腳冰冷

延伸閱讀:她愛吃藥膳4年內肌瘤頻復發,中醫師教你避開高危險飲食

「假冷底」足浴可舒緩情緒

廖婉絨說明,這類的人因為自律神經不夠協調,末梢循環不佳而容易手腳冰冷。氣滯體質的人雖然手腳是冰涼的,身體卻是燥熱的,還容易口乾舌燥、胸悶、失眠、便祕、經前症候群明顯,建議以「疏肝理氣」為主要調養。

這類型的人其實並不需要透過溫熱食物補身,廖婉絨建議不妨多做運動、泡泡熱水澡,幫助情緒保持平穩,並適當紓緩壓力,都有助於改善不適症狀。

她也推薦一款中藥足浴方,材料包括香茅草15克、紅花15克、老薑20克、柑橘果皮適量;可以先將藥材(不包含柑橘果皮)大火煮過,煮出藥汁,再放入柑橘果皮和溫熱水,溫度約控制在38到40℃即可開始足浴。

身體 燥熱 手腳冰冷

延伸閱讀:足浴養生好處多!水溫水位、泡多久、何時泡…中醫師來解答

身體 燥熱 手腳冰冷

→名醫觀點、養生妙招都在這!快點我加入【健康2.0 LINE好友】
→最新健康資訊不漏接!快點我加入【健康2.0 FB粉絲頁】

相關文章

9大體質你是哪種?醫師公開食物宜忌養生 改善體質病痛不來
「轉腳踝」驅冷又散熱!3招促進循環、抵抗外在壓力、去除體內活性氧
「冷底」易導致免疫力下降!養生名醫傳5招溫熱養生

泡溫泉不要直接下水!醫師解答先做「一個動作」泡湯不頭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