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設計訪談大綱?

訪談大綱的擬定與訪談應注意的事項

有關質化研究半結構深度訪談 (semi-structured in-depth interview) 訪談大綱的擬定,基本的原則就是以非常審慎的態度擬定出一個「非常不審慎」的訪談大綱。之所以會說非常不審慎,其實是要很審慎地非常不審慎,換句話說,就是要以最嚴謹的態度來保留並賦予訪談大綱所需要的彈性與創意。為什麼?不是應該對每一個人都問以完全相同的問題嗎?事實上這是不可能的,其實也不應該。以下是我個人基於過去自己的經驗與指導學生進行訪談的經驗,所得到的一些有關擬定深度訪談大綱時所需考量的議題與方向:

 1.      訪談大綱的擬定,勢必從研究方向開始。質化研究與量化研究的差別,在於前者往往到了研究末期,甚至資料蒐集分析之後,真正的核心議題才會浮現。相對地,量化研究的方向、概念、與概念化定義,勢必在資料蒐集以前就已經完成。也因此,質化研究的研究方向,比量化更為模糊,也會也可以隨著研究的進展而浮動。因此可見得,質化研究的題目是否明確,乃至於其發展方向是否明確,其實在研究剛展開的時候並不需要太過憂慮。其實,太快決定一個明確的質化研究題目,一方面可能障礙誤導了研究的發展 (因為思考的框架會限制甚至引導資料的蒐集與分析,就變成未審先判,戴著有色眼鏡蒐集自己想要的資料,而不是就世界的如實加以理解了),另一方面就質化研究的性質而言,隨著研究進展,主要的方向幾乎都會調整;事實上是,如果能夠出現先前未預期的進展與發現,其實才是最令研究者興奮的。因此,質化研究的題目甚至可以到最後一刻才決定,而決定的依據在於研究成果當中最核心的發現或展現。那麼,既然核心議題到最後才會明朗,那麼一開始的訪談題目怎麼會能夠就很明確了呢?

2.      從研究方向開始,最簡單的題目擬定方式就是常識:作為一個你想研究了解的題目的局外人或內行人,你所想要知道的是什麼?一直不斷地問下去,問到不知道如何問為止。很有趣的是,學者總是不斷地從文獻和資料當中去找到相關的理論和議題,但是,其實每個人的內在都早就已經俱足,根本上來說不需要去向外尋求理論的支持。尋求外在支持,是一種內在空虛的顯示。這件事有點令人難解,更難令學界接受。不過,簡單地說,每個人的內在都是全然豐富的,只要一個人保持神智的清明,他可以問出比學者更好的問題。差別只在於有沒有那個頭銜。很玄嗎?其實不:你比你自己所知道的知道很多。

3.      訪談大綱的擬定方法,在執行上,因此可以不斷地條列出任何可能的問題。怎麼問這些問題?研究者覺得甚麼問題是有意義,就是好的問題;受訪者認為甚麼問題是有深度的,就是正確的問題。一個研究者可以不斷地就他有興趣的問題不斷地自問自答,將問題做個整理,不斷問下去,一直到覺得問到了自己能耐的極限為止。這樣若是能夠得到例如說50個問題,那麼可以將這些問題依照幾個主要的方向加以整理,例如5~8個主要方向,列在裡面的是相關的細項。自問自答的過程要保持誠實,這比想像中要困難很多。

4.      上述說,自己覺得有意義有興趣的問題就可以問,另一方面,當然也可以參照相關的理論來擬訂問題。但是要注意的是,儘量不要依據理論,否則就成了量化研究的思維,以演繹而非歸納法為導向。在實務上,依據理論提出來的問題,往往會讓受訪者苦笑不知如何回答;因為那些問題往往脫離脈絡,硬要將一個理論框架往實質上非常豐富而難以孤立化約的現象塞進去解釋的框架當中。理論是現象的化約,不可能涵蓋現象,而質化研究的目的在設法展現豐富而非簡約。Wolcott甚至認為質化研究的論文當中不應該要有「文獻回顧」這一章,因為會引導分析和資料的搜集。就這一點來說,目前許多管理學界所謂的質化研究都是量化精神的,而這當中的差別在於對這一件事情上體認的差別:世界與社會現象是無限地複雜,任何的理論只是一種化約,很容易誤導,或者勢必會誤導。因此,理論應該被用來協助理解、與社會現象 (所蒐集的資料) 對話、類比,而不是被用來指導研究與訪談方向。更不是用來解釋現象:如果理論就足夠解釋現象了,那還要蒐集資料幹嘛呢?只是要印證嗎?那是量化研究「常態科學」(normal science,見Thomas Kuhn) 的工作,與質化研究的強項及目的背道而馳。

5.      此外,訪談大綱作為訪談的寬鬆引導,主要為提醒用,和老師上課教學的大綱,或是報告實用的PPT檔內容較像,而不是Word的繁瑣內容。太多繁瑣的內容,反而會綑綁了臨機應變與在訪談現場掌握重點和實際議題的能力。在詳細地列出一個研究可能的問題之後,就要將執行時的狀況給予最大的彈性。也就是說,在以最嚴謹的態度處理了可能的訪談問題後,在實際訪談的過程當中,就要以最彈性的態度,順隨著訪談的律動來流動,這樣才能夠得到最好的結果。就像教師上課的授課大綱,即使同一份大綱,在不同的課堂上使用時,依據現場的狀況,其實每堂課上課的內容與方式甚至都會有些差異。

6.      儘管此處一再強調訪談大綱實際執行時的彈性需求,但是其實依據研究的性質還是會有所差異。例如說若是那種大型的研究,訪談對象很多,只是要知道有限但是卻是明確的問題,那麼依據明確的訪談大綱則是可行甚或必須的。在這種狀況下,訪談可能並不深度,或者是訪談對象太多,因此有標準化的必要,也只能如此處理。但是總是要記住的是:想要獲得標準與明確的答案時,勢必會犧牲豐富與事實真相往往本質上的矛盾。

7.      續前,在訪談當中,每一個受訪對象,由於其情境、受訪者背景心態、訪談者當時狀況等的差異,訪談的問題都會有所差異,重點在於主軸不變。例如說,根據本人經驗,受訪者在公司受訪時往往傾向提供「官方說詞」的回答,與其在能夠放鬆的場所 (例如家中、或其他第三地) 時所受訪的答覆內容往往有所差別。事實上,在訪談當中,如果發現主軸不對的時候,或是有更好的理解探討方向的時候,連原先設定的主軸都可以改變。例如說,要去訪問民間社團,若是要訪問兩個或甚至多個彼此間立場和背景不同的社團,試問如何能夠用相同的問題去問?受訪者對於一個問題了解程度的差異,也會影響訪談大綱的擬定,尤其是訪談執行時的狀態。對於不同的個別受訪者也是相同的:你如何能夠用相同的問題來問背景迥異的人?你只能夠保持整體方向和關切議題一致,但是無論措辭或是乃至問題問項都很可能會不同。如果你認為應該使用完全相同的標準化做法來問,那麼請問你:殺雞焉用牛刀?切菜難道要用牛排刀?和鬼難道要說人話?與人難道要說鬼話?這些道理是一樣的。

8.      整體來說,如何設計訪談大綱?主要的來源包括研究者的關切、相關理論的建議、受訪者的觀點、以及不斷變動的環境。訪談大綱相對上是比較固定的,但是有時候還是要依據受訪者不同而調整,例如說訪問立場敵對的民間與官方,當然問題會有差異。但是由於對基本議題的關切是相同的,因此大綱相對上穩定。然而在實際的訪談上,則依據當時狀況會有很大的變化。此點與上述類似

9.      因此,訪談大綱應該作為一個有用的依據與參考,而不是一個要照著問題念誦的標準化研究工具。最好的訪談是訪談者與受訪者雙方不斷地對話 (當然以受訪者為主),藉此深入引導議題討論的發展。在這樣的討論當中,訪談大綱變成一個配角。訪談者在最好的狀況下能夠「神入」受訪者,幾乎從受訪者的內在來理解自己所發問的問題。這也就是,何以在質化研究當中,訪談的內容被視為是一種受訪者與訪談者的「共同建構」(mutual construction):試想,一個受訪者面對很不同的研究訪談者的時候,他的答覆會全然相同嗎?不會的。

10.  預期說,訪談的題目由於不斷地深入議題而有所變動;要預期說,由於對議題更加深入的了解,而因此局部甚至大幅改變了研究方向的可能。因此,固定的訪談大綱其實在實務上並不是那麼地重要,反而有時候還會造成阻礙。訪談大綱的主要目的在於提醒訪談者什麼可能是相關該問的問題,而不在於讓訪談者嚴格執行,抓住不放。這在上面已經不斷重複。再舉一個例子:一個好的簡報檔 (PPT) 應該提綱挈領,目的在集中聽眾注意力,並提出重點方向,而不是鉅細靡遺或是絲毫不變化地進行。在這樣的精神上面,訪談大綱是相同的。

定義

深度訪談 (In-depth interview) 是一種透過「訪問」蒐集原始資料的質性研究方法。深度訪談常用「半結構式」訪談大綱,問題以開放式為主、封閉式為輔。

開放式 vs 封閉式問題範例

使用者訪談大綱範例

關於「咖啡機」的質性訪談:

前言

  1. 介紹自己、感謝受訪者的參與
  2. 說明訪談目的、問題、流程和時間
  3. 「請注意,回答並沒有對與錯,所以請自由表達您的想法。這點很重要。」
  4. 徵得同意:錄音/錄影、資料如何被使用、隱私、權利、自主性、保密
開場問句
  • 您通常什麼時候煮咖啡?
  • 您在哪裡煮咖啡?
  • 您通常一次煮幾人份的咖啡?
  • 您在煮咖啡時,有覺得不方便的地方?
深度探索問句
  • 關於您目前使用的咖啡機——您在購買它時,有哪些考量?
  • 為什麼您會買 [品牌]
  • 您從哪裡第一次知道這個品牌?
  • 在購買前,您考慮過哪些品牌?
  • 您在哪裡買的?
  • 有誰陪您一起買?
  • 用到現在,您認為它有哪些優點、缺點?
  • 您曾經用過哪些咖啡機?它的優點、缺點?
  • 您心目中「完美的咖啡機」是什麼樣子?
  • (介紹自家產品)喜歡哪方面?不喜歡哪方面?會購買的可能性?
結尾
  • 您還有什麼想法要補充?
  • 有沒有什麼是我們應該討論,卻沒有討論到的?
  1. 感謝受訪者的參與
  2. 指示如何領取車馬費/獎金

訪綱架構(問問題順序)

  1. 使用者未解決的問題、挫折和痛點
  2. 競爭者的產品/服務
  3. 自己的產品/服務

需求訪談問題範例(產品設計5W2H分析法)

  • 您目前是如何 [做某件事]
  • 您在 [做某件事] 時,有哪些不方便的地方?想達到什麼效果?
  • 請描述一下您的工作流程… 有用哪些工具?和誰合作?遇到哪些問題?
  • 為什麼 [問題] 還沒解決?有沒有試著找解決方案?
  • 為什麼一定要解決這個問題?如果不解決,會有什麼後果?
  • 最近一次發生這個問題,是在什麼時候?您是如何解決它的?有沒有試著Google其他解決方案?
  • 您現有的解決方案是什麼?您喜歡它的哪方面?不喜歡哪方面?要花多少錢?要花多少時間?在哪裡找到的?
  • 您用過哪些 [產品/服務類別] ?它的優點?缺點?定價多少?多久見效?
  • 購買 [產品/服務類別] 時,您最重視什麼?為什麼?
  • 您心目中完美的 [產品/服務類別] 是什麼樣子?
  • (B2B)[產品/服務類別] 的使用者是誰?
  • 目前您有沒有在尋找替代方案?預算是多少?… 找到了嗎?遇到哪些障礙?
  • 哪一個問題造成您最大的損失?您已經投入多少資金去解決?
  • (B2B)資金從哪裡來?
  • 我還應該問誰?
  • 有沒有我應該問,卻還沒問的問題?
追問範例
  • 還有其他的嗎?
  • 您要再多解釋一下嗎?
  • 所以真正的挑戰是… ?
  • 為什麼?
  • 請重述一下您剛剛說的

需求訪談應該多問過去的行為(已經發生的事),少問未來的臆測(尚未發生的事)。

實驗法
  • (介紹自家產品/服務)您喜歡它的哪方面?不喜歡哪方面?會購買的可能性?

行為比言語如「超喜歡」、「一定會買」… 更可靠。以下行為代表受訪者真的對自家產品/服務有興趣:

  • 購買原型或樣品
  • 參與內部測試
  • 成為上市前的研究個案
  • 試用產品/服務
  • 預購產品/服務
  • (B2B)把你介紹給老闆
  • (B2B)把你介紹給同事或團隊
  • (B2B)讓團隊試用產品/服務

需求訪談不是推銷,實驗尺度要拿捏好。

廣告測試
  • (展示自家產品/服務的廣告)您覺得它在表達什麼?它給您的感覺是… ?

提問技巧

  1. 以開放式問題為主,封閉式問題為輔
  2. 一次問一個問題,然後停頓/傾聽(給對方時間思考、回答)
  3. 反映對方的用字遣詞、肢體語言
  4. 眼神接觸:對方說話時,花約 60% 時間直視對方眼睛。自己說話時,花約 30% 時間直視對方眼睛。
  5. 善用追問
  6. 避免太長的問句
  7. 避免引導性問題 (Leading question)
  8. 避免術語/專業名詞/行話——除非對方也精通

問對問題 → 沈默是金

訪談技巧

  1. 保持微笑:微笑能紓壓、調適自己和周遭的人的心情
  2. 服裝儀容要整齊
  3. 感謝受訪者的參與
  4. 說明訪談或研究之目的、問題、流程與注意事項
  5. 徵得同意(錄音、錄影、資料如何被使用、隱私、權利、自主性、保密… 等)
  6. 請受訪者暢所欲言,讓她知道沒有「對」或「錯」的答案
  7. 訪談結束後,再次感謝受訪者的參與

目標客群/受眾 (TA) 意思、分析與設定

Toplist

最新的帖子

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