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原 力 理論 的 介紹 與 應用

復原 力 理論 的 介紹 與 應用

DOI 是數位物件識別碼 ( D igital O bject I dentifier ) 的簡稱,
為物件在網路上的唯一識別碼,可用於永久連結並引用目標物件。

使用DOI作為永久連結

每個DOI號前面加上 「 http://dx.doi.org/ 」 便成為永久網址。
如以DOI號為 10.5297/ser.1201.002 的文獻為例,此文獻的永久連結便是: http://dx.doi.org/ 10.5297/ser.1201.002
日後不論出版單位如何更動此文獻位置,永久連結所指向的位置皆會即時更新,不再錯失重要的研究。

引用含有DOI的文獻

有DOI的文獻在引用時皆應同時引用DOI。若使用APA、Chicago以外未規範DOI的引用格式,可引用DOI永久連結。

DOI可強化引用精確性、增強學術圈連結,並給予使用者跨平台的良好使用經驗,目前在全世界已有超過五千萬個物件申請DOI。 如想對DOI的使用與概念有進一步了解,請參考 華藝DOI註冊中心 ( doi.airiti.com ) 。

復原 力 理論 的 介紹 與 應用

ACI:

數據來源:Academic Citation Index,簡稱ACI
臺灣地區最大的引用文獻資料庫,目前收錄臺灣地區所出版的人文學、社會學領域學術期刊,穩定出刊中的期刊總量約400種,若包含已收錄但後續停刊的期刊,總期刊量超過500種,每年定期公布收錄期刊的影響係數(Impact Factor)等指標給大眾,並可提供專家學者免費進行學術研究使用。

影響指數(Impact Factor):某一期刊前兩年產出的論文,在統計年平均被引用的次數。
公式:(前兩年發表論文在統計年的被引用次數)÷(前兩年論文產出論文總篇數)
例如:2010年之影響係數(2011年呈現)
2009年A期刊產出論文15篇,2009年A期刊產出論文在2009年被引用20次
2008年A期刊產出論文16篇,2008年A期刊產出論文在2009年被引用30次
→ 2010年的影響係數 =(20+30)÷(15+16)≒1.61

復原 力 理論 的 介紹 與 應用

什麼是預刊文章?

為提供讀者最前線之學術資訊,於期刊文獻獲同意刊登後、紙本印製完成前,率先於網路線上發表之文章即為預刊文章。預刊文章尚未有卷期、頁次及出版日期資訊,但可藉由DOI號識別。DOI號是文獻的數位身份證字號,不論預刊或正式出版皆不會改變,讀者可點擊DOI連結,或於DOI號前面加上 「 http://dx.doi.org/ 」 連結到文獻目前最新版本。

如何引用預刊文章?

請使用預刊文章的線上發表日期及DOI號來引用該篇文獻。

引用範例(視不同引文格式規範可能有所差異):

作者姓名。文章篇名。期刊名稱。YYYY/MM/DD線上預先發表。

doi:DOI 號

復原 力 理論 的 介紹 與 應用

復原 力 理論 的 介紹 與 應用

目前無全文,華藝徵求您的同意授權。 我要授權

分享到

復原 力 理論 的 介紹 與 應用
復原 力 理論 的 介紹 與 應用

    1. Dajani, K.G.(2003).Psychological resilience: A theoretical contribution.Dissertation Abstracts International-B,63(10),4880.
    2. Dajani, K.G.(2003).Psychological resilience: A theoretical contribution.Georg Wilhelm Friedrich Hegel, D.W. Winnicott.
    3. Dajani, K.G.(2002).Doctoral dissertation, The Wright Institute.
    4. Flach, F.(1997).Resilience: How to Bounce Back When the Going Gets Tough!.New York:Hatherleigh Press.
    5. Jew. C.L.,Green, K.E.,Kroger, J.(1999).Development and validation of a measure of resiliency, Measurement & Evaluation in Counseling & Development,32(2),75-80.
    1. 楊淑雅(2013)。桃園縣公立國民中學教師人格特質、工作壓力與復原力關係之研究。中原大學教育研究所學位論文。2013。1-242。 
      復原 力 理論 的 介紹 與 應用
    2. 陶菁菁(2014)。危機?轉機?~尋找單親新移民女性之韌力。長榮大學社會工作學系(所)學位論文。2014。1-106。 
      復原 力 理論 的 介紹 與 應用
    3. 郭家妤(2013)。毒癮愛滋更生人復原力之研究─以高屏地區為例。屏東科技大學社會工作系學位論文。2013。1-139。 
      復原 力 理論 的 介紹 與 應用
    4. 徐昌燕(2006)。大學僑生成功適應歷程之質性研究。臺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在職進修碩士班學位論文。2006。1-259。
    5. 楊蕙菱(2009)。老年癌症患者憂鬱症狀、自尊、復原力及其相關因素探討。臺北醫學大學護理學系碩士暨碩士在職專班學位論文。2009。1-139。

    文章國際計量

    復原 力 理論 的 介紹 與 應用
    〈TOP〉

    「感恩~幸福~」長輩圖也有心理學依據嗎? 談談感恩與你的「復原力」!


    文章改編自:吳相儀、張聖翎、蕭舒謙、簡晉龍(2018)。感恩到幸福:從復原力探討感恩與心理健康之關係。教育心理學報,50(1)。83-106

    撰稿者:陳湘妤 編輯者:廖育秀



    相信各位不時收到長輩群組裡的「早安!感恩~幸福~」,大部份時候你也只是點開再關掉沒有多想吧?「感恩的心」真的具有力量嗎?根據一項在馬來西亞的調查,研究人員針對馬來西亞的北、中、南各地的6間獨立中學的209位教職員,採問卷量表方式,調查他們的對感恩、復原力、心理健康(幸福感、壓力知覺)的內在想法,發現「感恩的心」會影響「復原力」,進而影響心理健康。

    什麼是復原力?

    講到這邊就要來談一下,什麼是復原力呢?復原力(Resilience)是心理諮商學界與社工界的專用名詞,他的定義為「個人具有的某些特質或能力,使個人處於危機或壓力情境中時,能發展出健康的因應策略。」舉例來說,如果小美今天考試考零分、回家的路上踩到狗屎、回家之後又遇到爸爸媽媽吵架,媽媽吵架之餘就把怒氣發洩在小美身上,這些狗屁倒灶的事情讓小美非常沮喪,但小美其實是一個擁有很多好朋友的人,她每次遇到一些麻煩的事情就會找朋友一起幫忙、想辦法、吐苦水,讓自己的心情好一點。「小美是一個擁有很多好朋友的人」、「遇到麻煩的事就會找人幫忙」、「想辦法讓自己心情好一點」,這些就是小美的復原力!復原力概括自己的特質(比方說你是一個正向思考的人),以及因為自己的個人特質而擁有的社會支持、資源(例如,小明是一個悲觀的人,但他總是會吸引一些很熱情、善良的人當朋友)。復原力很重要,若一開始看起來順遂的人,沒有良好的復原力,可能容易一遭遇重大的打擊就一蹶不振。因此,心理諮商、社工的介入,就這個角度來說,也是為了協助個人增進復原力。
    在另外一個支持復原力的研究中,指出復原力對幸福感有顯著的正向預測力,對壓力則有顯著的負向效果。也就是說,復原力愈高,對壓力的感受相對愈小、對幸福的感受相對愈高。

    感恩與復原力之間的關係

    感恩是個複雜的概念,它可被視為一種情緒、美德、人格特質、情感或是因應反應等。近來相關研究主要聚焦於兩種感恩,一是視感恩為一種情緒狀態(emotions/state gratitude),另外則是將感恩視於是一種個人特質(traits),認為感恩的人比較知足、容易將事情的結果歸因於感恩、欣賞的簡單事物等特質。

    這針以馬來西亞華人獨立中學教職員(含北、中、南區)為對象的研究發現,感恩傾向對復原力有顯著的正向預測力,對幸福感也有顯著的正向預測力,但對壓力知覺沒有顯著的直接效果。 這表示:愈容易感恩傾向的人,其復原力也愈強韌,也愈感到幸福。但感恩對壓力沒有直接效果,也就是感恩並不會直接影響我們對壓力的感受。

    總的來說,感恩的心並不會直接讓你幸福,但若感恩可以提升你的復原力,也會間接地帶來壓力的緩解,並帶來幸福感!

    人人都有感恩的心嗎?
     

    看到這裏,是否會想,難道我要開始培訓我的「感恩能力」嗎?那既然感恩是一份人格特質,是不是有就有、沒有就沒有呢?一份2007年針對同卵及異卵雙胞胎之感恩研究發現,感恩兼受先後天因素共同影響,約有 40%是來自先天基因,約有60%來自後天環境及社會化經驗影響。感恩「並非」固定不變的特質,是可以練習的!藉由感恩日記、信件、電話、留言、拜訪等方式,都能有效強化我們的感恩經驗及表達!

    無論你是否決定要培養自己的感恩之心,至少下次長輩們發圖的時候,你更會清楚感恩與幸福中缺少了一個中繼站,「復原力」!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