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是社会主义国家吗

社会主义国家列表列出了过去及目前根据其宪法或法律定义为实行社会主义的国家。大部分社会主义国家受到苏联的影响而实施马克思列宁主义。他们使用大致相同的“社会主义”定义,在通往共产主义的道路上称自己为社会主义国家。出于这个原因,西方人士大多称之为“共产主义国家”(虽然社会主义国家本身并不使用这个名字)。历史上共出现过几十个社会主义国家。法定的社会主义国家并不一定实际实行社会主义的社会经济制度。目前,世界上共有13个国家在宪法中规定本国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其中5个是以马列主义为指导意识形态的国家(这5个国家都以共产党为法定执政党):中华人民共和国、越南、老挝、古巴、朝鲜。

  • 伊朗是社会主义国家吗

    在宪法中定义本国为“社会主义国家”的国家/地区

      70年以上

      60-70年

      50-60年

      40-50年

      30-40年

      20-30年

      不足20年

  • 伊朗是社会主义国家吗

    现在的社会主义国家分布图

      马列主义系统的社会主义国家/地区

      宪法中提到社会主义的国家/地区

      非马克思列宁主义国家/地区

  • 伊朗是社会主义国家吗

    目前被广泛认为属于共产主义国家的政权,共有5个,即

    伊朗是社会主义国家吗
     中华人民共和国、
    伊朗是社会主义国家吗
     
    越南、
    伊朗是社会主义国家吗
     
    古巴、
    伊朗是社会主义国家吗
     
    老挝、
    伊朗是社会主义国家吗
     
    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

  • 伊朗是社会主义国家吗

    1979年至1983年的共产主义国家,即自称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思想的‘社会主义国家’”

  • 伊朗是社会主义国家吗

    现在的/过去的社会主义国家分布图

      现在的马列主义系统的社会主义国家/地区

      过去的马列主义系统和非马列主义系统的社会主义国家/地区

目录

  • 1 马列主义系统的社会主义国家
    • 1.1 现在
    • 1.2 过去
      • 1.2.1 欧洲
      • 1.2.2 亚洲
      • 1.2.3 非洲
  • 2 非马列主义系统的社会主义国家
    • 2.1 现在
    • 2.2 过去
  • 3 现存的社会主义自治政权
  • 4 短暂存在过的社会主义政权
  • 5 参考文献
  • 6 注解
  • 7 参见

马列主义系统的社会主义国家编辑

现在编辑

国名执政党执政党领袖国家元首国家副元首政府首脑立法机关首脑统一战线首脑存在时间简史及
宪法与党章声明
  中华人民共和国   中国共产党 总书记 国家主席 国家副主席 国务院总理
李克强
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
栗战书
全国政协主席
汪洋
1949年10月1日,​73年前 [note 1]
[note 2][1]
习近平 王岐山
  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   越南共产党 总书记 国家主席 国家副主席 政府总理
范明政
国会主席
王庭惠
越南祖国阵线主席
杜文战越南语Đỗ Văn Chiến
1945年8月19日,​77年前 [note 3]
[note 4][2]
阮富仲 阮春福 武氏映春越南语Võ Thị Ánh Xuân
  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   老挝人民革命党 总书记 国家主席 国家副主席 政府总理
潘坎·维帕万
国会主席
赛宋蓬·丰威汉英语Xaysomphone Phomvihane
老挝建国阵线主席
西拉翁·霍特费通英语Sinlavong Khoutphaitoun
1975年12月2日,​46年前 [note 5]
[note 6][3]
通伦·西苏里 巴妮·雅陶都
本通·吉玛尼
  古巴共和国  古巴共产党 第一书记 国家主席 国家副主席 总理
曼努埃尔·马雷罗
全国人大主席

国务委员会主席
埃斯特万·拉索·埃尔南德斯
不适用 1959年7月18日,​63年前 [note 7]
[note 8][4]
米格尔·迪亚斯-卡内尔 萨尔瓦多·巴尔德斯·梅萨
  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  北朝鲜劳动党(1948年-1949年)
  朝鲜劳动党(1949年起)
总书记 国务委员会委员长 国务委员会第一副委员长 最高人民会议常任委员会委员长 内阁总理金德训 最高人民会议 祖国统一民主主义战线中央委员会议长

金完洙

1948年9月9日,​74年前 [note 9]
金正恩 崔龙海 议长

朴泰成

常任委员会委员长崔龙海

过去编辑

欧洲编辑

国名执政党存在时间备注地图
俄罗斯共和国(1917年-1918年)
  俄罗斯苏维埃共和国(1918年)
  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1918年-1922年)
  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1922年-1991年)
  苏联共产党 1917年-1991年 联邦制国家,包括十五个加盟共和国(1956年后)。1917年以列宁为首的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布尔什维克)联合左翼社会革命党在彼得格勒发动的十月革命武装起义夺取政权后建立苏维埃俄国,1918年1月25日,正式改国名为俄罗斯苏维埃共和国;7月10日,又改国名为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1922年俄罗斯与白俄罗斯、乌克兰、外高加索等四个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共同组成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1991年,八一九事件后,苏联共产党被禁止活动;同年12月26日,苏联正式解体,分裂为15个国家:俄罗斯联邦、乌克兰共和国、白俄罗斯共和国、摩尔多瓦共和国、爱沙尼亚共和国、拉脱维亚共和国、立陶宛共和国、格鲁吉亚共和国、阿塞拜疆共和国、亚美尼亚共和国、哈萨克斯坦共和国、吉尔吉斯斯坦共和国、塔吉克斯坦共和国、乌兹别克斯坦共和国和土库曼斯坦。   
  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国(1948年-1960年)
捷克斯洛伐克社会主义共和国(1960年-1989年)
  捷克斯洛伐克共产党 1948年-1989年 1946年5月,举行战后第一次议会选举,捷共获胜,成立了以哥特瓦尔德为首的新联合政府。1948年,发生二月事件,参加联合政府的民族社会党等党派为接受美国马歇尔计划与捷共尖锐对立,反对派以退出联合政府威胁捷共退让,后在捷共发动群众的情况下,反对派退出联合政府成为事实,事件以捷共的胜利结束。

1960年7月11日,国民议会通过新宪法,宣布将国名改为捷克斯洛伐克社会主义共和国。1968年1月,杜布切克接替诺沃提尼任捷共中央第一书记,上任后不久,宣布实行政治和经济制度的改革,也称为“布拉格之春”运动。同年8月20日,苏联出兵捷克斯洛伐克,苏军“暂时驻留”至冷战结束。1969年4月,胡萨克接替杜布切克,任总书记,并于1975年就任共和国总统。

1989年下半年,捷发生了天鹅绒革命,政局开始剧烈动荡;同年11月29日,修改宪法,取消捷共的法定执政党地位;同年12月10日,非捷共主导的联合政府成立,捷共失去执政党地位。1990年4月,改国名为“捷克和斯洛伐克联邦共和国”,并修改国徽,捷克和斯洛伐克两个共和国也取消了其国名中“社会主义”字样。1991年,政局继续动荡,各派政治力量分化组合,相互斗争激烈,民族矛盾进一步发展,斯洛伐克要求独立的倾向日益明显。1992年6月,捷克和斯洛伐克政府就联邦国家解体达成协议。1992年12月31日,联邦解体,捷和斯都是捷克斯洛伐克的继承国。1993年1月1日,捷克共和国和斯洛伐克共和国正式成立,捷克斯洛伐克正式退出历史舞台。

 
  匈牙利人民共和国   匈牙利劳动人民党(1949年-1956年)
  匈牙利社会主义工人党(1956年-1989年)
1949年-1989年
  • 1945年,匈牙利王国在苏联的帮助下,从轴心国脱离。
  • 1946年,原匈牙利王国宣布废除君主制,建立匈牙利共和国(第二共和国)。
  • 1949年8月20日,修改宪法,改国名为匈牙利人民共和国
  • 1956年10月23日,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发生十月事件。此后,纳吉·伊姆雷出任部长会议主席,大规模改变政策,引发国内动荡。10月31日,匈牙利劳动人民党改组为匈牙利社会主义工人党。11月3日,以卡达尔·亚诺什为总理的“工农革命政府”成立。11月4日,在驻匈牙利苏军干预下,纳吉下台。
  • 1958年6月,纳吉因叛国罪被处死。
  • 1989年,匈牙利社会主义工人党决定实行多党制并重新评估纳吉和匈牙利十月事件。5月,卡达尔被免去党主席和中央委员职务。10月,匈牙利社会主义工人党改名为“匈牙利社会党”,改国名为“匈牙利共和国”(第三共和国)。
  • 1990年,匈牙利社会党在大选中落败,失去执政党地位。
 
  罗马尼亚人民共和国(1947年-1965年)
罗马尼亚社会主义共和国(1965年-1989年)
  罗马尼亚共产党 1947年-1989年 1944年“八二三起义”后,罗马尼亚逐步建立起社会主义政权,罗马尼亚共产党成为执政党。1947年12月30日,废除君主制,成立罗马尼亚人民共和国;1965年,改国名为罗马尼亚社会主义共和国。1989年12月,齐奥塞斯库政权被群众推翻,救国阵线接管政权,罗马尼亚共产党也就此解散,国名改为“罗马尼亚”。  
  保加利亚人民共和国   保加利亚共产党 1946年-1990年 1944年“九九起义”后,保加利亚逐步建立起社会主义政权,保加利亚工人党(共产党人)成为执政党(1948年12月,改名为保加利亚共产党)。1946年9月,保加利亚举行公投,高达95.6%的选民支持废除君主制,成立保加利亚人民共和国。1990年1月15日,保加利亚议会宣布正式停止保共的“领导地位”。2月,保共放弃一党制,更名为“保加利亚社会党”。6月,保加利亚举行了1939年以来首次多党议会选举,保加利亚社会党获胜。11月,议会通过投票将国名从“保加利亚人民共和国”改为“保加利亚共和国”,并删除了国旗上带有共产主义色彩的国徽(1997年新国徽启用)。保加利亚人民共和国正式结束。1991年,保加利亚社会党在议会选举中落败,失去执政权。  
波兰共和国(1944年-1952年)
  波兰人民共和国(1952年-1989年)
波兰工人党(1944年-1948年)
  波兰统一工人党(1948年-1989年)
1944年-1989年 1944年12月31日,建立波兰共和国临时政府。1945年6月28日,建立民族团结临时政府。1947年,波兰开始走社会主义道路。1952年,改国名为波兰人民共和国。1989年6月,波兰统一工人党在多党议会选举中获胜,但是失去议会绝对多数。同年8月,波兰统一工人党失去执政权。同年12月29日,改国名为“波兰共和国”(第三共和国)。1990年1月,波兰统一工人党解散。  
  德意志民主共和国 德国统一社会党 1949年-1990年 1949年10月7日,在德国东部苏占区成立德意志民主共和国。1989年12月,德国统一社会党改名为“德国统一社会党-民主社会主义党”;1990年2月,又改名为“民主社会主义党”。同年3月,民主社会主义党在东德首次多党选举中落败,失去执政权。同年10月3日,两德统一,由原东德划分而成的五个州——勃兰登堡、梅克伦堡-前波美拉尼亚、萨克森、萨克森-安哈尔特和图林根正式加入德意志联邦共和国。  
  阿尔巴尼亚(1944年-1946年)
  阿尔巴尼亚人民共和国(1946年-1976年)
阿尔巴尼亚社会主义人民共和国(1976年-1991年)
阿尔巴尼亚劳动党 1944年-1991年 1944年10月,建立临时政府“阿尔巴尼亚民主政府”。1946年1月11日,废除君主制,成立阿尔巴尼亚人民共和国。1976年12月28日,改国名为阿尔巴尼亚社会主义人民共和国。1990年,实行多党制。1991年3月31日,阿尔巴尼亚劳动党在1923年以来首次多党议会选举中获胜;同年4月30日,改国名为“阿尔巴尼亚共和国”;同年6月12日,阿尔巴尼亚劳动党改名为阿尔巴尼亚社会党;同年9月5日,修改宪法,放弃社会主义制度。1992年3月22日,阿尔巴尼亚社会党在提前举行的议会选举中落败,失去执政权。  
  民主联邦南斯拉夫(1944年-1945年)
  南斯拉夫联邦人民共和国(1945年-1963年)
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1963年-1991年)
  南斯拉夫共产主义者联盟 1944年-1991年 1944年10月20日,首都贝尔格莱德解放;11月2日,约瑟普·布罗兹·铁托任联合政府总理。1945年3月7日,建立民主联邦南斯拉夫临时政府;11月29日,废除君主制,成立南斯拉夫联邦人民共和国,联邦包含六个加盟共和国。1963年,改国名为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1990年,南共盟解体。1991年,联邦事实上解体。1992年,联邦正式解体,分裂为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克罗地亚共和国、斯洛文尼亚共和国、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共和国和马其顿共和国。  

亚洲编辑

国名执政党存在时间备注地图
  蒙古人民共和国 蒙古人民革命党 1924年-1991年 1921年蒙古革命后,蒙古人民党(1925年3月,改名为蒙古人民革命党)成为执政党。1924年11月26日,废除君主制,成立蒙古人民共和国。1946年,中华民国政府承认蒙古独立。1990年蒙古民主革命后,实行多党制。1991年,蒙古人民革命党放弃共产主义意识形态。1992年,改国名为“蒙古国”。  
  唐努图瓦人民共和国(1921年-1926年)
  图瓦人民共和国(1926年-1944年)
  图瓦人民革命党 1921年-1944年 1914年,沙俄将中国外蒙古的唐努乌梁海吞并,1917年,曾被中国收复,1920年,又被苏俄占领,1921年,成立唐努图瓦人民共和国。1926年,改国名为图瓦人民共和国。1941年,参加第二次世界大战,1944年,加入苏联并成为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下辖的图瓦自治州,后来又成为图瓦苏维埃社会主义自治共和国,苏联解体后成为俄罗斯下辖的图瓦共和国。  
  叶门民主人民共和国   也门社会党 1978年-1990年 1967年,南也门摆脱英国殖民统治,实现独立,定国名为“南也门人民共和国”。1970年,改国名为也门民主人民共和国。1978年,也门社会党成立,开始走科学社会主义道路。1990年,也门社会党放弃马列主义意识形态;同年5月22日,南也门与北也门统一为“也门共和国”。1990年-1994年,也门社会党与原北也门执政党全国人民大会组建联合政府,但仍实际控制也门南部。1994年5月,也门社会党与全国人民大会决裂,并宣布成立也门民主共和国,内战爆发;同年7月,也门民主共和国被消灭,也门重新统一,也门社会党沦为在野小党。  
  民主柬埔寨(1976年-1979年)
  柬埔寨人民共和国(1979年-1989年)
  柬埔寨国(1989年-1991年)
  柬埔寨共产党(1976年-1979年)
柬埔寨人民革命党(1979年-1991年)
1976年-1989年 1975年4月17日,红色高棉赢得内战,推翻朗诺独裁政权——高棉共和国,使柬埔寨王国民族团结政府成为该国合法政府,并恢复“柬埔寨”国名,但由红色高棉在幕后掌握政权。1976年1月,改国名为民主柬埔寨,并颁布宪法,红色高棉正式开始执政。红色高棉上台后,倒行逆施,激起内部人员反抗并投向越南。1979年,越南入侵柬埔寨,推翻红色高棉政权,扶植柬埔寨人民革命党上台,成立柬埔寨人民共和国,该政权未受国际社会广泛承认,被视为越南扶植的亲越傀儡政权,联合国席位仍由红色高棉残余势力以“民主柬埔寨”的名义占据。1981年,红色高棉解散柬埔寨共产党,放弃共产主义,另外组建奉行民主社会主义的民主柬埔寨党。1982年6月,民主柬埔寨残存政权放弃社会主义制度,并组建民主柬埔寨联合政府。1989年5月,柬埔寨人民共和国改国名为柬埔寨国;同年9月,越南军队完全撤出柬埔寨。1990年,民主柬埔寨联合政府改称柬埔寨民族政府(后于1993年解散)。1991年10月,柬埔寨国放弃社会主义制度,结束一党制,柬埔寨人民革命党改名为“柬埔寨人民党”,但柬埔寨人民党执政至今(1993年-1998年为联合执政);同月,巴黎和平协定签订。1992年,成立柬埔寨过渡时期联合国权力机构,改国名为“柬埔寨”。1993年,恢复君主制,改国名为“柬埔寨王国”。1994年,红色高棉发动叛乱,在拜林省另立柬埔寨民族团结和救国临时政府英语Provisional Government of National Union and National Salvation of Cambodia;民主柬埔寨党被柬埔寨政府取缔。1997年,柬埔寨人民党通过政变,建立一党优势制政权。1998年,柬埔寨民族团结和救国临时政府解散。1999年,红色高棉残余势力被彻底消灭。  
  阿富汗民主共和国(1978年-1987年)
阿富汗共和国(1987年-1990年)
  阿富汗人民民主党 1978年-1990年 1978年四月革命后,成立阿富汗民主共和国。1979年,苏联入侵阿富汗,推翻阿富汗人民民主党人民派的阿明政权,扶植阿富汗人民民主党旗帜派上台。1987年,改国名为阿富汗共和国。1989年,苏联撤军。1990年,放弃社会主义制度,阿富汗人民民主党改名为“祖国党”。1992年3月,阿富汗共和国被圣战者推翻,国名被改为“阿富汗伊斯兰国”,祖国党瓦解。  

非洲编辑

国名执政党存在时间备注地图
  索马里民主共和国 无(1969年-1976年)
  索马里革命社会主义党(1976年-1991年)
1969年-1991年 1969年10月21日,西亚德少将发动不流血的军事政变上台,成立索马里民主共和国,并建立统治机构最高革命委员会。1976年6月,成立索马里革命社会主义党,作为执政党。1990年,结束一党制。1991年1月,西亚德政权被叛乱武装推翻,国名被改为“索马里共和国”。  
  社会主义埃塞俄比亚(1974年-1987年)
  埃塞俄比亚人民民主共和国(1987年-1990年)
无(1974年-1979年)
埃塞俄比亚劳动人民党组织委员会(1979年-1984年)
  埃塞俄比亚工人党(1984年-1990年)
1974年-1990年 1974年9月,海尔·塞拉西一世皇帝被革命推翻,军政府(后定名为“社会主义埃塞俄比亚临时军政府”)接管政权。1975年5月,正式废除君主制。1977年,门格斯图成为临时军政府主席,开始实行独裁统治,大肆屠杀左翼人士,激起众多共产主义政党的武装反抗。1979年12月,成立埃塞俄比亚劳动人民党组织委员会,为建立执政党做准备。1984年9月,成立埃塞俄比亚工人党,作为执政党。1987年2月,成立埃塞俄比亚人民民主共和国,1990年,门格斯图政权宣布放弃社会主义制度;埃塞俄比亚工人党也改名为埃塞俄比亚民主团结党,放弃社会主义意识形态[5]。1991年5月,霍查派领导的埃塞俄比亚人民革命民主阵线推翻门格斯图政权,赢得内战,建立“埃塞俄比亚过渡政府”。埃塞俄比亚人民革命民主阵线上台后,先后奉行保留霍查主义大量关键内核的“革命民主”理论和“民主发展国家”理论[6],并执政至2019年12月1日。1995年,改国名为“埃塞俄比亚联邦民主共和国”。  
  贝宁人民共和国   贝宁人民革命党 1976年-1989年 1972年,马蒂厄·克雷库少校发动军事政变上台。1975年11月30日,成立贝宁人民共和国,同时成立贝宁人民革命党,作为执政党。1976年,开始走科学社会主义道路。1989年,放弃社会主义制度。1990年,结束一党制,改国名为“贝宁共和国”;同年,贝宁人民革命党解散。1991年,克雷库作为独立人士参选总统失败后下台。  
  刚果人民共和国   刚果劳动党 1969年-1990年 1968年7月31日,马里安·恩古瓦比等人发动“七三一运动”,推翻阿方斯·马桑巴-代巴政权;同年8月5日,成立全国革命委员会,恩古瓦比任主席。1969年1月1日,恩古瓦比任刚果共和国总统;同年12月31日,成立刚果人民共和国,同时成立刚果劳动党,作为执政党。1990年,放弃社会主义制度,结束一党制。1991年,改国名为“刚果共和国”。1992年,刚果劳动党失去执政地位。1997年,爆发内战,刚果劳动党取胜,并重新执政至今。  
  安哥拉人民共和国   安哥拉人民解放运动-劳动党 1977年-1990年 1975年,安哥拉摆脱葡萄牙殖民统治,获得独立,成立安哥拉人民共和国。1977年,执政党安哥拉人民解放运动改名为“安哥拉人民解放运动-劳动党”,并宣布开始走科学社会主义道路。1990年,放弃社会主义制度。1991年,结束一党制,但安哥拉人民解放运动-劳动党执政至今。1992年,改国名为“安哥拉共和国”。1993年,安哥拉人民解放运动-劳动党改回原名“安哥拉人民解放运动”。  
  莫桑比克人民共和国 莫桑比克解放阵线党 1977年-1989年 1975年,莫桑比克摆脱葡萄牙殖民统治,获得独立,成立莫桑比克人民共和国。1977年,执政党莫桑比克解放阵线改名为“莫桑比克解放阵线党”,并宣布开始走科学社会主义道路。1989年,放弃社会主义制度,结束一党制,但莫桑比克解放阵线党执政至今。1990年,改国名为“莫桑比克共和国”。  

非马列主义系统的社会主义国家编辑

现在编辑

国家 现行社会主义体制建立时间 时长 政体地理位置 宪法声明
  孟加拉人民共和国 1971年4月11日 51年234天 多党制   序言:“我们还要保征,国家的基本目标是通过民主进程实现没有剥削的社会主义:在这个社会中,保证全体公民都享有法治、基本人权和自由,享有政治、经济和社会的平等和正义;”[7]
  圭亚那合作共和国 1980年10月6日 42年56天 多党制   序言:“深信国家和社会组织关于社会主义原则是圭亚那所有人民确保社会和经济正义的唯一手段;因此受到社会主义原则的激励和指导”[8]
  印度共和国 1976年12月18日[9] 45年348天 多党制   序言:“我们印度人民已庄严决定,将印度建成为主权的社会主义的非宗教性的民主共和国,并确保一切公民:在社会、经济与政治方面享有公正。”[10]
  尼泊尔联邦民主共和国 2015年9月20日 7年72天 多党制   第一章,第四条:“尼泊尔是一个独立、不可分割、主权、世俗、包容、民主、以社会主义为导向的联邦民主共和制国家。”[11]
  尼加拉瓜共和国 1987年1月1日 35岁334天 多党制 第一章,第五条:“自由、公正、尊重人类个体尊严、政治和社会多元化、承认在单一的不可分割的国家中原住民和非洲裔的独特身份、承认不同形式的财产、自由的国际合作、尊重人民的自由自决、基督教价值、社会主义理想、基于团结的实践、尼加拉瓜文化和身份认同的价值和理想,是尼加拉瓜民族的信条……社会主义理想促进共同利益而不是个人利己主义,力求创造一个更加包容、公正和公平的社会,促进重新分配国家财富和消除人类剥削的经济民主。”[12]
  葡萄牙共和国 1976年4月2日 46年243天 多党制   序言:“制宪会议庄严宣布:葡萄牙人民决心保卫国家独立,捍卫公民基本权利,确立民主制度的根本原则,确保法治在民主国家中的最高地位,开辟走向社会主义社会的道路,以尊重人民的意志,建设一个更为自由、更加公正和更多友爱的国家。”[13]
  斯里兰卡民主社会主义共和国 1978年9月7日 44年85天 多党制   序言:“斯里兰卡是一个自由、主权、独立和民主的社会主义共和国;国名为“斯里兰卡民主社会主义共和国……把斯里兰卡建成民主的社会主义共和国,同时批准代议制民主的不变的共和原则,并向所有人民保证自由,平等,正义,基本人权和司法独立。”[14]
  坦桑尼亚联合共和国 1964年4月26日 58年219天 一党优势制   第一章,第三条:“联合共和国是一个坚持多党民主的民主、世俗和社会主义国家。”[15]

过去编辑

国家 全名 建立社会主义体制时间 放弃社会主义体制时间 时长 地图 宪法声明
  阿尔及利亚 阿尔及利亚民主人民共和国 1963年9月8日 1989年2月23日 26年76天   序言:“阿尔及利亚民主人民共和国将以社会主义原则为指导进行国家建设。”[16]
  缅甸 缅甸联邦 1962年3月2日 1974年1月3日 11年307天   第十六章总则:“为了克服这种恶化和建设社会主义,缅甸联邦革命委员会承担责任和历史使命,通过了缅甸式社会主义,并且也形成了缅甸社会主义纲领党的领导。”[17]
缅甸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 1974年1月3日 1988年9月18日 14年259天  
总计 1962年3月2日 1988年9月18日 26年200天  
  埃及 埃及共和国 1957年7月22日 1958年2月22日 215天   序言:“阿拉伯埃及共和国是一个基于劳动人民联盟的民主的社会主义国家。”[18]
阿拉伯联合共和国 1958年2月22日 1971年9月2日 13年192天  
阿拉伯埃及共和国 1971年9月2日 2007年3月26日 35年205天  
总计 1957年7月22日 2007年3月26日 49年247天  
  伊拉克 伊拉克共和国 1968年7月17日 2003年4月9日 34年266天   第一章,第一条:“共和国的基本目标是实现一个统一的阿拉伯国家和建立社会主义制度。”[19]
  利比亚 阿拉伯利比亚共和国 1969年9月1日 1977年3月2日 7年182天   第一章,第六条:“国家的目标是通过应用禁止任何形式的剥削的社会正义来实现社会主义。”[20]
阿拉伯利比亚人民社会主义民众国 1977年3月2日 1986年4月15日 9年44天  
大阿拉伯利比亚人民社会主义民众国 1986年4月15日 2011年10月23日 25年191天  
总计 1969年9月1日 2011年10月23日 42年52天  
  马达加斯加 马达加斯加民主共和国 1975年12月30日 1992年9月12日 16年257天   1975年马达加斯加宪法规定:马达加斯加民主共和国是建立在社会主义和民主的社团主义之上:福科诺洛纳(即村社)基础上的国家。劳动人民享有国家主权的全部权力。主要生产资料、自然资源为公共所有。
  塞舌尔 塞舌尔共和国 1977年6月5日 1991年12月27日 14年205天   序言:“塞舌尔被宣布为一个独立主权的社会主义共和国,”[21]
  苏丹 苏丹民主共和国 1973年5月8日 1985年10月10日 12年155天   序言:“我们追求自由,社会主义和民主的信念,实现社会充分的公正和平等,”[22]
  叙利亚 阿拉伯叙利亚共和国 1963年3月8日 2012年2月27日 48年356天   第一章,第八条:“叙利亚人民终于在阿拉伯复兴社会党的领导下取得了1963年3月8日革命的巨大胜利,从而使权力机关成为服务于建设统一的阿拉伯社会主义社会而斗争的工具。阿拉伯复兴社会党是社会和国家的领导者。 它领导着热爱祖国的全国进步阵线,力求统一人民群众的资源,并将他们置于建设一个阿拉伯国家目标的服务之中。”[23]

现存的社会主义自治政权编辑

名称执政党存在时间备注地图
克里斯蒂安尼亚自由城 无(无政府主义公社) 1971年至今  
反叛萨帕塔自治市镇 无(萨帕塔民族解放军实际控制) 1994年12月至今  
北部和东部叙利亚自治行政区  民主联盟党(争取民主社会运动) 2013年11月至今 叙利亚内战中成立的由库尔德人主导的自治政权,实行民主邦联主义。  

短暂存在过的社会主义政权编辑

此章节没有提供参考来源,内容可能无法查证

国旗国名存在时间备注
  巴黎公社 1871年3月18日-5月28日
  斯特兰贾公社 1903年8月18日-9月8日
  水兵和建设者苏维埃共和国 1917年12月-1918年2月26日
  芬兰社会主义工人共和国 1918年1月28日-4月29日
  敖德萨苏维埃共和国 1918年1月31日-3月13日
   顿涅茨克-克里沃罗格苏维埃共和国 1918年2月12日-3月20日
  阿尔萨斯苏维埃共和国 1918年11月9日-22日
  德意志自由社会主义共和国 1918年11月9日-1919年8月11日
  爱沙尼亚劳动人民公社 1918年11月29日-1919年6月5日
  萨伏伊苏维埃[24] 1918年11月-1919年3月14日
  拉脱维亚社会主义苏维埃共和国 1918年12月17日-1920年1月13日
  马赫诺运动 1918年-1921年
  立陶宛-白俄罗斯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 1919年2月27日-8月25日
  匈牙利苏维埃共和国 1919年3月21日-8月6日
  巴伐利亚苏维埃共和国 1919年4月6日-5月3日
  利默里克苏维埃 1919年4月15日-27日
  克里米亚社会主义苏维埃共和国 1919年4月28日-6月26日
  比萨拉比亚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 1919年5月6日-9月;1924年9月15日-18日
  穆甘苏维埃共和国 1919年5月15日-7月23日
  斯洛伐克苏维埃共和国 1919年6月16日-7月7日
  波斯社会主义苏维埃共和国 1920年6月9日-1921年9月
  加利西亚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 1920年7月8日-9月21日
  在满韩族总联合会 1929年-1932年
  乂静苏维埃 1930年-1931年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 1931年11月7日-1937年9月22日 1931年11月7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在江西瑞金宣布成立,同时举行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制定宪法大纲,改瑞金为瑞京。1934年1月,由于中央苏区扩大,临时中央政府改称中央政府。1934年10月,中央政府发起长征,次年辗转抵达陕西。1937年9月6日,中共取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号,改辖区为中华民国陕甘宁边区[25]。
  智利社会主义共和国 1932年6月4日-10月2日
  中华共和国 1933年11月22日-1934年1月13日 1933年11月22日,由陈铭枢、李济深等中国国民党党内反蒋左派及十九路军在福建建立中华共和国人民革命政府,主席为李济深,执政党为生产人民党。革命政府将福建划分为四省二市,试图推行温和土改,但其经济困难重重,后被蒋中正主导的国民政府击败。1934年1月13日主要官员逃离福州,政权只维持了53天。
  阿斯图里亚斯社会主义共和国 1934年10月5日-18日
  阿拉贡地区防御委员会 1936年7月21日-1939年
  革命加泰罗尼亚 1936年7月21日-1937年
  芬兰民主共和国 1939年12月1日-1940年3月12日
  民族解放政治委员会 1944年3月10日-10月9日
  朝鲜人民共和国 1945年9月6日-1946年2月
  阿塞拜疆人民政府 1945年11月-1946年12月
  马哈巴德共和国 1946年1月22日-12月15日
  北朝鲜临时人民委员会 1946年2月8日-1948年9月9日
  临时民主政府 (希腊) 1947年12月24日-1949年8月28日
  马克塔利亚共和国 1948年-1958年
  越南南方共和国 1969年6月8日-1976年7月2日
  人民革命政府 (格林纳达) 1979年3月13日-1983年10月25日
  冈比亚全国革命委员会 1981年7月30日-8月5日
  也门民主共和国 1994年5月21日-7月7日

参考文献编辑

  1. ^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2020-01-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2-25).
  2. ^ 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宪法 1992年. [2018-12-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2-29).
  3. ^ 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宪法 1991年. [2018-12-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2-29).
  4. ^ 2019年《古巴共和国宪法》. [2019-12-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2-22).
  5. ^ 门格斯图政权垮台前后的埃塞俄比亚
  6. ^ Ideology and power in TPLF’s Ethiopia: A historic reversal in the making?. [2020-02-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3-09).
  7. ^ Template:Cite constitution
  8. ^ Template:Cite constitution
  9. ^ 42nd Amendment to the Constitution of India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10. ^ Template:Cite constitution
  11. ^ The Constitution of Nepal (PDF). [2017-09-28].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7-11-17).
  12. ^ Template:Cite constitution
  13. ^ Constitution of the Portuguese Republic. [2017-09-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9-28).
  14. ^ Template:Cite constitution
  15. ^ Template:Cite constitution
  16. ^ Template:Cite constitution
  17. ^ Template:Cite constitution
  18. ^ Template:Cite constitution
  19. ^ Template:Cite constitution
  20. ^ Template:Cite constitution
  21. ^ 存档副本. [2016-07-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4-04).
  22. ^ Template:Cite constitution
  23. ^ Template:Cite constitution
  24. ^ German States since 1918. www.worldstatesmen.org. [2022-02-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2-28).
  25. ^ 周恩来. 中共中央為公佈國共合作宣言. [2020-05-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4-30).

注解编辑

  1. ^ 1949年内战结束后击败中华民国政府和中国国民党取得中国大陆的政权,1997年收回香港主权,1999年收回澳门主权。根据一国两制政策:香港和澳门不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和政策,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五十年不变。
  2. ^ 序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和社会主义事业的成就,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各族人民,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指引下,坚持真理,修正错误,战胜许多艰难险阻而取得的。”
    第一章,第一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破坏社会主义制度。”
  3. ^ 1945年,成立越南民主共和国。1949年,越南南北分治。1975年,西贡解放,越南战争结束。1976年,越南民主共和国与越南南方共和国合并为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越南正式统一。
  4. ^ 第一章,第二条:“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是民有、民治、民享的国家。一切国家权力属于以工人阶级与农民和知识分子联盟为基础的人民。”
    第四条:“越南共产党坚持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胡志明思想,作为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和工人阶级,劳动人民和全民族利益的忠诚代表,是担负领导国家和社会的力量。”
  5. ^ 1975年,老挝人民革命党在越南、苏联和中国的帮助下,推翻亲美的老挝王国君主制政权,结束老挝内战,建立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开始从人民民主国家向社会主义国家转变的进程。
  6. ^ 第二条:“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是人民民主国家。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为以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为主体的社会各民族、各阶层人民服务。”
    第三条:“老挝各族人民的国家主人翁权利,通过以老挝人民革命党为领导核心的政治制度来保障和实现。”
  7. ^ 1959年古巴革命胜利、推翻亲美独裁政权后,建立古巴革命政府;1961年,古巴宣布走社会主义道路。1976年,新宪法颁布,首次明确规定古巴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古巴是西半球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8. ^ 第一章,第一部分,第一条:“古巴是一个社会主义法治、正义、民主、独立和主权的,由每一名公民组织、为每一名公民服务的,统一而不可分割的共和国,建立在工作权利、尊严、人道主义和公民道德的基础上,以保证公民享受自由、公正、平等、团结、社会福利以及个人和集体的发展。”
    第四条:“保卫社会主义家园是每一个古巴人的最高荣誉和最高职责。背叛祖国是最严重的罪行,犯下这一罪行的人将受到最严厉的制裁。作为此宪法支持的社会主义制度是不可改变的。公民有权采取一切手段,包括在其他手段无法行之有效的情况下,采取武装斗争的方式,反对任何企图推翻宪法所规定的政治、社会和经济秩序的人。”
    第五条:“古巴共产党——古巴国家有组织的、独特的、忠诚的马克思列宁主义先锋队,它以其民主性质和与人民的永久联系为基础,是社会和国家的最高政治领导力量。古巴共产党组织和指导公民共同努力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并向共产主义前进,维护和加强古巴公民的爱国和团结,发展社会道德与公民价值观。”
  9. ^ 1948年于朝鲜半岛北部苏占区成立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现行宪法规定:
    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和朝鲜人民将竭诚拥戴伟大领袖金日成同志和伟大领导者金正日同志为主体朝鲜永恒的领袖,在朝鲜劳动党的领导下维护、继承并发展伟大领袖金日成同志和伟大领导者金正日同志的思想和业绩,把主体革命事业进行到底。
    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在朝鲜劳动党的领导下进行一切活动。
    而朝鲜劳动党党章规定:朝鲜劳动党是以伟大的金日成金正日主义为唯一指导思想主体型革命党。……朝鲜劳动党打击反对与党的思想背道而驰的资本主义、封建儒家、修正主义、教条主义、事大主义等一切反动的、机会主义的思潮,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革命原则

参见编辑

  • 社会主义国家
  • 共产主义国家

社会主义国家有哪些?

目前,世界上共有13個國家在憲法中規定本國實行社會主義制度,其中5个是以马列主义为指导意识形态的国家(这5个国家都以共产党为法定执政党):中华人民共和国、越南、老挝、古巴、朝鲜。.
在宪法中定义本国为“社会主义国家”的國家/地区 ... .
現在的社會主義國家分布图.

社会主义国家是什么意思?

社会主义国家,就一般定义而言,就是实行社会主义制度的国家,或是采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国家,政體為共和制。 其中那些长期实行共产党一党执政,并信仰马克思列宁主义及其衍生理论的国家又被称为“共产主义国家”,即“狭义的社会主义国家”。 在这些国家范围内和其他认可这一制度的国家内被称为社会主义国家,实行社会主义制度。

越南是共产主义国家吗?

目前,世界上的共产主义国家仅剩下:中华人民共和国、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寮人民民主共和国、古巴共和国。

罗马尼亚是社会主义国家吗?

罗马尼亚社会主义共和国是二战后在罗马尼亚建立的社会主义政权,罗马尼亚共产党为执政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