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陆 人 移民

根据香港一家移民顾问公司,台湾在8月宣布加强移民审查后,大陆出生或曾任职党、政、军的港澳居民均会受跨部门审查。朗峰国际移民有限公司董事陈顗民告诉苹果日报,上述人士申请移民的审批时间越来越长,“它(台湾)有杀错没放过,宁愿找些纯正在香港出生的人。”他又说,大陆出生的港人申请移民台湾的成功率只有1至2成。

陈先生指出,公司上一宗大陆出生港人申请投资移民获批已是去年底。他又引述其他行家消息,有港商曾有政协头衔,申请移民台湾时遇上阻滞,“你一有政协这些字眼挂上身,其实坦白讲,台湾真的会去查”。

根据政府统计处2016年统计资料,60.6%人口在香港出生,约31.0%人口在中国大陆、澳门或台湾出生,估计逾百万港人在中国大陆出生。

报导引述陈顗民指出,不论政见是蓝是黄(支持政府或支持民主),只要是大陆出生的港人一旦申请移民台湾,就会遭跨部门审查。陈顗民指,大陆出生港人必须向公安当局申请注销户籍证明书,“你要有这份文件,(证明)同大陆无关系,不是大陆一员。如果你说又了这份东西,正常说,会有点帮助”。

他分析,大陆出生港人申请投资移民台湾,成功率低至1至2成,公司已尽量不接受这类委托。而香港出生的人成功机会可达5、6成,“香港出生一定占优,以前台湾都不太执着这点(香港出生或大陆出生),反而近年我们看到越来越收紧”。

出生地受查外,与大陆关系密切亦难以移民。陈顗民引述业界消息指,有港商曾有政协职衔,申请移民台湾遇上阻滞,即使是挂名小县市政协职衔,仍会被审查。而中资或国企员工申请移民会否受阻,则视乎职级,“如果你的职权可以话事,要有心理准备(不获批)。但假使你做普通柜台、做后勤工作,感觉上不会看得太重”。

根据苹果日报报导,台湾新政策出台前有一名申请移民台湾的港人Eric(化名),他在香港出生,曾在台湾读大学,返港后一度任职国企及中资机构。今年他在搜寻移民资料时发现,侨生返港工作满两年,就可以申请台湾居留证。Eric与两位同届侨生大半年前一起递表申请移民,自己迟了一星期才收到批准居留通知,“最初我还在想,是不是我(中资)工作背景关系,所以卡在那里不一定获批呢?”

他指,用侨生身份申请移民已是较宽松,申请移民时仍须向香港税务局申请工作证明,列出过去6年工作的雇主,难以隐瞒在中资或国企工作的背景。他认为,随着两岸关系恶化,台湾对移民的背景审查只会越来越严格,“如果你做中资又想走,你应该越早安排越好。因为不知道台湾对中资还有什么措施再出台”。

台湾移民署回覆查询指,按现行规定,大陆地区出生者申请居留、定居,须附大陆地区注销户籍证明,并经海基会验证,有关案件将透过跨机关联合审查。而现或曾任职于大陆地区党、政、军者,须跨机关联审,暂时无法告知定义,亦非一定不予许可。

(1)

大陸人和台灣人結婚,或大陸人是台灣人的直系親屬,包括20歲以下未成年子女或70歲以上父母,可申請依親居留或定居。

(2)

大陸人是在台灣有合法居留身份的港澳居民或外國人的配偶或20歲以下未成年子女,可申請停留。

(3)

原為大陸人已取得港澳永久居民身份 (已持有香港/澳門永久居民身分證及香港/澳門特區護照),且已註銷大陸戶籍者,並取得港澳居民來往內地通行證 (回鄉證),以港澳人士身份申請投資、專業、工作居留。

(4)

原為大陸人民旅居於國外地區,自抵達國外翌日起,4年間返回大陸之期間,每次回大陸停留不超過連續30天,同時旅居國外期間合法取得當地國籍者,並已註銷大陸戶籍及提供喪失大陸人民身分之證明文件,則可以外國人身份申請投資、專業、工作居留。

1

大陸人是台灣人的配偶,可申請依親居留,依親居留滿4年,可申請長期居留,長期居留連續滿2年,可申請定居入籍台灣

2

大陸人和台灣人結婚之12歲以下未成年子女,因父或母一方是台灣籍及有血親關係,可申請定居入籍台灣

3

大陸人和台灣人結婚之12歲以上及20歲以下之未成年子女,因父或母一方是台灣籍及有血親關係,可申請長期居留,長期居留連續滿2年,可申請定居入籍台灣

4

大陸人和台灣人結婚,陸籍配偶在台灣定居並設有戶籍,前婚生子女未滿12歲可申請定居;滿12歲未滿20歲需先申請專案長期居留,在台灣連續居留2年且每年合法居住183日以上,方可申請定居,但每年有配額限制

5

台灣人70歲以上之大陸籍父或母及有血親關係,可申請定居入籍台灣,但每年有配額限制

当前位置: 首页 > 互动交流 > 常见问题 > 正文

    中国人的外籍配偶如何申请加入中国国籍?

  • 2017-08-16 来源:国家移民管理局网站

    【字体:大 中 小 】 打印本页

  •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法》规定,外国人或无国籍人,愿意遵守中国宪法和法律,并具有下列条件之一的,可以经申请批准加入中国国籍:一是中国人的近亲属;二是定居在中国的;三是有其它正当理由。中国人的外籍配偶申请加入中国国籍,应向中国籍近亲属的户籍所在地公安机关出入境管理部门申请,并提交国际旅行证件、结婚证明、在中国定居证明等相关材料,由公安部审批。“在中国定居证明”是指《外国人永久居留证》。根据《外国人在中国永久居留审批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中国公民的外籍配偶,婚姻关系存续满五年、已在中国连续居留满五年、每年在中国居留不少于九个月且有稳定生活保障和住所的,可以申请外国人永久居留证。具体申请材料可在公安部出入境管理局网站查询。

    昨天我们提到了大陆人如何移居台湾的问题。很多朋友都留言说希望可以看到更详细的移居台湾攻略。所以我们今天就给大家详细讲解一下,作为一名大陆人,按照现行规章制度,到底应该如何移居台湾。

    先要给大家讲一下大概情况。在台湾的长期居留和移民规定中,对于大陆人的要求和一般外国人并不一样。因为外国人取得台湾身份对应的是移民,但大陆取得对应台湾身份的概念叫“取得户口”。所以大陆人变成台湾身份,不叫移民,而叫移居。在台湾“移民署”的网站上,相应业务也分为外国人、大陆人、港澳台人士等不同分类。

    大陆 人 移民

    大陆人移居台湾的相关规定,并不是单纯由台湾“国籍法”来确定的,更多的其实是源自另外专门针对大陆人的“台湾地区与大陆地区人民关系条例”。我们今天就根据相关条例,来向大家讲解一下,什么样的大陆人可以取得台湾身份,具体有哪些要求。

    ★ 大陆居民依亲申请居留 ★

    一个大陆人想要取得台湾长期居留权,最直接也是最方便的方式之一便是依亲中的结婚。按照台湾“移民署”的规定,这种方法适用于台湾地区人民的大陆配偶。必须是领了结婚证的那种,而且每年不限申请人数。

    大陆 人 移民

    按照规定,一般的依亲居留证有效期为1年,过期可以申请延期,每次延期不能超过2年6个月。如果在台湾居留时间已满4年,且每年在台居住满183天的话,就可以申请长期居身份。

    第二种依亲就是针对孩子的,如果父母一方是台湾居民,那么其出生在大陆的12岁以下子女是可以申请台湾户籍的,注意,这里不是居留权而是直接办理户口。这里要注意的是,除了亲生孩子之外,台湾人收养的大陆儿女、孙子女也是可以直接申请台湾户口的。这一种每年也是不限名额,有多少算多少。

    第三种主要针对老人。大陆地区70岁以上的老人,只要在台湾有直系血亲或者有配偶,也是直接申请台湾户口,不过这一类每年接受的人数有限,名额一般是一年60人。

    依亲移居最方便的一点便是很多类并不是走先长期居住再取得户籍的路线,而是直接可以马上申请户口,一步到位。但对于一般大陆人来说,这类适用面很窄。因为台湾地区人口并不多,能与台湾居民扯上亲近亲戚关系的人就更少了。

    ★ 类似于优才计划的“专案移居” ★

    欧美发达国家的移民渠道中基本都有类似于“优才计划”的项目,就是针对不同方面有特殊技能或者特殊贡献的人,可以申请移民。

    台湾地区对大陆人移居的相关规定中也有,它们叫“因经济、社会、政治、教育、科技或文化专案许可长期居留”。说白了就是在上述几个方面对台湾有贡献或者本身是这方面的顶尖人才,那么就能直接申请长期居留。具体每一类界定的人群不太一样,具体是这样的要求:

    经济类:主要是针对台湾本地一些产业技术上有杰出成就,能促进台湾产业升级的人。具体产业门类有金融、新兴工业。而且后面给出了明确要求——影像显示、光电、半导体、电子、资讯、通讯、工业自动化、材料应用、高级感测、生物技术、纳米技术、製药、医疗器材、特用化学品、健康食品、资源开发与利用、能源节约等领域。

    社会类:这一类主要就是依亲定居中不包含的特殊情况和历史遗留问题情况。依亲中比较特殊情况,比如收养等。大陆地区的孩子,如果被台湾父母收养,那么这个孩子可以长期定居台湾。历史情况,比如1949之后到上世纪80年代台海关系解冻之前滞留在大陆地区的台湾人。

    大陆 人 移民

    政治类:这个比较好理解,就是对台湾地区安全、政治等领域有特殊贡献,不过这一类中有一项是针对宗教领袖,原文描述是“具有崇高传统政教地位,对其社会有重大影响力。”也就是说,像我们这边在佛教、道教里面有影响力的人,是可以申请的。

    大陆 人 移民

    教育类:主要就是拿过国际大奖的人了,比如诺贝尔奖和其他公认国际大奖,所以莫言可以参照次项规定申请长期居留。在台湾地区大学长期开展学术研究的专家也属于此类。另外,体育方面的成就也算在这一类当中。曾获奥运会前三名、亚运会第一名有助于提升台湾体育水平;曾经是大陆体育方面教练,教出过奥运前五、亚运前三的运动员,如果在台湾受聘也可以申请长期居留。

    科技类:这一类主要就是大学教授、研究员之类的人了。基础应用科学领域杰出人才,并曾任著名大学教授、副教授或者研究机构研究员、副研究员的人,最近五年内有研究著作发表,都可以申请。除了教授研究员之外,更年轻一点的科研人才也可以,著名大学博士毕业后从事专业领域4年以上且成果不错的人也符合要求。这类中还有更宽泛的一类人,只要是具有台湾地区紧缺科学技术且工作丰富也可以算在内。

    文化类:其实就是我们的文艺界人士,比如艺术家、影视明星等。具体要求是艺术家必须是在自己领域有卓越才能且有具体成就。影视这边拿过国际影视大奖主要个人奖项就行了,所以长期在戛纳出风头的张艺谋们肯定符合要求。

    但需要注意的是,以上这类全部是申请长期居留而不能直接申请到户口。另外,这类项目每年台湾都有固定配额,一年就那么多人,再多就要等到明年再办。不过目前的情况是,大陆很多人对移居台湾不了解,所以申请这类项目的人不算多。

    台湾这些“特案许可”还有一个特点是,规定本身比较抽象。比如多个门类提到申请人需要达到“杰出水平”,“杰出”是没有具体概念的,所以更多时候,可能还是看审批时的案例。这也就说明了,可能并不一定真是要能“改变世界”的那种大神才有机会。

    ★ 低成本移居方式 ★

    除了上述这些移居方式,由于台湾现在面临社会老龄化的问题,于是在今年5月,又出台了一项新的经济移民法规。这项法规类似于欧美其他国家的欧投资移民。

    大陆 人 移民

    《新经济移民法》主要有四大适用对象:

    1. 外国专业人才

    2. 中等层次外国技术人才

    3. 投资移民

    4. 普通外国人

    这里重点说投资移民。台湾投资移民价位很低,申请人只需要投资金额1500万新台币(319万人民币)并创造5个工作岗位,3年之后即可获得长期居留身份。这笔钱现在在国内很多二线城市,可能也仅仅只是一套房。

    而且走新经济移民法下属门类移民进来的外国人,待遇格外好。取得长期居留身份年之后,就能享受到就业保险、劳工退休金新制及自费申请长期照顾服务等类台湾居民待遇。同时,也可以申请急难救助、特殊境遇家庭扶助等保障项目。

    但是,实际上这项法律只对外国人和港澳台人士执行。大陆人是不能申请这些项目的。那么对于我们大陆居民来说,如何能够跨越这道门槛,又好又快地移居台湾呢?

    其实如果你有心的话,就会发现如今移民到东南亚一带的小国家的费用越来越低廉。所以“曲线救国”就成了一种可行的方案。

    大致操作流程是,先移民到第三国家,然后用第三国家的身份,移到台湾地区,取得台湾身份。台湾支持双重国籍,但不支持大陆和台湾双重户口。所以以第三国家身份移民到台湾后,额外的这个外国身份是可以保留的。

    如果你细心的话,会发现上面我们说的很多情况都是长期居留。台湾长期居留其实就类似于“永久居留权”,你可以长期生活在这里,但你还没有正式取得当地居民身份,你还是大陆身份。但这是取得台湾身份的必须一步。根据相关规定,大陆人在台湾长期居留满两年且每年住满183天才能申请定居。所谓的定居,才是申请到台湾户口,成为一个法律意义上的台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