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 經驗 的 n 種 思考

為了N

套用湊佳苗的書名,為了N,106學測作文「關於經驗的N種思考」試作時,在N字卡了幾久,想著多數作文一事一觀點作結,頂多二元,就算有同學警醒想寫多種觀點,要如何遊刃有餘的操作結構,而不至於雜亂無章,還需要平日練習作文的踏實才能佈置起來。

試作大綱:

起段:不循往例的放學回家之路,逶迤展開路程中的經驗思考。

正論:好經驗。乖乖牌言行得到平穩的每一天,不嘗試新事物,避免麻煩事,只做自己會的、別人讚美過的事物。(不斷舉生活己例)

疑問:不出錯是否真的就不錯呢?會不會我認為好的經驗其實只是習慣的經驗,失去更好的可能。

反論:壞經驗及沒經驗。變動的世代裡,壞經驗中的學習接納挫折與反省錯誤、調整再出發;沒經驗中的冒險進取心和開發創造力,豐富生命的種種可能。(不斷舉己例與事例)

結語:回家與再啟程。過往累積的好經驗為基礎,踏上未知選擇,以往未曾經驗的不平凡人生,成就非凡。

@@事例:川普、寶可夢、多元成家、VR、機器3D列印⋯⋯
@@觀點:安排在正反論,正論的N種觀點加上反論的N種觀點

關於 經驗 的 n 種 思考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關於 經驗 的 n 種 思考

    cherryw2,,.,..,

    課後工作站

    cherryw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E-mail轉寄


    關於 經驗 的 n 種 思考

    學測作文「關於經驗的N種思考」,有考生引川普當選為例。(記者蘇孟娟攝)

    2017/01/20 12:43

    〔記者蘇孟娟/台中報導〕學測今登場,上午第一節考國文,今年國文作文題目是「關於經驗的N種思考」,且要有事例佐證,台中一中考生葉興呈引川普當選美國總統為事例,認為川普雖沒有從政經驗,卻打敗政壇資歷豐厚的希拉蕊,強調「會有N種思考,就會有N加1的思考」,經驗未必是絕對,能做好最重要。

    今年國文作文考題,不少考生認為偏論述文,比較好發揮,中一中學生吳雋毅說,以次數、好壞去分析,舉例有人出國經驗多,但未必因此更具國際觀,以自己參加語文競賽為例,初賽勤練,獲晉級複賽好經驗,卻因此自豪,練習次數減少,又忽略複賽對手實質比初賽對象強,結果自然大意失荊州,強調「好經驗會蒙閉目光,甚至導致下一次的壞經驗」的經驗體會。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曾經踏尋過的軌跡,在初期猜測後漸漸熟悉,習以為常的經驗之路,思考試探有不同的觸及。

        記得自己向來不愛變動,即便是回家的路途,倘若在嘗試左巷右弄後,有了便捷的小徑,往後經過的方式,多半是同樣的風景,僅憑經驗引領反射動作,似乎左彎右拐都是理所當然。而有次在習慣的模式中,突然瞥看不同的巷口,思考著曾經的作為,還是探索未知的世界?那時,思緒在腦海正反對峙,一來怕耽誤時間又徒走一遭,二來也許新見不同的奇異旅程?後者最末得勝,我懷抱忐忑的心情,慢慢走訪未知的街景,而路的盡頭竟是更快的捷徑!欣喜萬分。

            在思想的天人交戰中,我體會到,經驗一如安逸的老者,總是諄諄教誨昔日智慧的結晶,而思考便像蠢蠢欲動的冒險政論家,在是非對錯間,爭吵辯鬥中,會理出最後的手段。無論後來是誰勝出,經驗未必帶來更好的契機,唯有思考的浪花一波一波在安穩的基礎上激盪,才會衝擊更高昂的聲響,塑造無限可能!

           經驗的N種思考,別怕想著想著耽誤了時光,也許三思而後行,會走出昔日看不到的美麗風采!

    關於 經驗 的 n 種 思考

    106年大學學測國文考科於1月20日首先登場,綜觀今年考題,可以發現幾個「流行化」與「跨領域」的特色與趨勢。

    【流行化】

    一、緊密結合生活:第2題時代劇「一把青」與舞台劇「暗戀桃花源」、第7題古裝劇「瑯琊榜」、第22題電影「人在囧途」以及教育電視節目「爸媽囧很大」,甚至巴布狄倫獲諾貝爾獎都入題。

    二、注意流行文化:第22題日常用語「天兵」、「天菜」、「粉絲」、「秒殺」、「神回應」以及造成風潮的「寶可夢」遊戲也入題。

    考題的「流行化」,正是希望學生必須走出教科書文本,多留意並觀察生活流行,才能跟得上社會的脈動。

    【跨領域】

    一、多元取材的特色:現代文學作家洛夫、蓉子、林煥彰、鍾文音、蘇雪林、梁實秋、張愛玲、白先勇作家的作品入題。

    二、「跨領域」題目:第8、9題組考菲力浦‧科克的作品「孤獨」,第12、13題題組改寫自約瑟夫‧李竇的「腦中有情」,都屬於「科普」文章,考科普閱讀以及科普理論應用。

    由於107年學測國文測驗方式改變,特別是「國寫」題目歸納為「知性的統整判斷能力」與「情意的感受抒發能力」兩項,理性與感性並重,強調人文社會與自然跨科的整合。是以「跨領域」結合的閱讀題目勢必會成為未來趨勢,學生要更廣泛閱讀各類型書籍,擴展更多元的閱讀觸角。

    至於今年學測國文考科的作文題目是「關於經驗的N種思考」,作文題目如下:

    「有經驗」或「沒經驗」其實各有利弊;是利是弊,是阻力是助力,端看事件的性質、事態的發展或當事人如何看待……而定;至於「好經驗」或「壞經驗」,或許也存在著不同的意義與影響。

    請以「關於經驗的N種思考」為題,結合事例與看法,寫一篇完整的文章,文長不限。

    綜觀歷年國文作文題目,從來不曾出現英文,今年卻出現了「N」,初看題目我曾質疑為何題目不用「關於經驗的多(幾)種思考」?然而,倘若從整份試卷「流行化」的特色來看,作文題目出現英文便不足為奇,不僅讓考生倍覺親切,甚至是讓整份試卷更完整了「生活流行」化。

    「關於經驗的N種思考」題目要求結合事例與看法,因此考生一定要舉出實例,自身經驗或所見所聞皆可,當然,切忌只是一味「敘述」經驗,因為「思考」才是重點,亦即必須由經驗著手,思辨利弊得失,展現省思能力,如果舉例適切並能闡述議論,拿到高分並非難事。

    台北市高中國文科教師團隊建議,可以從新聞事件、科技、生活經驗等發想,像是國內外許多政治素人颳起旋風,或是學生扮納粹所引發的事件等,從中省思人民是否從歷史中學到教訓。

    「關於經驗的N種思考」試寫:

    每個人的經驗不盡相同,對於同一件事情,有人有經驗,有人沒經驗;但縱使有經驗,卻也有可能不是好的經驗,而是壞的經驗。

    經驗的有無,有利有弊,可能是阻力,也可能是助力;經驗有好的、也有壞的,好的經驗是成功之後累積出來的,可以成為珍貴的資產;壞的經驗則是失敗之後累積出來的,可能成為沉重的包袱。然而,不論好壞經驗,其實都蘊藏著珍貴的學問,重要的是能累積經驗,進而善用經驗。素人市長柯市長初上任,缺乏政治經驗,因此在推動市政時可能考慮欠周,造成市政進行延緩,缺乏經驗的「弊」成為一種無形的阻力;然而,柯市長也因為能從缺乏經驗的「弊」中累積並吸取經驗,使得原本的阻力化為助力,是以成為日後順利推動市政珍貴的資產。

    初為人師時,學生因為課業活動分組,造成組與組之間的嫌隙,為此我義正詞嚴的訓斥學生,希望學生能和睦相處,不應相互排擠。結果不僅沒有改變現狀,師生的關係因此緊張並出現裂痕,這是一次沒有經驗造成嚴重失敗的經驗。

    這段時間,心情極為低潮,然而我卻接獲了一位家長親手書寫杜甫的一首名為〈春夜喜雨〉的律詩:「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野徑雲俱黑,江船火獨明。曉看紅濕處,花重錦官城。」唐肅宗上元二年春天,杜甫在成都浣花溪畔草堂時寫下此詩,主要是在抒發詩人對春夜細雨、潤澤萬物、無私奉獻的喜悅之情。其中,「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的「潛」字,寫春雨來時悄無聲息、無影無蹤的情態;而「潤」字更是準確而生動地寫出了春雨滋潤萬物,靜默無聲的特點。花之紅豔欲滴、生機盎然正是無聲細雨潛移默化,滋潤洗禮的結果。文末還有一段文字「傳道、授業、解惑之事,如春雨潤物,看似無形,彰顯有時,百年樹人,尚祈費心」,讓我反思其中深切的義理。

    我因此了解到「教育從來沒有立竿見影的成效」的道理,也許當下或短期看不出來任何的進步,卻不表示沒有潛移默化的生發。身為一個老師,只要願意用心,認真扮演好園丁的角色,相信定能像「春雨」般「潤澤」萬物,來日必能欣見茁壯成長的學生,一如展現在眼前的花之紅豔欲滴、生機盎然。

    這次嚴重失敗的經驗,反而讓我從中學習到深刻的教育道理,並成為往後班級經營珍貴的資產。

    此外,我經常看到沒有經驗的老師對於學生沉迷電玩的處理方式,通常是採「禁止、沒收、通知父母」三部曲,結果是三敗俱傷,親師、師生、親子的關係因此緊繃。其實,老師可以循循善誘,教育學生電玩猶如兩面刃,雖然藉由遊戲的互動或討論,可以活化腦力、增進人際的關係;然而如果沉迷電玩,恐會越陷越深,尤其和課業以及父母之間的親子關係會有衝突,與他人的關係更是日漸疏遠。

    有鑑於其他老師處理電玩方式三部曲的失敗經驗,反思之餘,我選擇以輕鬆的方式和學生閒話,談談在學業與電玩不同的表現,希望學生透過自我時間的設定與掌控,奠定「學業為主,電玩為輔」的學習模式,學生通常能理解並悉心接受。

    這次成功的經驗,讓我確認處理學生沉迷電玩的最佳方法,「父母強制性的外來限制」的效果絕對不如「內心自發性的自我約束」。

    西諺有云:「挫折可增長經驗,經驗能豐富智慧。」若非處理學生分組的挫折經驗,我定無法體會「傳道、授業、解惑之事,如春雨潤物」的智慧與道理;如果不是眼見其他老師以「禁止、沒收、通知父母」三部曲處理學生沉迷電玩,我絕對無法反思須以輕鬆的方式引導學生「學業為主,電玩為輔」的學習模式。藉此我才真正體悟到經驗蘊藏著珍貴學問的道理。

    任何事並非是絕對的,「有經驗」或「沒經驗」,有利有弊;「好經驗」或「壞經驗」,也都其意義與影響。唯有認清事件的性質,留意事態的發展,謹慎處理的方式,經驗定然是智慧積累的重要源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