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us 地球 計 畫 神話 裡 的 故鄉

推薦序

一場衷於原著又充滿巧思的天文童話微電影

赤燭遊戲共同創辦人 王瀚宇

在可以進行宇宙航行的未來,人類已經進行太空移民好幾個世紀,最後遺忘了地球的位置,地球成為了人類神話中的起源地。隨著基因改造工程的濫用,人類DNA產生的缺陷即將導致文明滅絕,科學家認為只有找到人類最原始的DNA,才有機會修復現有的基因缺陷。為了尋找神話中的故鄉地球,「OPUS-地球計畫」應運而生。

身為敘事遊戲的愛好者,在現有的手機遊戲生態環境下,總是很難找到讓自己心滿意足的作品。台灣的遊戲團隊SIGONO所開發的OPUS系列,憑藉著令人產生共鳴的故事、細膩的情緒堆疊、精緻的音樂以及平易近人卻又充滿神話感的世界觀,在短短兩個小時內讓我體驗到在手機遊戲中極少能感受到的情緒波動,讓我對OPUS系列作品愛不釋手,是少數我毫無懸念願意推薦給別人玩的手機遊戲。

聽到月亮熊要把「OPUS-地球計畫」改編成小說時,我本來心裡是很擔心的。一是我真的太喜歡這部作品了,很怕自己對小說期待太高;二是知道遊戲改編成其他敘事媒介其實相當不容易。

當一個故事的原作是透過遊戲的形式呈現時,意味著許多劇情橋段是為了服務遊戲體驗去設計,不適合直接變成小說中的內容。此外,遊戲有時會純粹使用構圖與音樂去表達某一個橋段的情緒;或是把較沉重的敘事內容使用線索的方式隱藏在遊戲背後,讓玩家自行體會……等等。這些設計在改作成小說時,勢必不能直接使用,要被解構重組成新的形式。而在這個重組過程中如何讓人覺得衷於原著,同時又不讓讀者覺得缺乏新意,其實是一件非常艱難的工作。

翻開小說,閱讀月亮熊重新詮釋的《OPUS地球計畫 - 神話裡的故鄉》,讀完第一個章節就把我的擔心一掃而空。看來「OPUS-地球計畫」很幸運地遇到了對的作家。從文字的細節中,我感受到月亮熊是十分用心的在重新詮釋這部作品,該衷於原著的部分雕琢得更容易入口,該重新創作的地方修改得毫不違和。雖然流程跟遊戲有些微不同,卻又令人覺得這個故事好像本來就應該長這樣,沒有被原作綁住的感覺。就算做為單獨的小說作品也絲毫不遜色。

看著小說裡的文字,配上當年購買的OPUS原聲帶,我淚眼汪汪的陪著艾姆在太空船上回憶過去與博士相處的時光;陪著艾姆在太空站中操作著天文望遠鏡尋找神話中的地球;陪著艾姆訂下與博士的約定『艾姆會找到地球。』;陪著艾姆在失能的太空梭裡,不安、恐懼。明明是以前遊戲裡玩過的橋段,卻因為小說擅長的敘事方式不同,增加了許多以前我沒留意到的細節,讓我感受到另一種截然不同的體驗。當初玩遊戲我沒連結起來的小伏筆都被一一點醒,『原來以前這段劇情有這層意思!』的想法不斷在閱讀過程中襲來。透過文字,故事的拼圖一塊一塊地被補上,讓原本我心中對這段故事的感動被提升到另一個層次,覺得能夠讀到這部作品真的很幸福。

小說的最後幾頁,我眼睛滿滿的淚水,把書闔上久久不能自己。或許把遊戲跟小說兩個版本都體驗過後,才是完整的「OPUS-地球計畫」。

無人深空裡的溫暖微光:「希望」

遊戲評論人 吹著魔笛的浮士德

二○○八年,蘋果甫推出App Store服務時,架上僅有五百款App(應用程式),到了二○一八年,App數量成長到了兩百一十萬個,其數之多,如天上繁星。

現今,每天都有數以百計的新應用悄然誕生,各種情報與新聞二十四小時不停歇地在各大情報網站上交替轟炸,某種程度來說,人類是一種生命很短暫的機械,注意力有限,時間有度,玩家與媒體往往只能注意到排行榜前端的作品。

而原作「OPUS-地球計畫」在那樣的資訊洪流中,就像是種異數般的存在,你很難不注意到它,也很難不在腦海裡留下深刻的印象,它或許無法滿足所有玩家的喜好,卻是那種喜歡的人,就會愛不釋手的作品。

原作遊戲於二○一五年在App Store與Google Play雙平臺上架後,旋即在海內外引起熱烈的討論與共鳴,許多日本網友還撰寫專文探討「OPUS-地球計畫」所帶來的感動以及遊戲背後所隱含的意義為何。

次年推出Windows與Mac版本,而到了二○一七年底,「OPUS-地球計畫」準備在任天堂Switch主機上發行的消息更是在各大媒體引起震憾,開發團隊SIGONO所踏出的這一步,如同在星辰大海中設立了一座信標,為台灣的遊戲開發者帶來勇氣,向遊戲玩家們傳達感動。

想創造出一款成功的遊戲,是件難事,過程中需要承受艱辛的薛西弗斯式的孤寂與痛苦;而要為一款成功的作品下筆撰寫改編小說就更為困難了,作者必須在既有的世界觀框架下,背負著玩家與讀者們的期待,與開發團隊一同攜手創造出更勝原作的精采作品。

而此般艱難的挑戰,對於曾獲角川華文輕小說大賞銀賞,也曾著過《Sdorica 萬象物語》系列小說的作者月亮熊來說,似是十分遊刃有餘。小說《OPUS地球計畫 - 神話裡的故鄉》裡的文字如行雲流水,一旦開卷,就難以停歇。讀完以後,我不禁撐著下巴思考:「莫非這是直接拿遊戲腳本出來改寫的不成?」

許多玩家與媒體給予原作遊戲「OPUS-地球計畫」的評價與心得是:「動人」、「痛哭流淚」、「不只好玩,更要感動」、「邊玩邊哭的手機遊戲」;雖然遊戲本身操作簡易,但,過程中,隨著情節推進,玩家情緒愈發高漲,加上氛圍音樂(Ambient)的渲染,淚腺相當容易失守,在最後的章節裡,我也忍不住皺著眉頭,揉揉眼角,深怕在咖啡廳裡失態。

但是,閱讀《OPUS地球計畫 - 神話裡的故鄉》的過程就更為不可思議了。

一般人或許會想,如果我曾經購買過完整版的原作,也達成了100%的遊戲進度,更在討論區上和海內外網友一起探討過遊戲劇情,那這本書對我來說是否還有意義?這樣的想法在閱讀之初也不斷地從我的腦海裡浮現,但是,當我讀到了第二頁,這樣的疑慮很快地就消逝而去了,緊接而來的是一種無法停止下來的渴求與欲望,一頁接著一頁,一頁接著一頁地閱讀下去。

確實要佩服作者月亮熊的執筆功力,原作中既已富含魅力的角色,在其筆下,變得更為飽滿、立體,同時呈現出更豐富的面向。若說我在「OPUS-地球計畫」裡的感動是一百分,那《OPUS地球計畫 - 神話裡的故鄉》則帶給了我一百三十五分的感動,因為這次我來不及揉眼角,就落下了兩粒珍珠。

月亮熊對於文字的把握、情節的掌控、人物的刻畫、有機事物的描寫、無機環境的形容,都如臂使指,莫不制從。如果你曾體驗過原作,那這本書將為你拼上那些遺落的拼圖,許多內心臆測許久的疑問也都能夠得到解答;倘若此前沒有接觸過這系列作品,那真是太好了,盡情地隨著月亮熊的文字,徉徜於SIGONO團隊所創造的無人深空,與主角一同踏上希望的探尋之旅。

為了得到最好的閱讀體驗,建議打開「OPUS-地球計畫」遊戲,戴上耳機,讓音樂帶著你進入更深層的沉浸式閱讀體驗吧。

OPUS:地球計畫
Opus 地球 計 畫 神話 裡 的 故鄉
类型冒险
平台WindowsMac OS XAndroidiOS任天堂Switch
开发商SIGONO
发行商SIGONO
模式單人
发行日AndroidiOS
2015年10月22日
WindowsMac OS X
2016年4月22日
任天堂Switch
2017年11月30日

OPUS:地球計畫》(英語:OPUS: The Day We Found Earth)是款以探索世界、體驗劇情為主的冒險遊戲,由台灣的SIGONO(原Team Signal)開發。

《OPUS:地球計畫》的故事是發生在數百萬年後,人類因為科技進步而開始進行基因改造,但長久下來也造成基因上的缺陷,因為缺乏人類原始基因的記錄,因此決定尋找已經成為神話的地球,希望找到彌補基因缺陷的方法。《OPUS 地球計畫》主要透過遊戲中的望遠鏡來探測太空,找尋可能是地球的行星,同時也會隨著劇情發展解答遊戲中的謎團。

遊戲最初於2015年10月22日在iOS以及Android[1]上發售,並在2016年4月22日在Steam上推出Mac與Windows版本[2]。2017年11月30日游戏在任天堂Switch上发行。

《OPUS:地球計畫》於2016年1月1日獲選為Google Play編輯精選[3],於2016年入圍第12屆國際行動遊戲大獎的「最富意義遊戲」提名[4],並獲得IMGA SEA國際行動大獎的「最佳敘事獎」,以及 Indieplay 中國獨立遊戲大賽「最佳行動遊戲」獎,與「最佳音樂音效」提名,和 2017台北電玩展「最佳故事獎」[5],以及東京電玩展 SOWN 八強作品等榮譽。

其續作為2017年推出之OPUS:靈魂之橋[6]。

目录

  • 1 背景
    • 1.1 劇情大綱
    • 1.2 人物
      • 1.2.1 艾姆
      • 1.2.2 麗莎(人工智慧)
      • 1.2.3 麗莎・亞當斯
      • 1.2.4 竹內真誠
    • 1.3 用語
      • 1.3.1 奧伯斯(OPUS)
      • 1.3.2 赫米斯銀河
      • 1.3.3 恆星LISA
      • 1.3.4 麗莎演算法
  • 2 遊戲方式
    • 2.1 行星探索
    • 2.2 太空船內部探索
    • 2.3 觀測種類
    • 2.4 行星資料
  • 3 Steam版本
  • 4 評價
  • 5 相關周邊
    • 5.1 小說
    • 5.2 漫畫
    • 5.3 原聲帶
  • 6 外部連結
  • 7 參考

背景[编辑]

劇情大綱[编辑]

距今數百萬年後,人類離開了原本的故鄉:地球,遷徙到其他星球居住,地球已然成為神話故事中的名詞。人類因為科技的進步,開始透過基因改造來進化自身,不料基因在多次改造之後,漸漸爆發出了驚人的缺陷。經過了數十代,人類基因的逆向修補幾乎變得不可能,因此開啟了地球探索計畫,希望能從地球找到人類原始的基因來拯救人類。於是行星探索太空船「奧伯斯」被發射,其任務就是前往一個又一個的銀河系,用太空望遠鏡分析周邊的行星,目標是要找到與地球99%以上相似的星球。

人物[编辑]

艾姆[编辑]

故事的主角,為泛用艙外活動機械人OP1414型,艾姆為其代號,也是麗莎博士給他取的名字。人格設定十分純真、孩子氣,被人戲稱為「鐵罐頭」的話會很生氣。非常喜歡麗莎博士,與博士約好了要找到地球。討厭真誠博士。

麗莎(人工智慧)[编辑]

泛用輔助人工智慧第三型,被植入了麗莎・亞當斯的人格,因此代號為麗莎。在奧伯斯恢復供電後重新啟動而與艾姆相遇。其誕生的目標就是實現艾姆的願望,能與太空望遠鏡連接,並用行星掃描演算法來幫助艾姆尋找地球。雖然外型和人格都和麗莎博士一樣,卻無法得到艾姆的承認。

麗莎・亞當斯[编辑]

奧伯斯的兩位宇航員之一,始終相信著地球的存在,即使遍尋了二十多個星系仍未找到地球,也沒有絲毫放棄的念頭。她為艾姆的啟動做了設定和校正,也教會艾姆操作太空望遠鏡,並賦予了艾姆尋找地球的目標。和竹內真誠因為理念不合經常吵架。

竹內真誠[编辑]

奧伯斯的兩位宇航員之一,他最初就不認為地球存在,並隨著計畫的受挫而更加深信不疑。說話語氣比較苛刻,但在麗莎博士倒下時照顧她,並獨自處理了危機狀況。

用語[编辑]

奧伯斯(OPUS)[编辑]

地球探索計畫所發射的太空船,搭載了兩名宇航員,任務是在浩瀚宇宙中漫尋地球。主體為圓柱形,頂端部分是太空望遠鏡和觀測站,接著由上而下分別是行星研究室、實驗室、船體資訊室、休息室、引擎室,底部為對接閥。具有太陽帆、行星探測儀、星域雷達、象限探測器、太空望遠鏡等設備。太空船的系統會自動處理大部份的工作,也可經由對話接收指令,但指令下達者必須擁有相關權限。

赫米斯銀河[编辑]

故事開始時,奧伯斯所處的銀河系,麗莎博士相信很有可能是地球的所在地。

恆星LISA[编辑]

麗莎博士發現的第十顆恆星,並將此恆星取名為LISA。周圍有十顆行星環繞。

麗莎演算法[编辑]

由麗莎博士發明的演算法,也稱為行星掃描演算法,在博士啟動人工智慧麗莎時,將演算法植入了它的記憶體中,以幫助艾姆完成任務。

遊戲方式[编辑]

Opus 地球 計 畫 神話 裡 的 故鄉

進行行星探索任務過程中的遊戲畫面

OPUS:地球計畫是以探索為主軸,藉由探索過程逐步地揭開故事面紗的劇情向遊戲。其中探索又分成兩部分:行星以及太空船內部。

行星探索[编辑]

由艾姆操作太空望遠鏡,透過一些線索來尋找系統偵測到的可疑行星,找到行星後進行分析比對,得出與地球的相似度。每顆行星相當於一個小的解謎任務,找到一定數量的行星後會觸發事件或者解鎖新的太空船區域。除此之外,如果在太空船內尋獲一些線索的話,也會出現輔助觀測任務,觀測的對象可能是恆星、星系、超新星殘骸等等。找到天體之後可以為其命名。

太空船內部探索[编辑]

隨著行星探索的進度推展,太空船的供電率恢復到一定程度後會解開原本被鎖上的區域,讓艾姆前往該區尋找新的線索。在場景中點擊物品有時會觸發對話,從對話內容中可以得知故事的世界背景、角色的過去等等,有時候也會開啟輔助的觀測任務。

觀測種類[编辑]

儘管觀測對象以行星為主,在輔助任務中也會觀測到其他的天體,種類包含:恆星、衛星、遙遠星系、超新星殘骸、小行星群。

行星資料[编辑]

行星經過分析後可以取得資料,包含半徑、質量、溫度、水分,以及一段文字描述,內容可能涉及自轉速度、衛星、大氣層、氣象、水域覆蓋、有機生命反應等等。

Steam版本[编辑]

《OPUS:地球計畫》的Steam版本於2016年3月12日通過Steam Greenlight投票[7],並於4月22日在Steam平台上架,數位版原聲帶同步發售。

遊戲內容與行動平台版本大致相同,添加了全程過場動畫,並且為了從手機轉換到電腦平台做出大量細節修正,包含操作方式從觸控改為鍵盤/滑鼠操作,以及介面、美術素材的重製、高畫質化等。

評價[编辑]

《OPUS:地球計畫》被電腦玩物評價為「一場精心佈局的神話舞台劇」[8],

遊戲並於2016年1月1日獲選為Google Play編輯精選[3],於2016年入圍第12屆國際行動遊戲大獎的「最富意義遊戲」提名[4],並獲得IMGA SEA國際行動大獎的「最佳敘事獎」,以及 Indieplay 中國獨立遊戲大賽「最佳行動遊戲」獎,與「最佳音樂音效」提名,和 2017台北電玩展「最佳故事獎」。[5]

年份獎項
2016 獲得 東京電玩展 SOWN 八強作品[9]
獲得 IMGA SEA 最佳敘事獎[10]
入選 IMGA Global 最富意義遊戲[11]
獲得 Indieplay 最佳移動遊戲[12]
提名 Indieplay 最佳音樂音效[13]
2017 獲得 法米通編輯推薦[14]
獲得 App Store 全球精選遊戲[15]
獲得 Google Play 全球精選遊戲[16]
獲得 Google Play 編輯精選[15]
獲得 Taipei Game Show Indie Game Award 最佳劇情獎[17]

相關周邊[编辑]

小說[编辑]

《OPUS:地球計畫》的小說版《OPUS地球計畫 - 神話裡的故鄉》於2018年由尖端出版,月亮熊執筆,天之火、鸚鵡洲插畫。[18]

卷數
Opus 地球 計 畫 神話 裡 的 故鄉
尖端出版
發售日期 ISBN
1 2018年8月16日 ISBN 978-9-57-108181-6

漫畫[编辑]

《OPUS地球計畫》漫畫版從2020年2月開始連載,由月亮熊執筆,陳PN作畫,由原動力文化推出。[19]《OPUS地球計畫》漫畫單行本第一集於同年10月出版。

卷數
Opus 地球 計 畫 神話 裡 的 故鄉
原動力文化
發售日期 ISBN
1 2020年10月14日 ISBN 978-9-86-991016-3

原聲帶[编辑]

《OPUS:地球計畫》原聲帶先於2015年10月21日發售[20],後於Steam上架作為遊戲的可下載內容推出。收錄了遊戲中使用的17首曲目,以及4首特別收錄曲。

曲風包含了氛圍電子,超微量後搖,實驗音樂與Chill Out等,由台灣音樂家Triodust作曲。

曲名音樂家
Terrestrial Triodust
Azure Triodust
Lisa Triodust
Invisible Triodust
Quasar Triodust
Mu Triodust
Nebulae Triodust
Galaxy Triodust
Z4 Triodust
H.A.L Triodust
Revive Triodust
Hope Triodust
Found Triodust
Tone Triodust
For Triodust
Beyond ft. Nicholas Triodust
The Day We Found Earth Triodust
Beyond (instrumental) Triodust
Beyond (piano) Triodust
Weber Triodust
DopplerFX Triodust

外部連結[编辑]

  • 《OPUS:地球計畫》官方網站(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英文)

參考[编辑]

  1. ^ 獨立遊戲新作《OPUS 地球計畫》上市日期確定 最新遊戲畫面獨家曝光. 巴哈姆特GNN. 2015-10-16 [2016-05-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2-04).
  2. ^ 台灣團隊自製《OPUS 地球計畫》正式登上 Steam 使用望遠鏡尋找遺忘已久的故鄉. 巴哈姆特GNN. 2016-04-22 [2016-05-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5-07).
  3. ^ 3.0 3.1 HOOZAH! OPUS awarded a Google Editors'... - SIGONO | Facebook. www.facebook.com. [2016-05-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2-17).
  4. ^ 4.0 4.1 台灣團隊自製遊戲《OPUS 地球計畫》入圍第 12 屆國際行動遊戲大獎. 巴哈姆特GNN. 2016-02-19 [2016-05-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5-31).
  5. ^ 5.0 5.1 2016 indiePlay中国独立游戏嘉年华获奖名单公布. VGTime. 2016-08-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8-20).
  6. ^ 台灣原生遊戲《OPUS:地球計畫》 在悠揚樂聲中找地球. [2017-11-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2-17).
  7. ^ Steam Greenlight頁面. [2016-05-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6-10).
  8. ^ Esor Huang. 一場精心布局的神話舞台劇,評 OPUS 台灣科幻遊戲. 電腦玩物. [2021-08-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8-23).
  9. ^ 宇宙探索遊戲《Opus 地球計畫》入選東京電玩展 SOWN 優秀作品. 巴哈姆特. [2021-08-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8-10).
  10. ^ 1ST IMGA WINNER OFExcellence in Storytelling. [2021-08-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8-10).
  11. ^ 台自製遊戲《OPUS 地球計畫》入圍國際行動遊戲大獎. ETtoday. [2021-08-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8-10).
  12. ^ 2016 indiePlay中国独立游戏嘉年华燃情上海. INDIENOVA. [2021-08-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28).
  13. ^ [專訪]沉迷不完美的聲音?!《OPUS》幕後音樂操盤手Triodust. 加點音樂誌. [2021-08-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4-14).
  14. ^ OPUS 登上日本殿堂級電玩雜誌《ファミ通》. [2021-08-10].
  15. ^ 15.0 15.1 《OPUS 地球計畫》iOS、Android 版本加開「遙遠的家園」等全新 DLC 故事篇章. 巴哈姆特. [2021-08-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3-04).
  16. ^ 台灣遊戲真的很棒!《返校》《OPUS地球計畫》這樣征服世界玩家的心. 風傳媒. [2021-08-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8-10).
  17. ^ TpGS17◆Indie Game Award得獎名單揭曉,韓國《Replica》抱走最佳遊戲. 4Gamers. [2021-08-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8-10).
  18. ^ 日津樹伶. 小說心得】浩瀚宇宙中的尋根之旅《OPUS地球計畫- 神話裡的故鄉》. 巴哈姆特創作大廳. [2021-08-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8-23).
  19. ^ GNN 記者 Edward. 同名作品改編《OPUS 地球計畫》漫畫單行本上市 穿越浩瀚星辰探尋被遺忘的故鄉之旅. 巴哈姆特. [2021-08-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3-04).
  20. ^ Bandcamp專輯頁面. [2016-05-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5-07).

SIGONO

  • OPUS:地球計畫
  • OPUS:靈魂之橋
  • OPUS:龍脈常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