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塑 的 媒 材 相當 多 請問 生活中 較 易 取得 的材料 有

雕塑 的 媒 材 相當 多 請問 生活中 較 易 取得 的材料 有
雕塑 的 媒 材 相當 多 請問 生活中 較 易 取得 的材料 有
Na Liu

London College of Fashion

University of the Arts London

(Menswear Fashion) MA 伦敦时装学院,男装设计,硕士

LCF硕⼠校⻓全额奖学⾦获得者

毕业系列以压轴形式登上2015FW伦敦男装周 并被多家⼀线杂志报道

KOCHÉ,设计师,巴黎,法国

CERRUTI 1881,设计师,巴黎,法国

2017年开始探索除时装外的多种媒介,成功转型为纯艺⽅向艺术家

2017年参与巴黎画廊Cabaret de la Performance群展项⽬

2019年参与苏格兰雕塑工作室(Scottish Sculpture Workshop)驻留项⽬

2020年参与⽐利时⻢赛雷版画中⼼(Frans Masereel Centrum)驻留项⽬

2021年参与葡萄⽛PADA Studios驻留项⽬

并参与群展ROADSIDE PICNIC和VIBRANT MATTER

雕塑 的 媒 材 相當 多 請問 生活中 較 易 取得 的材料 有
雕塑 的 媒 材 相當 多 請問 生活中 較 易 取得 的材料 有
作品出自Na Liu, Floating Floating Sink No.1, from the Series Back to the Real Kitchen, 2021

YouRu x Na Liu

PART 1
关于Na Liu

YouRu: hello Na Liu老师,了解到您的创意领域很广,请您介绍一个近期创作的作品。可以浅谈一下您这个作品的创作灵感和创作过程吗?

Na: 我从去年开始创作了一个由三个篇章构成的叙事故事,叫做《Sinking, Mrs.XX Welcomes You》。主要探讨女性议题,尤其女性在家庭生活中的自我迷失与重塑。

三个篇章里面包含许多不同类型的媒材跟表现方式。我的创作通常会涉及绘画、雕塑、装置、影像等多种媒介,除了探索的议题之外,我的创作核心兴趣点就是关于叙事。

雕塑 的 媒 材 相當 多 請問 生活中 較 易 取得 的材料 有

我个人关注如何以作家的诠释方式来创作视觉艺术,比如说以构思一本小说的方式进行当代艺术实践。

当然,当你创作一本小说的时候,你可能会需要思考章节及篇章之间的结构,每一个角色如何在不同章节中间发展,起承转合及铺垫的隐喻。

这些部分都是我视觉实践的重点,因此我的创作周期往往比较长久,不是单一创作一个简单的piece,而是先构架一个大而宏观的东西,然后再往里进行填充。

雕塑 的 媒 材 相當 多 請問 生活中 較 易 取得 的材料 有
作品出自Na Liu, Cooking with a Thousand Greedy Kisses 01, from the Series Imagined Kitchen, 2021

然后,我的三个篇章的叙事故事里出现的每一个作品,不管它是以绘画、雕塑、装置、影像等何种类型出现,它都构成叙事的一部分甚至包括标题,以及做展览时的导览,这些所有的部分都可能是我叙事里的提示。

进行创作,我通常会围绕议题相关的文字收集开始,尤其是碎片文字,还有诗歌等等。

我本身也会进行拼贴诗歌的创作,将这些收集来的文字慢慢转化成为简单的剧本形式,再由文字进行视觉联想,接着慢慢丰富整个叙事与角色,一点一点地去架构以完成一个较为宏大的作品。

雕塑 的 媒 材 相當 多 請問 生活中 較 易 取得 的材料 有
作品video出自Na Liu, In the Blink of A Pond, from the Series Imagined Kitchen, 2021

YouRu: 您从LCF MA男装设计毕业后,转型发展为纯艺方向的艺术家,可以讲讲是怎样的契机或者原因吗?

Na: 其实在校园阶段,我就一直知道自己最感兴趣的是创作本身而非服装这种单一的媒介,它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我的多维表达。

真正转型大概是在2017年,正值换签证时期,有几个月的时间无法寻找新工作,所以决定利用这段时间尝试新的材料与表达方式。

雕塑 的 媒 材 相當 多 請問 生活中 較 易 取得 的材料 有

我对自己说,你可以随便去做,尽情地玩,想到什么idea就尽情去做。至于做出来是什么风格,什么审美,什么用色,什么形式,所有的一切我都尽量不去批判自己。

呆在学院很长时间,包括常驻在一个领域,容易形成一定的模式,较为容易陷入固化的模式去看待自己。所以,那段时间我就特别想要能够像一个孩子的状态,可以尽情地去做没做过的事情,然后不要judge自己。

所以那段时间算是真正转型的开始,一定程度上来说,从那开始算是真正打开了内心的自由。

雕塑 的 媒 材 相當 多 請問 生活中 較 易 取得 的材料 有
作品花絮出自Na Liu, In the Blink of A Pond, from the Series Imagined Kitchen, 2021

YouRu: 在转型过程中,您经历了哪些思考与心理变化?

Na: 虽然我一直知道自己有挺多可以去做的东西,但是直到这些隐藏的部分,以真正物理形式的方式呈现出来,就是当你能看见创作实物时,且时常让自己感到surprise的时候,你投入的时间越多,也就越相信自己的潜力。

之后,我花费了很长的时间去客观检视自己呈现出来的东西,从“随心所欲、随性而为”到“驻足观看”。我去想和看尤为感兴趣的艺术家,不仅限于艺术,包括焦点新闻等一切有趣的东西,从中梳理其脉络,找寻共同点。

雕塑 的 媒 材 相當 多 請問 生活中 較 易 取得 的材料 有

这段时期于我而言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

我也用这个方法去引导我的学生,帮助他们去找到自己真正核心的价值,在这个探索的过程中,大家慢慢就开始理清自己的脉络了。

当我对自己愈加了解之后,其实也就明白过去的经历,包括选择服装以及为什么我要转型,这一切都是有原因的

在过去,你或许看到的只是一些散落的小点,当系统了解自己之后,这些小的点开始连在一起成为一条线。在这之后我就开始意识到,我最为感兴趣的创作的东西是什么,由小至大,逐渐形成自己大的框架。

雕塑 的 媒 材 相當 多 請問 生活中 較 易 取得 的材料 有
作品花絮出自Na Liu, In the Blink of A Pond, from the Series Imagined Kitchen, 2021

YouRu: 您觉得在英国受到的艺术教育与国内传统艺术教学有什么区别?

Na: 在国外教育系统中,没有人教你任何具体的东西,这或许就是与国内教学最大的区别。

我认为海外院校负责做的事情就是,他给你提供各种各样的资源,将来自全球优秀的学生聚在一起。大部分时间,你会处在一个高压的状态,你需要高效整合这些资源,通过自学与自我实践,获得快速的成长。

国内教学很重要的一个点在于,他会教授你具体的知识,我在英国的教育经验是完全没有这一部分的。尤其研究生阶段,本科学习或许会有一部分教学,但占比也是非常少的。

主要希望大家能够独立自学,获得长足发展。

雕塑 的 媒 材 相當 多 請問 生活中 較 易 取得 的材料 有
作品出自Na Liu, Melting, Leaking, Dripping, Breathing, from the Series Imagined Kitchen, 2021

YouRu: LCF MA期间服装设计的学习对当前的艺术创作有何帮助呢?

Na: LCF期间,我掌握的这套自我探索的方法于我是终身受益的。我的艺术创作,可以说是得益于所学的那一套方法论。

在我决定转型做纯艺创作时,我并没有考虑要重新回到学校读书或者重学什么学科,因为我清楚知道英国的艺术教育,从整个系统而言是一致的。

也就是说,无论你所修课程是设计还是纯艺,它内在核心的模式是一样的。

当然啦,换到一个新的创作环境,你可以重新梳理自己的方法论,只要花相同的时间进行自我探索,之后的自我实践是共通的。所以,我认为这段学习经验对我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就是在英国学到的这套实践方法。

雕塑 的 媒 材 相當 多 請問 生活中 較 易 取得 的材料 有
Na Liu老师创作现场

YouRu: 可以分享一下您最新在葡萄牙展览的经历吗?

Na: 结束在葡萄牙两个月的驻留项目,我刚刚回到巴黎。这两个月的驻留项目包括两个群展,算是挺高强度的两个月。

两个月期间是两个不同的group,所以我接触到了两批全新的艺术家,他们来自世界各地。

大家住在一起,平日里一起生活,一起share厨房,因此大家有很多时间进行不断的交流。与此同时,我每天都要在工作室高强度地创作,思考展览的东西。这段经历挺有趣的,可以分享给大家。

雕塑 的 媒 材 相當 多 請問 生活中 較 易 取得 的材料 有
作品出自Na Liu, EXHIBTION VIEW at PADA Studios, Portugal, group show ROADSIDE PICNIC, 2021

YouRu: 两个月时间里,您有什么印象深刻的故事吗?

Na: 第二个月的时候,我们相识了一位来自英国的女性艺术家。非常有趣的是,50多岁的她也经历过转行。90年代从圣马丁的女装毕业,与Lee Alexander McQueen、Stella McCartney等著名设计师为同一时期的学生。

见证了圣马丁女装的起步到辉煌,经历了整个时装行业的时代转变,生发了许多个人的感触。

她说到,社会给予了圣马丁巨大的关注,该校的毕业生自然获得了大量的机会,大家都觉得“在天上飘”。时代光环慢慢褪去后,她成立了工作室并运营自己的品牌,同时兼职好几个大house的director,并在圣马丁与伦时教授服装。

雕塑 的 媒 材 相當 多 請問 生活中 較 易 取得 的材料 有
作品出自Na Liu, EXHIBTION VIEW at PADA Studios, Portugal, group show ROADSIDE PICNIC, 2021

有趣的是,我们俩的经历有些像。

大概也是在2017年,她就决定说不做(服装)了,接着转行去做纯艺方向的艺术家。决定转行之后,她回到圣马丁读了一个纯艺的研究生,相当于刚毕业的踏入纯艺创作的“萌新”。

你就会觉得说外国人真的挺有勇气的。

他们或许已经在此前的领域达到了一个很高的成就与地位,却能在一个看起来“不太合适”的年纪选择从头开始,能够去到自己教书的地方成为一名学生,面对那么多比自己年轻许多的学生,仍旧能够平常心。

我们的相处也是十分平等,不会因为是你的前辈而觉得应该教授你些什么,他们的状态都十分年轻,我也倍受感染。

雕塑 的 媒 材 相當 多 請問 生活中 較 易 取得 的材料 有
雕塑 的 媒 材 相當 多 請問 生活中 較 易 取得 的材料 有
作品出自Na Liu, EXHIBTION VIEW at PADA Studios, Portugal, group show ROADSIDE PICNIC, 2021

PART 2
关于由如教学

YouRu: 2021申请季中,您帮助一位服装设计背景的学生跨专业一举拿下RCA数字化艺术与信息体验设计两个专业的offer,在辅导过程中,请问您更倾向什么样的教学方法?您的教学专长与特色是什么样的?

Na: 其实,我带每个学生的方法都不太一样,我会尽量按照适合学生自身的方式去引导他们。

比如说选题方面,一般情况下我不会干涉学生。

一方面,大家选择自身感兴趣与喜欢的课题入手,我不会认为说所谓的不合适,或是不符合学校的要求与偏好,大家只要是有自己的观点和独属的东西,就能够做出好的作品。

另一方面,我的专长是擅长发现学生的个人潜质。

在制作作品集交流初期,我会与学生进行充分的沟通与交流,反馈给到我关于他们喜好,比如平日随性收集到的小物件,生活里关注到的点点滴滴等。我会帮助学生去总结、渗入作用到项目中。

雕塑 的 媒 材 相當 多 請問 生活中 較 易 取得 的材料 有

当前阶段,我们的学生还没有发现并意识到自我潜意识里的创思,我很关注如何引导学生逐渐形成自己的风格与特色。

因为我经历过这个自我摸索的过程,我希望将受益的方法传授给到学生,从而帮助他们在艺术创作上有所启发。

我本身平日涉猎较广,尤为关注最新的艺术动态,像是艺术家影像等前沿的东西,因而跟学生分享的比较多。

每每带一个新学生,我会在早期给到他们大量的艺术家资讯,帮助他们建立自己的「资料库」。

大家平时无意识听到的、看到的一切都会存留在潜意识中,成为你创意产生的源头。在你开始头脑风暴的时候,你可能就会有一个“叮”的感觉。想法充盈起来后,动手的能力也会同步慢慢跟上来。

雕塑 的 媒 材 相當 多 請問 生活中 較 易 取得 的材料 有
作品出自Na Liu主带学生:Qinyi Wang,获得Royal College of Art MA,Information Experience Design专业的offer

帮助学生梳理也是我常做的并且十分在意的一件事儿。

做艺术很容易过度跟着感觉走,如果不稍加拽拽主线,就无法在规定周期内按照要求完成作品集。

一般开始一个新项目之前,我会给学生做一个教学的时间表与时间轴。

我会告诉学生,比如说多少周之内你要到一个什么程度,多少周之内你要进行什么呀?有的时候会提前告诉学生下节课我们要做什么,这样子学生自己心里也有谱,可以提前进行准备。

大家能够按照这个时间轴来完成的话,大体情况下与理想目标相差无几。

雕塑 的 媒 材 相當 多 請問 生活中 較 易 取得 的材料 有
作品出自Na Liu主带学生:Qinyi Wang,获得Royal College of Art MA,Information Experience Design专业的offer

YouRu: 您认为学生在制作作品集过程中普遍存在的最大问题以及普遍较难攻克的版块是什么?

Na: 普遍最大的问题肯定就是时间管理。

刚才我有讲到需要拽着他们,大部分学生基本上都有拖延症吧。可能有些学生稍微严重一点,有些学生没有那么严重。

我带过这么多学生的经验就是,严重的跟不严重的差距挺大的。所以需要学生有非常清晰的时间表,然后我们要不停地督促他们。

有时会觉得十分可惜,有些学生本身能力很强,但他一直一直纠结在一些卡住的点,不肯往前推进,恐惧于在规定的时间内呈现出一个自认为还不够完美的东西。

“逼”自己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创作,这不仅体现在作品集制作上,同时对于未来的职业生涯至关重要。

你花费太长时间去抠一个东西,反而结果没有想象中那么好。这或许是许多学生需要克服的一个心理障碍。

雕塑 的 媒 材 相當 多 請問 生活中 較 易 取得 的材料 有
作品出自Na Liu主带学生:Xin Huang,获得Royal College of Art GD,Art and Design专业的offer

另一个难以攻克的点,很多学生都是一开始有不错的idea,包括去做development时都还不错,但是到手上时会发现脑到手的落差比较大。

尤其当大家经验不够丰富的时候,想要的很多,对自己的期待很高。实际开始动手实践的时候,就会发现,欸,怎么差那么大呢?

这个时候特别需要老师去帮助他们,给他们进行仔细的比对。比如说把我们想要的一个效果和他实际做出来的东西拼贴在一起,给他sketch一些detail,让他看到差距在哪。

当你的眼睛还不够那么锐利的时候,每一个细节打一点折扣,每一个细节打一点折扣,最后整个东西就会走样,与你实际想要的交叉很大。

当然,随着你经验的丰富与你做的东西越来越多,这东西就会提高,随之作品集的整体实力肯定也会上去。

雕塑 的 媒 材 相當 多 請問 生活中 較 易 取得 的材料 有
作品出自Na Liu主带学生:Xin Huang,获得Royal College of Art GD,Art and Design专业的offer

YouRu: 根据近年来的教学经验,请问您认为海外院校及其专业呈现出何种趋势,名校更看重学生的什么能力?

Na: 我觉得外国人并不存在一个所谓的特别严格的年龄限制,认为你到什么年纪需要走到一个所谓的高度。

每一个人在去自我探索的过程中或快或慢,有的人一上来就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他喜欢的专业是什么;可能有的人需要很多次的试错,才能找到真正追求的想要做的事情。

雕塑 的 媒 材 相當 多 請問 生活中 較 易 取得 的材料 有
作品出自Na Liu主带学生:Xin Huang,获得Royal College of Art GD,Art and Design专业的offer

纯艺方向更看重的肯定是思考的能力。比起设计专业来说,思考的能力更为重要。

它需要的是一个系统的对当代艺术以及对社会现实,包括更大格局的思考的能力。艺术相较设计,它没有这个功能性在里面,所以它更强调体现思考的部分。

如果你问的是纯艺方向录取,审美与个人风格也很重要。具体要看学校及申请的具体专业的要求,绘画雕塑、影像等不同的领域,小的分块里会对学生的要求存在些许不同。

比如说你只是申请绘画的话,学校当然会看重你对绘画的理解,构图啊,用色等方面的能力,但最核心的东西肯定还是思考的能力。

雕塑 的 媒 材 相當 多 請問 生活中 較 易 取得 的材料 有
作品出自Na Liu主带学生:Xin Huang,获得Royal College of Art GD,Art and Design专业的offer

YouRu: 请您分享一下自己主带的经典学生案例。

Na: Qinyi同学的优势在于本身具备很好的审美,可以独立策划并完成一个作品,包括其影像。加之此前时装的经验,虽说不是特别大格局的作品,但整体感觉是非常不错的。

她当时主要需要克服的问题在于,提升逻辑及其表达能力。

作品集制作早期的时候,她很难阐明为什么,解释的方式与内容无法一针见血。我们花费了较长时间去攻克并提高这个部分,帮助她找寻、分析想要呈现的idea,并准确最佳的表达方式。

这是特别重要的能力,从视觉传递上来说,如果不配以文字等说明,如何仅仅通过视觉语言让受众感知到,这是需要十分精准并且成立的。在带着Qinyi同学做完一个大项目之后,她的逻辑能力提升得挺不错了。

雕塑 的 媒 材 相當 多 請問 生活中 較 易 取得 的材料 有
作品出自Na Liu主带学生:Qinyi Wang,获得Royal College of Art MA,Information Experience Design专业的offer

另一个难题在于时间短缺,她做的项目最终规格很大,实操中就会出现许多问题,像是订购大量花去布置一个大型的充气迷宫。

Qinyi自己也挺担心handle不了这么多东西,但她厉害的点在于,她的执行能力很强,且懂得时间管理,这是优于许多“拖延症患者”同学的地方。

雕塑 的 媒 材 相當 多 請問 生活中 較 易 取得 的材料 有

我们之间能够很好地交流新的创思,对于我提出的更好的尝试,她会立刻着手去做,并快速给到一个反馈。

虽说无法百分之百达到要求,但她会愿意去多方尝试,如此便能够碰撞出一个极具丰富性与完成度俱佳的好的作品。

在她申请RCA前,我对她在细节方面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排版反复调整了多次。

我相信当我提出120%的要求时,学生跟我们一起努力的情况下,即使许多细节方面有些许小折扣,学生也能够达到80%甚至是90%的成效。

雕塑 的 媒 材 相當 多 請問 生活中 較 易 取得 的材料 有
作品出自Na Liu主带学生:Qinyi Wang,获得Royal College of Art MA,Information Experience Design专业的offer

YouRu: 很多本科设计类学生会选择跨专业申请纯艺术方向的海外研究生,您作为过来人,有什么经验和建议为大家分享吗?

Na: 如果你意识到你过去的专业可能没有那么适合你,或者你发现了你更适合的方向,我觉得这是挺好的一件事儿。

无论是学生阶段还是未来要成为职业艺术家,勇敢地去选择,去选择你认为对的事情,去实践让你感到激动的创作,一直去追寻自己的内心。

另一个可以分享的经验就是,不用太在意认为过去的时间被浪费了。

大部分转专业的学生处在本科阶段,跟我的经历相比,可能浪费的时间没有那么多。因为我自己经历过这部分焦虑,所以我很想把这个分享出来。

最终,大家或许都意识到,所有这些经历,你过去的选择,现在的选择,它都是有原因的,是为了帮助你去实现未来的东西做的铺垫。

雕塑 的 媒 材 相當 多 請問 生活中 較 易 取得 的材料 有
作品出自Na Liu, Melting, Leaking, Dripping, Breathing, from the Series Imagined Kitchen, 2021

大家可以换一个方向去思考,这个是非常有价值的。

你可以去想想为什么过去会选择那个设计类的专业,当时那个设计类的专业什么地方曾经打动过你,你为什么喜欢?然后为什么这个地方不存在了?

去仔细想想这个原因,当你把这个提炼出来之后,可以尽量去把它变成自己创作的一个优势。

对于职业艺术创作的人来说,你所经历的一切与成长都是宝贵的财富,它会帮助你形成你自身的特色,这个部分越特别,你最终能够形成与产生的东西也就越特别。

雕塑 的 媒 材 相當 多 請問 生活中 較 易 取得 的材料 有
Na Liu老师创作现场

Na Liu老师教学优秀申请案例offer部分展示

雕塑 的 媒 材 相當 多 請問 生活中 較 易 取得 的材料 有
雕塑 的 媒 材 相當 多 請問 生活中 較 易 取得 的材料 有
雕塑 的 媒 材 相當 多 請問 生活中 較 易 取得 的材料 有
雕塑 的 媒 材 相當 多 請問 生活中 較 易 取得 的材料 有
雕塑 的 媒 材 相當 多 請問 生活中 較 易 取得 的材料 有
雕塑 的 媒 材 相當 多 請問 生活中 較 易 取得 的材料 有
雕塑 的 媒 材 相當 多 請問 生活中 較 易 取得 的材料 有
雕塑 的 媒 材 相當 多 請問 生活中 較 易 取得 的材料 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