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生 三世 枕上 書 東華 帝君

三 生 三世 枕上 書 東華 帝君

盤點《枕上書》東華帝君霸氣護愛金句:「我不害怕天命,只害怕失去她的每一天。」

由迪麗熱巴、高偉光主演的奇幻仙俠劇《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續集《三生三世枕上書》改編自作家「唐七公子」的同名小說,講述了講述青丘帝姬白鳳九與太晨宮尊神東華帝君糾葛兩千多年,二人經歷了三生三世的情緣故事。而本劇近日也讓高偉光憑藉著「東華帝君」一角,奪下了「古裝劇男神」的美稱!現在,就跟著V編一起來回顧東華帝君的霸氣護愛金句吧~

有「四海八荒第二絕色」稱號的白鳳九,是四海八荒唯一的九尾紅狐,並承襲了姑姑(白淺)青丘東荒女君之位,性格活潑靈動、執著勇敢且重情義,擅長廚藝,東華稱其為「小白」。鳳九在山間修行時被一頭妖獸攻擊,危急時刻被路過的天國帝君東華所救,從此銘記在心,為報東華帝君的恩情,鳳九執意跟隨東華與作亂世間的妖君戰鬥,卻在與東華帝君相處的過程中發現自己的報恩之情已轉化為愛慕之情,於是進入太晨宮當婢女、變成「小靈狐」救了帝君且甘願為寵物,又下凡間助帝君歷劫後,鳳九發現自己開始喜歡帝君,但東華帝君已千百年與邪惡勢力鬥爭,早已忘記情愛,並將自己的緣分自三生石上抹去。

「掌六界生死」的東華帝君曾是天地共主,雖然禪位給了天君,但身分依然高貴,連天君都須禮讓。外表高冷的東華帝君在一次機緣下出手搭救白鳳九,並在下凡歷劫後回到九重天對鳳九產生感情,為了救鳳九,也與她一起進入「阿蘭若之夢」經歷「阿蘭若」和「沉曄」的一生,從此陷入與她三生三世的愛情糾葛。

而東華帝君在劇中「霸氣護愛」的台詞也是直男們必須筆記下來的金句啊!(笑)

1.東華帝君:「天命說有緣如何,無緣又如何,本君不曾懼怕過天命,也無須天命施捨。」

2.東華帝君:「如果當年我沒有把自己的名字從三生石上抹去,我會喜歡你,我下凡歷劫就是為了成全你一次,更是為了成全我自己。」

3.東華帝君:「我昔日帶兵慣了,既護內又不講道理,以後我宮裡的人和狐貍,你還是離遠一些的好。」

4.鳳九:「帝君!說實話,鳳九喜歡你,喜歡你喜歡得不得了~」
東華帝君::「不用妳告訴我,我也知道。」

5.東華帝君:「我命中注定沒有紅鸞心動,她陪我這麼久,我總要圓她一個相守的夢。」

6.東華帝君:「妳很好,好到本王不知該如何待妳,如若沒有妳,本王還不知道能不能活。」

7.東華帝君:「妳現在不理我,是因為我剛才親妳親得不夠好?還是我說的話不夠討女孩子喜歡?」

8.東華帝君::「沒有人能與我同生共死。」
鳳九:「帝君生,鳳九便生。」

9.鳳九斷尾後,帝君曾到崑崙虛探望鳳九:「不要告訴她,我曾來過。」

10.東華帝君:「我不害怕天命,只害怕失去她的每一天。」

還記得當初我會入《枕上書》的坑中無法自拔,便是被劇中高偉光飾演的東華帝君深深吸引。不得不說高冷腹黑又可愛的角色實在太有魅力了!東華富有層次的人物設定也非常討喜。

我個人真的非常喜歡劇版改編的東華,相較小說,劇版在劇情的改編及演員的演繹下,將這個角色詮釋地更加立體。小說直到結尾我仍然對東華停留在一個高高在上、無法接近的形象,真要說起來我並沒有對小說的東華有深刻的喜歡。

但在電視劇中,我看到了東華在冷漠霸氣的外在形象之下,還有著可愛、溫柔、熱情等不同的面向,這樣豐富的東華比起小說更吸引我。

*以下文章會包含大量劇透,會介意者請斟酌閱覽!

|外冷內熱的天地共(公)主

身為洪荒神祇、四海八荒的天地共主,東華在幾十萬年的漫長歲月裡總是被拱著、敬著,人人都稱他是最適合掛在畫像上的神仙

他無父無母化世,用拳頭在亂世中殺出一條血路,帶領猛將開創四海八荒的和平、坐上天地共主的位置,而後又卸下大權隱世太晨宮當退休老幹部……這些跌宕起伏的過往,讓他成了現在這樣總是擺著冰塊臉、懶洋洋的樣子。因為這世界上發生的種種,在他漫長的生命中早已見怪不怪了。

他愛捉弄人,喜歡看他們吃鱉卻不能拿他怎麼辦的表情尋樂;

他把所有耗時間的技能全部點了一遍,琴棋書畫品茶作詩、打架帶兵破陣製器全都難不倒他。

這都足見他的神生早已無聊到無以復加,只能用這些方法尋些樂子打發時間。

作為曾經執掌六界生死的上古神祇,東華做人處事是決絕的,狠起心來半分退路都不給、半分轉圜的餘地都沒有。比如小燕盜取鎖魂玉、知鶴假冒新娘、姬蘅拿龍鱗要脅的時候,他的眼神冷漠威嚴,連半句話都不給人說。

但同時,他也有著重情義的一面。比如對猛將孟昊的青睞(連帶對其女姬蘅多番照料)、因知鶴父母的施飯之恩而看顧縱容知鶴、為連宋求情、陪他演練昊天塔……等。他一直都是對外不手下留情、對內願意死心蹋地的一個不拖泥帶水的仙。

|心底深處對愛的渴望

在別人眼中,東華是強大、無欲無求的,世上沒有他辦不成的事、沒有他放得進眼的人。就在四海八荒這樣的傳頌下,他也確實活成了那個樣子。

但這僅僅是他外在堅強的那一面,卻讓所有人以為那就是完整的他。

在他內心最深處的地方,其實還藏了一個對情感有著渴望,希望有人理解他、關愛他的孩子。然而他出生就注定不平凡、注定無法像尋常孩子般受到疼愛,所以這個孩子就在幾十萬年的歲月中被塵封在了角落。

為何他在看到一隻小靈狐衝入十惡蓮花境異想天開想去救他的時候,會悸動、會驚訝,那是因為過去從沒有人想過要去保護他。

他的絕對強大讓「被保護」這件事成了不可能,沒有人會認為身處巔峰的東華帝君需要保護,但眼前這隻連化形都沒辦法的小靈狐卻義無反顧地做了。

除此之外,這隻小靈狐還會因為看到他手上的傷送來木芙蓉花膏、會替他上藥、會吃他做的糖醋魚、會等他回家……這都讓東華在牠身上得到了生命中一直欠缺的關懷跟愛。

因此他才願意把心中的脆弱跟牠分享,願意為牠採藥、造涼亭,只要看到牠,他就能感受到無比的放鬆。

與小狐狸相處的東華顯現了那個被藏在心中多年的孩子對「愛」的依賴。牠對他而言絕對不僅僅只是寵物,更是一個能走入心中的陪伴者

這也是為什麼小狐狸離開後,他會千方百計地尋找牠,甚至不惜耗用法力啟動妙華鏡。因為他好不容易抓住了自己渴望已久的溫暖,卻轉瞬消失了,再次回到了孤獨晦暗的空間裡。

最無法忘懷的從不是因為沒得到過,而是因為得到之後卻又失去了。

|東華的愛,是基於自信的占有

相較於鳳九在愛裡的自卑,東華一直以來都是自信的,他幾十萬年來沒有做不好的事(請先忘記廚藝這部分)、沒有得不到的東西,所以他對愛的態度霸道而極具佔有慾。但比起同樣具佔有慾的姬蘅,東華的愛雖然霸道卻讓人無法厭惡。

這是因為東華的愛不僅是占有,而是將所愛之人的感受放在自己的私慾之上,有限度地施展自己的霸道。

雖說東華比起鳳九,在愛人這方面比較不成熟,但他們其實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比起自己更關注對方,這是他們能強逆天命爭得情緣的最關鍵原因。

愛不是只用來滿足私慾,更多的是兩個人的互相理解與相扶相持。

這邊我會詳細將劇中東鳳的劇情一一抓出來分析。之前鳳九的分析篇主要在討論鳳九的內心,比較沒有著墨他們兩人的互動,加上《枕上書》的主線本就是隨東華推動的,這次就把這些尚未提過的部分補充在這裡。

.「有趣」而垂青

從凡間歸來後,東華因為宋玄仁的經歷而不再只是一個不染紅塵的仙者。宋玄仁命途多舛、短暫坎坷的一生換來了東華身上沾染的一絲紅塵,為他之後刻骨銘心的動情開啟了序幕。

我想最一開始東華對鳳九的情感,應該是跟對連宋很像的。

幾十萬年來能走進東華內心的人不多,除了後來闖進他生命的鳳九,能想到的就只有總與他混在一起下棋互懟的連宋了。

連宋其人,能不被東華外在高強的戰功形象所限制,想懟他就懟他、能坑他就坑他,相處起來有趣、逗起來又好玩。但到了該正經的時候,處事絕不拖泥帶水、一眼就能洞悉情況並做出反應。

聰明、有趣、不把他當帝君盲目崇拜,這些點都鳳九都有跟連宋重合到。

在九重天時,少少幾面之緣就讓他看見了她為逃避相親毫不在意形象的一面、在承天台勇鬥赤焰獸保護人的一面、被他捉弄而滿臉尷尬的一面、說起刻薄話來不輸人的一面、背地裡講他壞話喊他變態的一面……。正因為這些畫面,讓鳳九有趣、聰明、勇敢、不按牌理出牌、不把他的威名放眼裡的生動形象種在了他的心裡,而這樣的人格特質讓他覺得親近。

現階段東華對鳳九的情感,就如他所說的是「有趣」。因為有趣,所以想一直出現在她身邊戲弄她,期待看到她被戲弄後會有什麼反應,這就跟對連宋的態度類似,總之就是個「看妳被我捉弄的越不高興我就越高興」的變態心理。

基本上從九重天到梵音谷鬥緲落前,東華的態度一直停留在這個階段,但劇中幾個片段還是可以發現東華即使存著戲謔之心,對鳳九還是有一定的關照跟保護。

比如會為鳳九化成的絲帕薰了自己不喜歡的香、做糖醋魚;與小燕打架時看見絲帕掉落而將天罡罩給她;看見夫子捆了鳳九時出手相救等。

雖說這個時期東華對鳳九的態度與對連宋很相似,但他對鳳九還額外還多了一絲絲的不同──期待。他期待能見到她、期待她也能像他一樣對他上心,只不過東華還沒開竅,這部分表現得並不明顯。

.「小白」的意義

這裡先暫時跳脫東華感情路的分析,來專門談談「小白」這個名字對東華的意義。

相信很多人一開始跟我一樣,很不習慣東華用一個像寵物的名字去叫鳳九吧(笑)。

為什麼要叫小白?因為鳳九的姓氏有個白字嗎?

當然這或許是其中一個原因,但絕不是最主要的。會叫小白我認為有兩個主要原因:一是鳳九因為替葉青緹守孝而身穿白衣,然而劇中造型顯然跟劇情有些落差,鳳九的幾套衣服嚴格說起來都不算是白色,不過僅針對劇情而言這確實很有可能;

二則是因為鳳九化身的帕子是白色的,因為東華跟鳳九變成的帕子相處了不少時日,導致東華對鳳九停留在「白色」的印象上。

而東華對這個名字的執著,自從得知除了自己以外沒人這麼叫她後,就開始「非常」常出現。

東華並不是一個喜歡稱呼別人名字的人,他講話一向俐落簡潔,與人相對時能稱呼「你」就不會叫名字,這個習慣就連連宋也不例外。整部戲裡他在連宋面前稱呼過他名字的情況大約不到五次,但他卻叫了小白這個名字百餘次。

這個名字體現了他對鳳九最初步的佔有慾,因為這是屬於他們兩人之間的稱呼,無關他人,這是他想拉近跟鳳九的距離,並排除其他人跟她的關係的方式。

.「動心」而佔有

回到分析,東華對鳳九「有趣」的情感一直到梵音谷緲落攻擊向他襲來,鳳九毫不猶豫擋在他面前的那一刻,才升華到第二階段──「動心」。

轉化到這個階段前,東華對鳳九的心態還是以戲弄為主。不過電視劇中有新增幾個小細節,讓人感覺出他已經有一些情愫在萌芽了。比如他會看著鳳九蹂躪過的絲帕分神、茶席課看到她沒仔細上課會不高興、姬蘅在詢問自己心中是否有人時會輕輕一笑。

這些地方都能看出東華在梵音谷跟在九重天上,對鳳九的感覺還是有些微不同的。

「天下蒼生尋我庇佑者,從未間斷,異想天開起念要來保護我的,這麼多年倒是第一次遇到。」

這是東華鬥完緲落後的內心獨白,也是他初動塵心的信號。

因為他渴望著關懷、渴望著溫暖,所以對眼前這個幾十萬年來頭一個願意站出來、毫不畏懼保護他的女孩動心了。

他想得到她更多的關懷與照顧,開始會故意示弱,死皮賴臉地要她幫自己包紮、暖手;

開始會吃醋展現自己的佔有慾,也開始對男女之間的身體碰觸有了初步的慾望,即使這個慾望現階段他自己可能都沒有意識到。

東華在感情上完全沒有實際經驗,即使他能從書上或是旁人的經歷得知相關的「知識」,但感情的問題並不是單靠知識就能解決的,這導致他在面對自己的情感時顯得非常笨拙。

他不曉得自己為什麼渴望得到她的注意、不曉得自己為什麼不想看到她對其他人好、不曉得原來這樣的心情就是喜歡、更不曉得如果自己喜歡她應該要做什麼。

這一切的不曉得,讓他不明白自己該做什麼,只能任由自己當下的反應直覺地作出選擇。

比如他想跟鳳九相處,所以毅然決然跟小燕換了院子;

想得到鳳九的關注,所以要她來服侍自己;

不想鳳九跟小燕膩在一起,所以設下禁閉不許人出入;

不爽鳳九偷偷跑出去,所以故意加大訓練強度為難她……。

這些反應都顯示東華是很直接按照自己想要的「結果」去做事的,絲毫不會考慮過程。

這時的東華會認為鳳九對自己沒有什麼好感,因為鳳九對小燕、萌少等人總是會嘻嘻鬧鬧、喝酒聊天,甚至對小燕的口味記得特別清楚,對自己卻不是想逃就是不耐煩。

即便她在鬥緲落時挺身相救,但他也見過鳳九在承天台時救人的一幕,或許她只是因為肩負女君的職責,對所有人都有保護慾,不僅只對自己。

對此他可能會覺得不甘心,但他是東華帝君,這世上從來沒有他得不到的東西,這樣的自信讓他比起成全別人,更會想辦法主動爭取鳳九的好感。而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替她爭取到參加宗學競技賽的機會,這大概是這階段的東華難得做對的一件的事吧。

後來他卻聽到小燕要為了姬蘅參賽,鳳九不但不生氣,還同意將一半果子分給他,甚至小燕還誇口要替她贏來頻婆果這些對話,再次將他的不滿點燃。

他一則不高興鳳九對小燕的過度溺愛,二則不滿小燕想將他為她拿到的機會奪走,於是乾脆俐落地下了禁閉,禁止他們來往。

有些人會疑惑東華為何不像之後直接將頻婆果給姬蘅那樣給鳳九就好,我覺得這是起源於東華對鳳九的態度本就跟對她人不同

他對她的態度一直都與自己平等,他知道在「頻婆果已經被宣布為競賽獎勵」的情況下,就算靠關係將頻婆果直接給她,鳳九也不會輕易接受,這是同樣身為「君」的擔當。

他不會將鳳九與其他只會向他渴求的小輩畫為同類(比如前面說的姬蘅,還有之前東華願替其出戰的知鶴),她在他心中一直都跟自己平等,因此會同樣以對待君者的角度對待她、磨礪她,這也是為何最後只有她承得起帝后之位。

回歸正題,在訓導過程中,主要有兩件事持續推動了東華的感情昇華。

一是對承得起自己魔鬼訓練的鳳九發自內心的讚賞;二是對跟鳳九更多身體上接觸的渴望。

像東華這樣一路靠拳頭拚殺過來的強者,會對跟他同樣努力而經得起磨難的人青眼有加,而鳳九的快速成長確實證明了他並沒有看錯人。所以他願意拿他細心珍藏、百年前小狐狸為他做的藥膏替鳳九療傷。

而鳳九從雪樁落下,東華本能去接她的兩次經歷,讓他的佔有慾開始不只有對情感的佔有,更有了對身體的渴求(這裡單純指肢體上的接觸),他會想去觸碰她的臉、任她撲倒自己、輕輕扶上她的腰,讓他對愛情的理解開了另一個開關。

這段訓導過程中,東華對鳳九的情越來越深,但鳳九對自己的心他仍舊看得不清不楚。

我想在他看到鳳九為自己的羽化擔心的當下,他多少有察覺到鳳九的心思,所以那時他才會不自覺地去親近她。

然而隨著動情日漸深沉,他對鳳九的事情越來越在意,也越來越會胡思亂想,特別是針對小燕這個假想情敵。

他親眼看過好幾次鳳九對小燕的好,她對自己的好卻只有寥寥幾次。在被醋灌暈的情況下,他才會選擇相信自己腦補出的大戲而不是仔細思索鳳九的心思,在賭氣之下,他才決定將頻婆果換成了蟠桃。

東華本就不是心思縝密的人,鳳九又沒有講白需要頻婆果的理由,他不可能想到頻婆果對鳳九的重要性遠比他想的要深太多。

其實若撇開上帝視角,從東華的角度思考,他將同樣能做出糕點的蟠桃替換掉頻婆果,已經是經過一番思慮的結果了。

東華一直認為鳳九奪取頻婆果是用來做糕點給小燕,他會拿蟠桃而非其他不能吃的寶物來替換,代表他終究不希望鳳九因為他破壞她的計畫而討厭他,才選擇了一個既可以滿足「做糕點」這個目的,又可以把鳳九與小燕的關係拉遠的做法。

雪樁比劍時,即使東華當下還在因為誤會鳳九而賭氣,但他仍會不自覺地注意她。

因此他很快就發現重情義的小燕處處往死裡打的異常,並迅速找出癥結點,在關鍵時刻擊暈姬蘅以避免小燕傷了鳳九。

東華抱走姬蘅的部分我有看到許多仙友不解,但我覺得那個當下東華最主要是擔心緲落的力量才決定將姬蘅抱走,畢竟事關緲落,無論為了蒼生還是鳳九都無法大意。更何況他毫不清楚鳳九對姬蘅的心結有多深,自然無法想到他的一個動作會造成鳳九的失落。

.「喜歡」而不顧一切

換掉頻婆果後,東華帶著小靈狐回到九重天,順便問了重霖如何能兵不血刃解決小燕又不會讓鳳九傷心(再次為辛苦維持帝君形象的專業小公關重霖獻上 respect),這顯示了東華再霸道,但絕不會以讓鳳九傷心的方式去奪取他想要的愛。

另外,我認為這個橋段也象徵了東華其實並不曉得鳳九與小狐狸的關聯。他會救那隻形似小狐狸的靈狐,是出於過去對小狐狸喜愛的移情,如果他知道鳳九就是小狐狸,那他的移情對象就會是鳳九而不是與之相似的靈狐。

讓東華發現自己對鳳九的感情就是「喜歡」的時刻,我想就是連宋告知真相以及見到鳳九困蛇陣的片段了。

他之前一直困在鳳九不喜歡自己的結裡出不去,直到聽了連宋的話後,才豁然明白為何鳳九總躲著自己、為何第一次見面就知道自己愛捉弄人、為何那麼執著頻婆果、為何會絲毫不畏地衝去救他、為何會擔心自己的羽化……,過去他解不開的問題終於得到了解釋。

其實他渴求的關愛,她早就給過了,只是是在他根本不認識她之前。原來過去讓他得到溫暖的小狐狸就是她,而他現在又再次喜歡上了她給予的溫暖。

但得知鳳九也喜歡他的東華,卻沒有時間沉浸在原來他們兩情相悅的喜悅裡,得知真相的他深知自己這次做下的事情麻煩了。

當他蹙眉思索該怎麼辦的時候,連宋和小燕的指責讓他對鳳九的消失感到了恐慌。

他深知她的性子,因此明白這件事會對她造成多大的傷害,而她的不知所蹤代表她極有可能跑去做了傻事,果不其然這時便傳來了解憂泉的叫聲,東華一聽就知道是鳳九出事了,趕緊步履急促地奔向解憂泉(東華整部劇裡亂了腳步的時刻不多,足見他的擔憂和恐慌)。

看到重傷被捲入阿蘭若之夢的鳳九,這時的他才終於明白了眼前這個人對他的重要性,也才明白了鳳九過去會不惜性命出手相救的原因,明白為什麼「喜歡」一個人會像傻子一樣義無反顧。所以這次,該換他義無反顧去救她了。

當他卸下九層法力邁入蛇陣時,他就不再只是為蒼生而活的東華帝君,而是單純想為自己所愛之人而活的東華。

在蛇陣裡邊緩步前進、邊抬首望著鳳九時,他是後悔、害怕的,後悔自己過於獨斷的處事讓她陷入生死關頭、害怕她會因為自己的錯誤而失去性命;

在穿越蛇陣後看見鳳九緩緩睜眼望向他時,他則是欣慰的,他的笑不再帶著戲謔、沒有尊卑。

一向「冰塊臉」的他也能夠這樣溫柔地看著一個人、溫柔地擁著她、溫柔地在她額頭落下輕輕一吻,他的柔情與深情都只獻給了她。

入夢後鳳九醒來以為自己在作夢的那個吻,可以說是為東華解開感情表達的笨拙、讓他開竅的一把鑰匙。

原來自己過去不自覺想觸碰她、不討厭她不小心親上自己的原因,就是因為喜歡她。

因此在鳳九一把拽過去親完後,他沉寂多年的慾望就像突然被點燃一樣一發不可收拾,情不自禁回給了她一個更深沉的吻,這是他第一次感受到情感的爆發,而他對這樣的感受是新鮮、眷戀的,因此從這次接吻後,他在兩人的接觸上就有了更多主動的行為。

只可惜這時鳳九的狀況並不好,失去了記憶、身體元神都身受重傷,東華在釋放過去壓抑的情感後,很快就恢復了理智,當務之急他必須先了解鳳九目前的狀況如何,畢竟趕快將她的傷養好並盡快出夢才是最重要的事。

這裡我想先暫時跳脫東華的分析,來仔細聊聊鳳九沉睡前的對話。

鳳九失憶後與東華所說的幾句話,其實可以看出很多二人感情上的想法,因為這時的鳳九只有小狐狸的記憶,對之後的是是非非沒有印象,所以她此時對他並沒有任何隱瞞或假裝

她的每一句話每一個反應,都是鳳九內心最真實的心聲;而東華本就是一個不會去偽裝自己反應的人,這段對話可以說是他們相處以來第一次交流內心的時刻。

第一個要說的就是鳳九得知自己再次受傷的這個反應。

她過去受的傷幾乎都是因東華而受的,但這個當下她對眼前的人卻沒有絲毫的抱怨或責怪,只是喃喃自己怎麼又受傷了,就不再在意這個問題轉而詢問別的事。

這代表鳳九就算已經習慣經常受傷,但她從不曾想過要主動告知東華她過去的付出,不想造成他的任何困擾。

或許這是因為她自欺欺人的自我療傷機制(詳細可見下一段)讓她本能地不會將過錯歸咎於他,但只要她知道東華已經得知這些事,這個機制就會瓦解,過去被刻意掩埋的記憶也就會同時被翻出來,才有了之後對東華的小小抱怨。

第二個部分則是鳳九在小狐狸事件後,為撫平當時受的傷而為東華開脫的一段話。

這段話能看出鳳九在愛裡受傷時的自我療傷機制如何運作:她會為東華尋找藉口合理化自己的受傷,讓自己能看開,又不會因此去埋怨他

這是個需要高度情商才能做到的自我療傷辦法,但這個辦法會潛藏一個非常大的隱患:當她腦補的狀況與事實脫節的時候,她會困在自己的胡思亂想裡繞出不去,導致自己跟別人都受傷。大婚後分別兩百年的重逢就是最好的例子。

上述所提的兩段對話對東華而言,更多的是加深他的自責和心疼。

他自責自己過去的不知情讓她受了這麼多次重傷,以致於她一個好端端的女孩子居然已經習慣於面對重傷;

心疼鳳九即使受了這麼多傷卻沒有放棄過對他的保護,甚至會為他找理由讓自己不去責怪他。這樣的心態為他之後對鳳九越來越深的保護慾埋下伏筆。

第三個部份是東華誆鳳九他們已經成親的片段。

對東華而言,他既然知道自己喜歡她、她也喜歡自己,那出夢後最重要的事自然就是把她娶回家。既然早晚都要娶回家,那他現在的誆騙也就不算誆,身為結果論者的東華不會認為這有什麼問題,而鳳九這時的反應就很可愛了。

即使喜歡了帝君兩千多年,但她從沒想過自己有一天會嫁給他。我想東華看到她的反應應該是有點失落的,才會再次確認地問了她:妳不是喜歡我嗎?

既然彼此互相喜歡,成親是理所當然的事,身為天地共主的帝君不會覺得這有什麼問題,但婚事一直被家裡人安排東安排西的鳳九想的就不會那麼簡單。於是她才會反問成親當下自家人的反應去查證到底是真是假,只是鳳九終歸還是太過單純,東華簡單呼攏一下她也就相信了。

第四個部分是在鳳九的角色分析時有提到的,關於姬蘅的問題。

鳳九篤定認為姬蘅是東華的心上人,但東華卻一臉不解,他壓根沒想過自己和姬蘅會有這種可能,自然會疑惑鳳九怎麼會這麼想。

他自始自終都不知道姬蘅曾經對鳳九造成了多大的傷害和陰影,所以每次聽鳳九說到姬蘅名字時都萬分不解。

不明白為何她會一直提到這個人、糾結這個人,而鳳九也不曾打破砂鍋問到底,東華也就在一次次的不解之後自然而然把這件事忽略掉了。他沒想過這樣微不足道的小事會釀成鳳九最後的誤會。

最後就是大家比較印象深刻的「帝君主動」跟「剖心為證」的部分了。鳳九說的這兩段話東華都非常深刻地記在了腦海裡,因此從這之後兩人間的互動幾乎都是由他主動出擊、羽化前會為了證明自己的愛而剖心作戒。

這裡一來能看出東華比起說更喜歡用實際行動傳達的個性,二來證明他的的確確把鳳九說過的話一清二楚記了下來。

回歸主題!繼續來談談鐵樹開花的帝君為愛不顧一切的追愛行動。

鳳九元神回歸前的這段劇情,我其實更喜歡劇版所改編的,東華很早就發現鳳九的元神是在阿蘭若身上而非橘諾的胎中。

(可能因為劇版東華是不小心弄丟元神,小說則是親手放入橘諾胎中,而且劇版阿蘭若跟鳳九的相貌幾乎一樣。)

這顯示東華對鳳九有很深的了解,會因為阿蘭若像鳳九一樣調皮的個性會心一笑、也會因此對這位阿蘭若公主特別留心。

在月令花開的夜晚,當他凝視她的眼睛說出自己心中喜歡的人是什麼樣的時候,比起小說,劇版給人的感覺更像是他對鳳九的第一次告白

「很漂亮,長大了會更漂亮。性格也好、也很能幹,哪方面都很能幹。」
「總之哪裡都很好,我挑的,自然哪裡都很好。」

他想告訴她,她在他的眼中是多麼完美的一個女孩。

聽著鳳九拼湊出的零碎記憶,他也說出了對自己過去屢屢錯過的後悔;當她要離開的時候,他不自覺地想去抓住她,希望她能記起他是誰,可惜她發現帶錯人後馬上就落荒而逃了。

而後鳳九受困九曲籠被沉曄救出,她因失憶與傷情說出來的那些話帶給他的打擊是非常大的,導致他從這時開始,便選擇把自己的情感壓抑起來。

既然她不想見他,那就不要讓她知道自己是誰;

既然她需要養傷,那就默默用自己的血幫她回復。

只要她平安快樂,即使她不記得他也沒關係。

然而這段時間的壓抑,並沒有讓他的愛有半分的減退。

我常常在想,在被鳳九遺忘的日子裡,他會不會常常想起過去跟鳳九在九重天或梵音谷相處的日子?會不會嘆息自己當時的遲鈍?會不會懷念小白朝他喊「帝君」的感覺?

或許正因為這段時間的分離,才讓他第一次體會到「相思」的感覺,也讓他在這份愛裡越陷越深無法自拔。

因此在看見鳳九元神回歸後,他難得流露出了溢於言表的喜悅。在緲落的攻擊襲來時,他也不再像之前符禹山之戰時一樣選擇轉身迎戰,而是反射性地抱住她替她承受攻擊。

水月潭邊鬥緲落時,在鳳九提醒後卻選擇了替她承受攻擊

很多仙友會認為東華是為了博取鳳九同情才故意受傷,但我個人並不這麼認為。

這更像是他已經將保護鳳九這件事轉化成了身體本能,對襲向她的攻擊有著反射性的保護動作,就像過去他會在鳳九掉落雪樁時飛身撲救一樣,只是那時的他尚不明白自己的心。

當他在山洞裡看見她來尋他,東華當下的情緒我想是既澎湃又複雜的。

對於鳳九元神的回歸,他雖期待已久但又覺得不可置信,不敢相信他的小白真的回來了;而看見不敢走夜路的她不顧一切淋著雨趕來深山時,他就明白她的心裡仍然還是有著他,即使從前有過好幾次的心灰意冷,但她終究沒有放下他。

懷抱著濃烈的情緒以及過去累積的思念,他不自覺伸出手去碰了碰她額間的鳳羽花印。那是鳳九的象徵,也是證明眼前的這些都不是錯覺的方式(這段應該有不少人直接夢回桃花吧)。

面對他反常的觸碰,鳳九略帶遲疑地喚了他一聲「帝君」。

不再是「息澤大人」,而是熟悉的「帝君」,這聲呼喊讓東華更加確信他眼前的一切都是真的。

他緩緩撫過她的眉眼、臉頰,去感受她的一切;在碰到她的嘴唇時,壓抑已久的情感終於再也忍受不住,不顧一切將她壓到牆上深深吻了上去。

這時的鳳九對帝君的印象應該還停留在梵音谷裡總是懟來懟去的互動模式,所以面對帝君的強吻,她才會反射性地想去推開。但他不給她任何機會逃離,反而把她按得更緊、吻得更深,這才讓她築起來的防備逐漸被打散,畢竟這份深情是來自於她喜歡了兩千多年的人,著實難以招架。

在戀戀不捨地結束這個吻之後,努力回歸理智的鳳九還是想去推開他,而東華內心的那個小孩卻在這時候毫無顧忌地跑出來了。

他繼續摟著她、靠著她,開始跟她撒嬌示弱,而極富同情心的鳳九果不其然看到他滿肩的血之後,就嚇得完全忘記自己應該推開他的這件事。

從這時開始,東華在鳳九面前就不再會繼續隱藏心裡那個像小孩一樣的自我,臉上多了表情、也多了很多小動作。

過去因為肩負的重責而被迫埋藏起來的天性,現在都在鳳九面前得到了展露的出口,因此這時他口中說的疼,我也不完全認為只是為了誆鳳九的關懷假裝出來的。

他過去不會說疼,是因為從小到大沒有人會聽到他說疼而心疼他、關愛他,久而久之也就不認為這個疼字說與不說會有任何區別。

但現在不一樣,她會為了他的受傷而擔心、會因為他說疼而心軟,那他也就不需要像過去一樣什麼感受都自己一個人默默吸收了。

他可以毫無顧忌地向她索取關愛和柔情、可以向她剖白自己過去的孤獨、可以向她大方地說自己吃醋……這樣與鳳九相處的日子,讓東華難得感受到了深深的幸福感,也因為這份在過去幾十萬年不曾擁有過的幸福感,讓東華的佔有慾自始自終都相較鳳九要強很多。

東華不管碰到什麼事都講求一份「俐落」,他不像鳳九會有很多內心的糾結,該做什麼就做什麼,而他俐落的行事風格當然也不例外地展現在告白這件事上。

他知道現在的鳳九是因為頻婆果之事氣他,依照鳳九的性子,若不是見他受傷,即便不生氣也會像在九重天上一樣能逃他越遠越好。於是他暫時收起了不正經,轉而簡潔誠懇地向她道歉跟解釋,然後順勢地告白。

鳳九感情態度的不明讓他感到著急,因為他理解她過去的心灰意冷,所以害怕她會放棄他、害怕自己會從此錯過。

他不懂得說好聽的話、不曉得怎麼做才能讓鳳九相信自己喜歡她,只知道如何用行動證明自己的心,所以很認真地問她是不是剖心就能讓她相信自己。

面對鳳九對自己告白的逃避,他不再給她機會去閃躲,而是霸道地將她拽入懷中,並闡明自己希望得到她的回應。只是這時的鳳九因為元神剛歸位神思不清,加之過往實在傷得太重而無法給予回應,一向不願意強迫她的東華自然也就決定暫時擱下這件事,慢慢等她的心結打開接受他。

山洞告白後到圓房前的這段日子,比起沉溺在情愛裡,東華思慮更多的是必須趕緊帶鳳九出夢

畢竟他已經知道緲落化相能夠入夢、以及她對鳳九身上紅氣的意圖,在少了九層法力的情況下,在夢裡多待一日,鳳九就多危險一日;加之她對他的誤解太深,這些心結也必須等到出夢後才能慢慢解開。

因此在抱鳳九回府隔天,他就馬上跑去尋了製鏡材料以及傳蘇陌葉(專業工具人)上山幫忙,要不是鳳九之後送來糖狐狸,我想東華是會一直跟蘇陌葉待在神宮繼續製鏡以求快速出夢的。

前面有提到,東華在告白後並沒有得到鳳九的正面回覆,因此收到糖狐狸時他很開心。或許對鳳九而言,糖狐狸只是單純想為他圓一個遺憾的零嘴;但對東華而言,這更是鳳九對自己情意的回應。

他原本以為要等出夢解釋完誤會,鳳九才會接受自己,卻沒想到她這麼快就諒解了他,還真的給他做了蜜糖,這份喜悅讓他拋下了製鏡的大事,直接下山帶她過女兒節(再次為陌少 QQ)。

女兒節的遊歷是他們第一次以情侶的相處模式在外互動的時刻,在碰到緲落之前,東華幾乎整段都是笑著的。

看見她戴上自己做的花環、看見她對漫天花雨的驚喜、看見她對外界事物的好奇、看見她對自己的醋意……鳳九所有的反應都讓他隨之流露出或深或淺的笑意。

比起鳳九對女兒節的新鮮事物充滿好奇,東華的注意力一直都只放在鳳九身上。他會任她把自己當小孩一樣寵著、任她帶著他東跑西跑,能這樣看著天真活潑又開心的她,就是他最大的幸福。

吊橋上的求婚,我認為東華並非事先就有打算,他雖然本就有意出夢後娶她,但劇裡的這段求婚更像是他被鳳九所說的話深深打動而下定決心直接說出口。

聽到她說著小時候捉弄人的趣事時,他會因為他們之間的相似而感到有趣;

聽到她因為自小的崇拜而對他有諸多了解時,他會帶著些許自豪而感到高興;

聽到她訴說對自己的理解時,他會因為有人真心理解他而感動;

聽到她低頭訴說自己為阿蘭若難過時,他會因為自己害她墜入夢境,必須替阿蘭若活著而自責。

這段對話讓東華更了解到鳳九是個什麼樣的女孩,也讓他更堅決認定這個女孩就是唯一能承起他帝后之位的人選。既然認定了,那就不需要再拖泥帶水,果決堅定地將帝后的位置應許給她。

「出去後,我便娶妳做我的帝后。」

他不會去問「妳願意嫁給我嗎?」,而是直接給出出夢就娶她的承諾。

他許諾從不會許自己做不到的事,他的諾言是鄭重的,就像他剛入夢時向鳳九許諾自己一定會帶她回家一樣。

面對鳳九對他突然求婚的驚愕,東華沒有留給她餘地去拒絕,而是直接起了身吻了上去。

他明白她心中還是有許多不安,所以將她輕輕抱在懷中,溫柔地向她再次證明自己的心。這一次不需要她煩惱也不需要她做事,該換他為她付出了。

女兒節後面對緲落的威脅,不難看出東華非常兩難。他不希望鳳九知道緲落的事,又害怕她會因為不知道這件事而受傷。最保險的解決辦法當然是盡速製鏡出夢,但若自己到神宮製鏡,就無法確保鳳九的安全。

在多番考量下,東華才決定搬去跟鳳九同居,畢竟神宮還有一個蘇陌葉能跑製鏡的進度條,但鳳九若是被傷就無法挽回了(當然這或許也包括了他自己不只一點的私心)。

待在鳳九府上的這幾天,東華非常努力地去減少她心中的不安全感,時時刻刻陪著她、逗她開心,頂著夢裡夫妻的身分光明正大享受兩人甜蜜的時光。

再來就要聊聊東華對沉曄的心結了。有些人會疑惑為什麼東華對沉曄的醋意要比對小燕萌少等強那麼多,我個人認為有兩個原因:

第一是起源於他對鳳九越來越強的保護慾。她過去因他受過很多次傷,甚至幾度想放棄,即便她現在對他親近起來了,但那些過去是不會改變的事實。

他知道鳳九想要一個能在她危險的時候出現救她的人,可在鳳九的過去他從不是那個人,這是東華一直耿耿於懷的事。

雖然在認出鳳九後,他很努力地去成為那個能保護她的人,不過在阿蘭若之夢中沉曄兩次救鳳九(九曲籠一次、靈梳台勉強算一次)的經歷會成為他心中的一個疙瘩。

其次是他明白鳳九對曄蘭感情的共情程度非常重,他是非常理性的人,無法體會鳳九為何會那麼投入阿蘭若的情感。正因為無法體會,才會害怕鳳九過度入戲而真的喜歡上沉曄。

其實這時東華的反應跟他入夢前調換頻婆果有部分類似。站在旁觀的角度,鳳九對他的情表露得十分明顯,但由於他的占有慾實在太重,以致於都會選擇放大檢視她對其他人的好,而忽略對自己的好。

更何況沉曄的情況更麻煩的是他親耳聽到了鳳九的告白(嚴格來說鳳九確實還沒有明確回應過他的感情),甚至還看見了他抱她的畫面,這讓東華的打擊會比從前吃醋還要大得多。

見到他這樣誇張的吃醋反應,只會讓旁觀的人(包括鳳九)覺得又好笑又有點莫名其妙,明明她都已經答應求婚了,怎麼可能還會去喜歡別人,只是當局者迷的東華無法看清楚這點。

聽完可憐兮兮的帝君吐出的話後,鳳九終於意識到他心底到底在糾結什麼──「回應」

意識到這點後,她努力忍住自己既想笑又帶了點得意的心情,而後便輕輕在他耳邊明確地將自己的心意告訴他,然後主動送了他一個吻,化解他的心結。

基本上在聽到鳳九的表白後,東華的心結就解了,終於可以毫無疑慮地沉浸在兩情相悅的喜悅裡。

我自己是認為東華在洗完澡後,就已經有想跟鳳九更進一步的念頭了。或許是因為他對鳳九終於回應他而產生的悸動;又或許是他對鳳九的占有慾因沉曄的事而來到一個高峰,而想更進一步去擁有她。總之劇版的圓房相較小說是非常甜蜜、沒有任何負擔的。

不過圓房前的對話還是可以看出東華對這件事還是有在認真躊躇,畢竟他們還沒有正式成婚,這樣的行為對鳳九而言會不太尊重。因此他有意無意地去試探她的意願,若不願意,那他也絕不會強迫她。

他的第一個試探,就是看她是否會抗拒兩人共枕而眠。

一開始鳳九可能多少對他的心思有點緊張,但很快就被沉曄的話題帶走思緒了(可能這也是為什麼東華明明沒繼續吃醋還提這件事的原因)。

她以為他還沒脫離沉曄的心結,所以一心放在解釋上,卻沒注意到東華老早是一副看好戲的表情在聽她說話了。

而對東華而言,既然她並不反對跟自己待在同一張床上,甚至可以接受一起睡,那再來就是試探她對自己觸碰的反應。

從手、臉到身體,他一步一步慢慢去試鳳九的意願,這樣的小心翼翼可以看出他是很不希望因為自己的衝動傷害到她的。不過當他看到鳳九對這些試探沒有任何拒絕或排斥時,也就不會再壓抑自己的渴望。

結果沒想到天生特別容易跑錯重點的鳳九卻在這個時候推開他,這應該讓東華頗為意外。

更可愛的是她推開他的原因還不是因為拒絕他的親近,而是擔心他的身體狀況不好。看到這種情況的東華哪能再繼續忍下去,丟下一句「不管了」就利索把棉被蓋了上去。

圓房之後,劇版其實有蠻多細節都能看出他們之間關係的昇華。

比如東華會直接抱著她入睡、吃紫薯餅的時候會用嘴巴遞給鳳九、去市集前會讓她坐在自己懷裡玩手、在外面開始會十指交握牽著手、鳳九走累了會幫她揉腳……等,可以看出他們的互動相較之前變得更外放、也更親近。

另外,在這裡也有一個劇版相較小說多出的情節,是東華親口對鳳九說出自己卸下九層法力入夢救她的事。

這段劇情體現了鳳九對東華的身體狀況觀察十分入微,她很早就察覺到他的法力在夢裡變弱很多,因此一聽到他對施法破夢的計畫帶著遲疑,很快就猜出他受傷了。

其實鳳九一直以來都不希望東華事事瞞著她不說,如果之後東華都能像現在一樣將一切坦然告之,或許兩人之間就不會有那麼多的誤會。

前面有說到,在圓房之前東華比較傾向趕緊製鏡出夢,但在圓房後,可以很明顯看到他會貪戀跟鳳九相處的時光。不過既然蘇陌葉已經講白法器到了收尾之期,那也就表示他們離能出夢的時間不遠,再加上鳳九的催促,東華才終於依依不捨地回到神宮製鏡。

最後我想提的是在這個階段,東華對鳳九的情感其實有了一個非常重要的轉變:他的愛除了原本的「佔有」,額外多了一層「保護」。

(可以從他開始很常講「有我在,怕什麼」這件事看出端倪。)

他知道了鳳九過去的付出與痛苦,所以不允許她再受到任何傷害。

會出現這樣的轉變一半是基於東華對她的愛以及對自己的自信;而另一半是基於對他過往的不知情而生的愧疚。

尤其在九曲籠及靈梳台兩件讓鳳九重傷的大事後,東華對她的愧疚又更加被放大。明明是想從此守護好她不再讓她受傷,卻眼睜睜看著她在自己眼前再次受了重傷,這份無力感催動了東華對鳳九的保護慾越來越強、對鳳九的受傷越來越害怕,甚至成了東華在這份愛裡的心結。

當他出夢前看見鳳九再次因緲落受傷,他心底的無力和自責再次重重打擊了他,加之後來在九重天上又得知他們天命無緣經不起波折,他才會選擇將極度危險的緲落之事隱瞞起來不讓她知道。

.「愛」而放手

出夢後,不難看出東華不再像之前一樣總是一派氣定神閒。因為緲落奪回紅氣,他開始有了對未來的擔憂,而且隨著時間越來越強。

出谷前萌少來找鳳九的時候,可以看到東華對吃醋的態度已經寬和很多了,不再會把鳳九隔絕住不讓人靠近,而會尊重她並給予適當的空間;也不再會因為鳳九跟別人的親近而耿耿於懷。可能他也知道他們的關係一旦公開,這世間也沒幾個人敢去跟他搶人(笑)。

兵藏之禮前,東華對緲落的擔憂還不算太強,因此他的心思主要還是放在鳳九身上。

(說個題外話,每次我看到這段都會忍不住想,當重霖這個太晨宮忠心小管事看到去趟梵音谷回來就變成一座望妻石的帝君,不知道心中的震撼會有多大 XD。)

加強東華內心擔憂的第一個時刻,大約就是劈斷聶初寅劍的時候了。

雖說他是為了替鳳九出口惡氣(搞不好還連過去鳳九被誆走皮毛的帳一併算了),但使出全力劈斷一把劍就能讓他感到不適,可見就如司命所說,他的身體狀況一直沒有完全恢復,還如雪上加霜一般不停增添新的傷。

或許東華也有意識到自己的身體狀況不如過去樂觀,所以他才在折顏替白奕來討承諾時,給了一個「願給她自由」的許諾。

「小白性子活潑,本君願由她由著自己的心性任意生長。」
「只要本君為她的夫君一日,便不會強迫她做任何事,小白所做的任何決定,皆由她喜歡。」

這個承諾除了顯示東華對鳳九天性的理解,更多是代表了他對未來的不確定性。他知道自己肩負四海八荒安穩的責任,而如今緲落與自己的狀況讓他無法確定自己能給鳳九一個幸福安穩的未來。

就如之前所說,他的許諾從不會許自己做不到的事,這樣的承諾是現在的他能給她最好的誓言,而這個誓言也為他之後的放手埋下伏筆。

在碧海蒼靈的日子,是東華最幸福的一段時光。

這個時候他是他、她是她,他們在大婚前夕一起回了自己從小生長的老家。即便在外有緲落的威脅,但與鳳九在碧海蒼靈生活的感覺就像回到他心中最溫暖的家。

碧海蒼靈雖然是他自小生長的地方,但卻沒有什麼歸屬感。他孤苦無依地長大,即便坐上了天地共主的位置,能走進他心的人依然寥寥無幾,所以他不知道「家」的感覺是什麼,也不會認為自己住的地方就是「家」。

但跟鳳九相處的過程中,他明白了擁有一個「家」的感覺:那是心中溫暖的源泉、是累了倦了能讓自己休息的天地、是跟所愛之人一起過著平凡日子的城堡。

原來他一直渴求的,就是擁有一個家

只可惜,這段幸福的時光對東華漫漫的神生而言實在太短了。

在大婚的誤會後,我有看到蠻多人可惜沒有拍出東華尋鳳九的場景,但我覺得依照劇裡的設定,或許東華真的沒有那個餘力像小說一樣翻遍四海八荒只為找她。

劇中緲落的事被放得非常大,關乎天地的安危,更何況還有梵音谷王族們犧牲的情分在。作為天地共主,他勢必得以這件事為重。

另一方面,東華在劇裡的身體狀況也比小說差很多,他也清楚按他現在的身體情況,若真與緲落決鬥會非常不樂觀,加之鳳九的離開也間接證明他們的確天命無緣。既無緣,也為了她的安全,放手才是最好的選擇,就像他當初答應白奕的,還她一個自由。

.兩百年,我過得不好

在分開的這段時間,東華相比鳳九是過得非常不好的。

(不是指鳳九的日子一定過得特別好,這部分我在鳳九的分析有說到,只是相較之下東華確實是過得比較不好的那方)。

第一是身體的折磨,他原本修為就沒有完全恢復,秋水毒更是讓他恢復的速度變得更加緩慢,他還必須費力處理緲落的事,根本沒辦法休息調養;

第二是內心的折磨,對他這個從前沒享受過溫暖的人而言,活在回憶裡是非常痛苦的一件事,更何況他曾經那樣的幸福過,不難想見他面對「失去」的打擊有多大。

他或許有猜到鳳九離開是因為他在婚宴上的缺席,他雖然選擇放她自由,心裡卻不希望她在那個沒有他的未來忘了他。因而決定在赴死前剖心為戒,一來證明自己的心一直只有她;二來讓自己最後的一絲氣息仍能在離開後繼續陪著她。

.我不過是想再見妳一面

青雲殿的重逢對東華而言,是在赴死前想見她最後一面的執念。他努力遮掩自己身體的病弱,對她露出一如既往的微笑,為的是不讓她發覺自己的異樣。

面對她的疏離冷漠,他知道自己終究還是被她放棄了;

而面對她的質問,他沒有辦法將緲落的事說出口,只能不停證明自己的心裡一直都只有她。

在他疲憊地說著「我過得並不好」的時候,或許他心底泛起了一絲絲能向她求得關懷的希望;

在聽到她要和離的時候,他堅決而果斷地拒絕,這是他最後能握住的一點堅持:至少在羽化前,自己都是她的夫君

說完對她最後的叮嚀,他吻著她的手,想把她的一切牢牢記住,而後將自己的真心化在手心裡交付給了她。

完成對她最後的託付後,過去一直喚她「過來」的他,對她說了第一次也是最後一次的「走吧」。

他擔心繼續下去自己終究會承受不住,只能任由她決絕的背影離開視線,然後在沒有人看到的角落裡低頭落下眼淚。

過去拋下人的人如今成為了被拋下的人,最後望著桌上的半心戒流下眼淚的東華,不再像過往一樣自信倨傲。他似乎又變回了那個孤單而寂寥的孩子,渴望著能被愛、被關懷,卻明白這些都不可能再擁有了。

我很喜歡另一位仙友引用 Emily Dickinson 的詩句去形容這時的東華:

「我本可以忍受黑暗的,如果我不曾見過太陽,可如今,太陽把我的寂寞照耀得更加荒涼。」

在他無盡的生命中,鳳九就像太陽照亮了他的世界,可那些曾照耀著他的陽光,卻在她離開後,讓他知道了沒有太陽的世界有多孤獨。

.謝謝妳,忘了我吧

目送鳳九的離開後,東華就明白自己即將迎來最後一場決戰了。

他回到了他曾經的那個「家」──碧海蒼靈,漫步地走著、懷念著過去的一切。

在佛鈴花瓣飄落他伸手去接的時候,或許他想起了過去鳳九看見他施法給她一場漫天花雨時的喜笑顏開。

「我喜歡聽妳說我們家,一直都喜歡。」

他喃喃地說著,就像個失落的孩子一樣。而當這片花瓣也被風吹離手心,他便明白「告別」的時刻即將來臨了。

他再次落下了一滴眼淚,彷彿在對過往的美好一切道別,而後便毅然決然地開啟碧海蒼靈的禁制。

在星光結界裡,他變回了那個守護蒼生的東華帝君,選擇用自己的生命去換八荒六合的安寧。

就像緲落所說,他對自己一直很是無情,才會認為把鳳九推得越遠對她會越好、把一切都瞞住不讓她知道她才會安全。卻不曾想過他若真的羽化,鳳九多年後得知真相的反應絕對不會比現在好到哪裡去。更不曾想過得知真相的鳳九,會直接戴著他的半心戒無所畏懼地進入星光結界。

在看見鳳九手握陶鑄劍向緲落攻擊時,他著急地亂了分寸。

他深知還年輕的鳳九根本不是魔尊緲落的對手,他對自己無情,卻並非無所畏懼,他不怕死,卻會害怕鳳九的死。所以看到鳳九想將自己的心頭血沾上蒼何劍時,他才會反射性地制止她,他想要她好好的、平安的活下去,卻不明白鳳九真正想要的是能與他攜手並肩、同生共死。

「帝君,別總趕我走。」

直到聽到鳳九說的話後,東華才終於明白自己過去過於強大的保護慾,才是把她推離自己的根本原因。

她想要一個她有危險會出現救她的人,但同時,她也會是個願意在心愛之人面臨危險時奮不顧身的人,她害怕的從來不是受傷,而是被拋下,但這些事,東華直到這一刻才終於明白。

攜手解決掉緲落後,東華語帶疲憊地告訴她不該來這裡,他過去的隱瞞忍耐,就是不想看到眼前的場面,可她最後還是來了,現在即使他想送她走也毫無辦法,只能眼睜睜看著她的生氣在他的懷中漸漸消失。

這時的東華雖然無力,但也無比釋然,他不用再隱瞞她任何事,可以老實地告訴她自己其實一點都不想跟她分開、到哪都想帶著她。只是他終究捨不得她年輕的生命就這樣跟著自己殞落。

劇本裡也解釋了正片最後東華倒地鳳九又突然醒過來的不連貫,我是傾向認為東華最後是真的把自己的仙力度給了鳳九。

星光結界的規則在小說裡是這樣寫的:

「置身於星光結界之中,除非殺掉設界之人,否則誰也走不出去。而設界之人一旦造出此結界,自己想要脫困,則唯有將所困之物一概滅掉一途。」

我覺得劇版東華最後會將自己的仙力度給鳳九,是因為他知道如果自己死了,星光結界就會開啟,外面那麼多人鳳九或許還有一線生機。

「謝謝妳,忘了我吧。」

最後東華對鳳九說的這句話,有人會覺得突兀、崩壞帝君的人設,不過我並不這麼認為。

我曾在網路上看到有人分享了東華這段話的完整內容:

「謝謝妳讓我知道愛的感覺、謝謝妳讓我能在有生之年遇見妳、謝謝妳給了我一個家。」
「忘了我吧,等他們救出妳之後,我已經羽化了,從此世上再無東華帝君,不要再牽掛我。」

我並不認為這是劇本安排的橋段,畢竟台詞太冗長了,不可能是將死之人能說的話,但這段內容我認為是非常符合當下東華的心境的。

他的謝謝,不是身為天地共主的東華帝君所說的,而是真正的東華想對鳳九說的話

他謝謝她的出現,溫暖了他幾十萬年來孤獨寒冷的心;

謝謝她給了他一個從不曾有過的家;

謝謝她讓自己的生命不再只有保護跟責任。

而他最後能給她的,只有一份自由,他不希望她在沒有他的未來還在因他的離開痛苦,所以要她忘了自己,不再牽掛。

|回歸平等的愛

濁息最後被東華的赤金血和鳳九的心頭血所淨化,進而破除星光結界的改編我個人非常喜歡,我覺得這個改編讓整個故事更聚焦在東鳳兩人與天命相爭的主題上。

在經過星光結界的生死與共後,東華的愛也會更加成熟、更明白愛並不是一方過度的保護,而是比肩的陪伴。

不過緲落的事一解決,他的自信跟占有慾也就跟著回歸了,未來大約還是會因為鳳九吃不少醋。

最後就是父子相認的部分了。

在看見滾滾邊喊娘親邊跑過來的時候,東華一時沒反應過來而問了他是誰。這時的他不會想到這個孩子跟自己有任何關聯,畢竟跟鳳九重逢後,她絲毫沒有說出有關滾滾的事,他不可能會知道鳳九有他的孩子。

一直到滾滾篤定地說自己是娘親的兒子的時候,他才終於反應過來這個孩子的身分。他的驚愕呆滯顯示他如今的腦袋正在努力地運轉理解狀況。

原來大婚之後她明明要他去青丘解釋卻獨自跑到凡間,是因為這個孩子;

原來即使自己再怎麼傷她,她還是會選擇生下他們的孩子好好去愛他;

原來她到底還是沒有放棄他。

在滾滾身上,可以看到東華的影子(外貌、沉穩的個性、愛吃糕點),也可以看到鳳九的影子(看到花海而開心、遊船時對第一次到碧海蒼靈的反應),這是劇版呈現很棒的部分。

這個孩子讓東華的世界再次被開啟嶄新的一頁,他過去沒有家人,孑然一身地長大。

但現在他身旁有了心愛的人、有了他們的孩子、有了完整的家,而他們現在終於可以相守,他的臉上也有了更開懷的笑容。

  • 文中所有劇情畫面皆截圖自電視劇正片
  • 索取劇本、詢問問題請至【END】觀劇分析總結&常見問題集
如果喜歡這篇文章,可以為我拍手鼓勵!
每人都可以免費拍手五下,您的支持將會成為我繼續寫作的動力。
👇👇👇

本文發佈於

收錄追完陸劇後獲得的點點滴滴,深入探討每個故事、每個角色、每處細節。 期望以多種面向的深度劇評,完整自己的追劇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