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sb 讀 不 到

USB隨身碟因為體積小、攜帶方便,是很多使用者存放資料的裝置之一,但如果USB隨身碟讀不到,有一部分的故障狀況,一般人可以自行解決,例如:換電腦其他USB接孔(連接埠Port)讀取、電腦重新開機...等方法;但有一部分狀況是沒有辦法這樣輕易解決,可能需要更新USB的驅動程式、修正Windows的設定...等,我們透過這一篇文章教學USB隨身碟的正確使用方式及USB隨身碟讀不到的解決方法,最後我們提供USB隨身碟資料救援的服務流程。


  • USB隨身碟讀不到的解決方法
  • 一、USB驅動程式安裝、更新
  • 二、USB接孔(連接埠Port)有灰塵或故障
  • 三、電腦未安裝USB3.0驅動程式
  • 四、USB隨身碟系統格式與電腦不相容
  • 五、重啟Winodws檔案總管(explorer)
  • USB讀不到不能自行解決的狀況
  • COB封裝的USB隨身碟是什麼?
  • USB隨身碟讀不到救援修復流程

 

USB隨身碟讀不到的解決方法

首先從USB隨身碟的原理及構造開始瞭解:
USB隨身碟是閃存記憶體的一種,主要是透過電路連結

右圖為USB隨身碟拆開後的樣子

  1. 主控制器晶片(Controller)
  2. 儲存閃存記憶體(Flash Memory)

以上兩種晶片組合而成:

「主控制器晶片」用於運算及傳輸...等功用。
「儲存閃存記憶體」用於存放傳輸至USB隨身碟內的資料。
所以當兩種晶片,其中一種晶片異常甚至損壞,USB隨身碟就無法正常讀取,常見導致故障的原因是使用時未正常的卸除就將隨身碟拔除,建議正常卸除再將USB隨身碟拔除比較安全。

Usb 讀 不 到

 

一、USB的驅動程式安裝或更新

使用USB隨身碟,直接接上電腦的USB接孔(連接埠Port),都會跳出訊息或音效表示已安裝並可以正常使用,但如果USB的驅動程式的版本過於舊版或是沒有安裝的情況,就會導致USB隨身碟讀不到,使用者可以自行檢查,操作步驟如下:

  1. 「我的電腦」右鍵
  2. 「管理」
  3. 「裝置管理員」
  4. 「通用序列匯流排控制器」

依照以上步驟先行確認Windows裝置管理員的USB驅動程式,可以自行嘗試更新USB驅動程式或移除原本的驅動程式再讓WIndows自動安裝,最後也可以上網下載符合主機板型號的USB驅動程式,亦或是電腦重新開機,接上USB隨身碟讓Windows自動安裝USB的驅動程式。

Usb 讀 不 到

(Windows裝置管理員檢查USB驅動程式)

二、USB接孔(連接埠Port)有灰塵或故障

筆記型電腦與桌上型電腦(PC)都會有USB接孔(連接埠Port),標準配置不會只有一個,如果USB隨身碟讀不到,可以嘗試接上其他的USB接孔(連接埠Port)讀取,因為可能是這一個USB的接孔故障或是USB接孔中有灰塵及髒汙,接觸不良導致USB隨身碟讀不到,可以將USB接孔清潔或更換其他USB的接孔讀取即可解決。

Usb 讀 不 到

(筆記型電腦的USB接孔連接埠Port)

三、電腦未安裝USB3.0驅動程式

市面上常見的USB隨身碟,大多都是USB3.0傳輸端口,因為傳輸速率與USB2.0相比快上數倍,讀取、寫入非常快速,可以自行檢查筆記型電腦或桌上型電腦(PC),是否有安裝USB3.0的驅動程式,如果沒有安裝,可能會導致USB3.0的隨身碟讀不到,可以至筆電廠牌的官網下載USB3.0驅動程式,如果是桌上型電腦(PC)可以找出主機板的型號,再到主機板官網下載相同型號的USB3.0驅動程式,即可使用。

下載USB3.0驅動程式步驟如下:

  1. 筆電:到筆電原廠官網下載此筆電型號的USB3.0驅動程式(如果筆電是ASUS華碩請至ASUS華碩官網)。
  2. 桌上型電腦(PC):確認電腦主機板廠牌型號至原廠官網下載USB3.0驅動程式(如果是主機板是MSI微星請至MSI微星官網)。

Usb 讀 不 到

(Windows裝置管理員USB3.0驅動程式)

Usb 讀 不 到

(USB2.0隨身碟和USB3.0隨身碟接孔顏色區別)

四、USB隨身碟的系統格式與電腦不相容

市面上的儲存裝置(硬碟、外接硬碟、USB隨身碟...),如果需要讓電腦讀取,都需要經過格式化(Format),才可以讓電腦讀取,但是不同的作業系統(Windows、Mac...),讀取的系統格式也不相同,這就是所謂的「系統格式」

各系統格式對應的電腦作業系統:

  1. Windows作業系統的電腦:NTFS、FAT32、exFAT
  2. MacOS作業系統的電腦:HFS、APFS、FAT32、exFAT、NTFS(只可讀取無法寫入資料)
  3. 兩者皆共用的格式:FAT32、exFAT

如果使用Mac系統格式的USB隨身碟接上Windows電腦,不一定可以讀取或寫入,這時候可以到Windows的磁碟管理或Mac磁碟工具程式確認系統格式,但也有兩者共用的系統格式,所以通常USB隨身碟都是格式化(Format)成FAT32的系統格式,因為兩者皆可使用並且相容性高,但要注意「FAT32的系統格式限制單支檔案超出4GB的傳輸限制」,建議可以格式化(Format)成exFAT的系統格式,一樣兩者作業系統皆共用且可以正常的讀取、寫入資料,而且沒有單支檔案4GB限制的問題。

查看Windows磁碟管理步驟:

  1. 我的電腦(右鍵)
  2. 管理
  3. 磁碟管理

Usb 讀 不 到

(Windows磁碟管理檢查USB隨身碟的系統格式)

查看Mac磁碟工具步驟:

  1. 啟動台
  2. 其他
  3. 磁碟工具程式

Usb 讀 不 到

(Mac磁碟工具檢查USB隨身碟的系統格式)

五、重啟Winodws檔案總管(explorer)

​​​​​
如果USB隨身碟讀不到,可以嘗試將Windows的檔案總管(explorer)重新啟動,自動讓作業系統重整,嘗試再次辨識USB隨身碟,但執行此一方法,建議如果有資料在電腦編輯中,請先存檔備份,避免系統崩潰導致重新開機資料遺失。

重啟Windows檔案總管(explorer)步驟:

  • 開啟工作管理員(Ctrl+Alt+Del)看到explorer.exe後點選「結束處理程序」。

Usb 讀 不 到

(進入Windows工作管理員找到explorer.exe)

  • 點選左上方「檔案」→新工作(執行)

Usb 讀 不 到

(左上方找到檔案再選擇新工作並執行)

  • 輸入explorer再按確定就完成重啟

Usb 讀 不 到

(輸入explorer再按確定執行)

USB讀不到但無法自行解決的狀況

如果使用者嘗試過上述的方法,但是USB隨身碟還是讀不到,這類情況可能就是USB隨身碟的控制晶片(Controller)已經異常導致,一般的操作方法都無法順利解決,需要專業資料救援公司,透過專業的設備及工程師技術才可搶救USB的資料。

為什麼無法自行解決呢?

原因是:USB隨身碟的控制晶片(Controller)損壞,需要透過專業的設備讀取、分析儲存晶片(Flash Memory)的數據,因為USB隨身碟的資料是存放至儲存晶片(Flash Memory),睿卡的工程師需要將儲存晶片(Flash Memory)「解焊」下來,再放置同腳位的專業設備讀取、分析晶片的數據編碼。


USB隨身碟什麼狀況就算專業公司也無法搶救?

睿卡科技列出以下狀況提供瞭解:

  1. 特殊腳位晶片:因為儲存晶片(Flash Memory)是特殊規格型號,專業設備尚未支援讀取、分析數據。
  2. 特殊控制器晶片(Controller):讀取儲存晶片(Flash Memory)數據後,需要透過控制晶片的韌體編碼進行人工組合,較特殊型號,專業設備尚未支援。

    將儲存晶片(Flash Memory)「解焊」下來後,需要針對晶片的顆粒去讀取、進行分析,再利用專業設備找出對應主控制晶片(Controller)的韌體,人工組合資料編碼。

    如果其中晶片的區塊(Block)有損壞問題,就沒有辦法將資料組合,好比硬碟壞軌的狀況,所以重要資料如果放在USB隨身碟上一定需多備份,不能僅有一個備份,建議重要資料可以備份至傳統硬碟

睿卡建議使用USB隨身碟的話,可以用於「A裝置」移到「B裝置」的儲存裝置,但用於備份資料必須做好異地備份。

Usb 讀 不 到


 

COB封裝的USB隨身碟是什麼?

有些USB隨身碟的內部構造是COB封裝,COB封裝這一「專業名詞」是什麼意思?一般人很少聽過,接觸過「積體電路」「晶片儲存裝置」的產業可能會有耳聞,USB隨身碟的「COB」是Chip On Board的簡稱,是將晶片封裝的一種方式。

  • 簡單瞭解COB封裝的意思:

將晶片直接黏著堆疊至電路板上,再將晶片的導線總和連接起來並透過特殊材質的外殼封裝起來。

COB封裝的USB隨身碟讀不到並且確認並非一般軟體可以搶救或解決的,需要透過「物理性」的方式搶救資料,首先需要將USB隨身碟晶片封裝部位,透過專業工具打磨並清潔,再透過較複雜技術將晶片接點處「短接線」到設備讀取晶片、分析。

在資料救援業界因為這一類COB封裝的USB隨身碟只要讀不到,需要救援資料的困難度非常高並且工作時間耗時長,資料救援費用都會比一般的USB隨身碟來得高,如果資料很重要不管使用什麼類型的儲存裝置,一定需要異地備份才可以保全資料。

如何辨別COB封裝的USB隨身碟?我們列出簡單分辨的方法:

  1. USB隨身碟:外觀體積的長度只有約一個指節的長度,通常是COB封裝USB隨身碟(實際辨別還是需要拆開外殼才能確認)
  2. SD Card:市面常見的Mirco SD都是COB封裝,一部分SD Card也是(實際辨別還是需要拆開外殼才能確認)
 

USB隨身碟讀不到救援修復流程

如果USB隨身碟已經嘗試過上述的方法,但是一樣無法順利解決及讀取資料,需要USB隨身碟修復的資料救援,我們擁有專業設備可以讀取、分析儲存晶片(Flash Memory)以及組合系統格式和檔案架構技術的專業工程師,我們提供完整的「USB隨身碟救援流程」「USB隨身碟資料救援的價目表」,可以協助搶救USB隨身碟的資料。

一、檢測USB隨身碟

可以親自至現場送修,或我們派快遞人員到府取件(不需運費),可以立即「線上送件」,專業工程師收到USB隨身碟後,花費半天時間檢測後並說明USB隨身碟是否可進行資料救援和報價費用。

二、USB隨身碟救援報價和救援機會

工程師檢測USB隨身碟完成後:

  1. 說明USB隨身碟的受損狀況及救援機會
  2. 救出資料的報價費用
  3. 預估花費的工作時間

同意報價後工程師立即進行救援工作。

三、USB隨身碟資料救援作業

工程師定期回報USB隨身碟的救援進度,完成搶救立即通知使用者,如果USB隨身碟沒有成功救出資料則不會收取報價的費用,給客戶最大的保障沒有白花錢的風險。

四、檢查USB隨身碟救出的資料

工程師搶救資料完成後由使用者親自確認檔案,開啟檔案是否正常及確認是否救出重要資料,確認沒有問題才會收取報價費用並將資料交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