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庚 大學 化工 與 材料 工程 學 系

代碼030132甄試日期5/20 (五)、5/21 (六)招收人數28人 (去年:28人) 不計入外加名額採計科目國文、英文、數學A、自然學測檢定標準
國文英文數A數B社會自然英聽
111年-- 均標 均標 -- -- 均標 --
110年-- 均標 均標 -- 均標 --
篩選倍率
國文英文數A數B社會自然相加項
111年7 5 5 -- -- 3 --
110年7 5 5 -- 3 --
110年篩選結果

篩選一篩選二篩選三超額篩選
國=10 英+數=19 自=12

詳細申請資訊
  • 長庚大學化工與材料工程學系個人申請校系分則詳細資料
  • 長庚大學個人申請共通說明事項

本站查詢結果僅供參考,若與簡章內容不符,概以正式簡章為準。

學系特色

長庚大學化材系兼顧「化工」與「材料工程」的專業,以培養具有材料背景的化工人才為教育目標。藉由長庚醫院與台塑企業資源,特別重視理論與實務結合之教學。研究上,著重發展製程整合、能源、生醫、高分子及奈米材料領域之前瞻技術及製程。另外,本系具有低師生比、雙導師、使用先進軟體輔助教學、第三學期學程、暑期國內外實習等特色。


學科意涵

本系是國內第一所結合「化學工程」與「材料工程」的大學科系,以培養具有【材料背景】之【化工程序】人才為教育目標。其中,【化工】是指將原物料以工程的方式進行合成、加工、製造並具經濟效益地大量生產為最終產品的程序。


學習方法


長庚 大學 化工 與 材料 工程 學 系

(1) 課堂授課方式:藉由講授及研讀重要課本,學習化工與材料相關基礎理論知識與技術。

圖解:討論與講解

版權:本系系簡介資料

長庚 大學 化工 與 材料 工程 學 系

(2) 實驗方法輔助學習:開設多種實驗課程,設計多種實驗主題,以分組形式進行。以實驗操作、儀器操作與分析,訓練學生如何將課本中的理論或方程式與實驗互相應證,並對實驗數據進行合理的分析與探討。本系的專業實驗實作課程較一般學校多出約50%,且採小組實驗、小組導師制,以奠定學生紮實之學習基礎。

圖解:多樣化設備供學生進行實驗操作

版權:本系系簡介資料

長庚 大學 化工 與 材料 工程 學 系

(3) 電腦軟體輔助教學:使用先進軟體(如Aspen與Ansys Fluent等)進行教學,領導學生運用軟體工具對於化工核心課程整合及解決問題的能力。

圖解:使用先進實用軟體輔助學習

版權:本系系簡介資料

長庚 大學 化工 與 材料 工程 學 系

(4) 業界實習: 本系自創系以來便秉持理論與實務結合的理念,大學部學生都要到業界實習,讓專業學理實務得以印證。學生除了可以選擇在國內的著名公司或研究機構實習外,也可以申請至海外合作機構實習。

圖解:六輕參訪

版權:本系系簡介資料


與相關科系之異同

化材系比傳統化工系有更多的材料相關課程,也比傳統材料系多了物質與能量輸送、製造程序整合及材料與產品鑑定分析課程。更有別於化學系學習基礎科學課程,化材系是以工廠運作規模為主體,以工程角度學習相關材料的合成反應、分析鑑定及輸送程序等知識。


生涯發展容易誤解之處

一般大眾常誤解化材系或化工系畢業生只能到石化產業工作。其實不然的!
只要與生產、製造相關的產業(無論是新興產業或是成熟產業)都需要有化工人與材料人的貢獻。(例如:半導體業、光電業、能源產業、汙染防制工程、石化產業、食品業、醫藥生技業等都需要喔!)
化材系畢業生就業領域非常廣泛且起薪相對高。


學習方法容易誤解之處

最常被問【化材系跟化學系學得很像?】其實兩個系的學習設計不同喔!。本系化學相關的科目如大一與大二的普通化學、分析化學、有機化學及高分子化學;物理相關的科目則從大一到大四都有,如普通物理、質能平衡、物理化學、流體力學、單元操作、質量傳送、高分子物理、化學反應工程、程序設計等。物理類科目多於化學類科目。


補充提醒與說明

化學工程的價值在於量產,因此化工更著重於如何將產品在控制品質下大量生產、製造程序優化進而提高經濟效益,這是工程與其他科學不同之處。本系結合材料科學與化工技術之教學導向,透過理論教學並結合實驗與實作課程,能完整培養紮實理論與實務技能之學生。本系行之有年的國內外學生暑期實習,讓學生從工作中學習並經由業師輔導,實際從實習中訓練實務技術與經驗之優秀工程師。


核心課程地圖

  • 大一必修
    • 普通物理(1)(2)
    • 普通化學(1)(2)
    • 普通化學實驗(1)(2)
    • 化工與材料工程概論
    • 計算機程式
    • 質能平衡
    • 普通物理學實驗
    • 軍訓(1)(2)
    • 體育
  • 大二必修
    • 工程數學(1)(2)
    • 物理化學(1)(2)
    • 材料工程(1)(2)
    • 有機化學(1) (2)
    • 有機化學實驗
    • 單元操作與輸送現象(1)
    • 體育
  • 大三必修
    • 單元操作與輸送現象(2)(3)
    • 熱力學
    • 儀器分析
    • 材料工程實驗
    • 物理化學實驗
    • 化學反應工程
    • 程序控制
    • 化學工程實驗(1)
    • 儀器分析實驗
    • 專題研究(1)
  • 大四必修
    • 校外實習
    • 程序設計
    • 化學工程實驗(二)
    • 反應工程實驗
    • 化工產業實務專題講座

專業選修課程

  • 綠色製程
    • 數值方法與分析、工程統計、環保政策與技術、工業安全衛生、化工應用數學、奈米材料導論、環境工程、儀控系統設計、工業儀表控制、高等程序控制、超臨界流体理論與實務、電化學
  • 材料科技
    • 奈米粉體合成與應用、高分子化學、固態材料學、光電材料、高分子物理 陶瓷材料、生物醫學材料、表面分析技術、物理冶金、能源技術概論、太陽光電技術
  • 生化科技
    • 生化科技、細胞與抗體技術、生物化學、生物技術特論、微生物應用工業、動物與昆蟲細胞培養、生化工程概論、奈米生醫技術


特色課程

長庚 大學 化工 與 材料 工程 學 系

反應工程實驗

結合化工與材料及分析原理,讓學生實際操作儀器和設備,讓學生熟習反應工程之實作技巧與整理分析實驗結果之能力。


長庚 大學 化工 與 材料 工程 學 系

化工產業實務專題講座

本課程為長庚化材特色課程,藉由12項工廠實務專題進行深入介紹,協助提升學生業界實務專業能力與經驗。

圖解:參觀麥電控制室介紹

版權:廠區參訪時實際拍攝

長庚 大學 化工 與 材料 工程 學 系

化學工程實驗

因為單元操作與輸送現象及程序控制為化工的核心課程之一,內容牽涉化學、物理與數學,因此在授課過程中學生往往學得模模糊糊;而本實驗課的目的是驗證與熟嫻理論,因此內容以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最不易學習及容易混淆的理論佐以重要的應用為課程設計依據,期使學生理論有完全之瞭解。


適合從事工作


  • 製程工程師

    • 負責產線製程的產品品質與程序控管、維護、除錯與優化。


  • 研發工程師

    • 運用物理、化學和工程的知識與技術,開發新材料、新製程或新技術,將現有產品提升,或將實驗室規模之試驗製程放大至工廠規模進行大量生產。


  • 科學研究人員

    • 從事化學工程與材料基礎研究,發展化學工程與材料基礎理論、分析方法或新材料、新應用的設計與開發。



系友生涯發展


長庚 大學 化工 與 材料 工程 學 系

許志誠

長庚大學化材系畢業

現職: 台塑石化公司/資深工程師

長庚 大學 化工 與 材料 工程 學 系

黃爾文

長庚大學化材系畢業

現職: 國立交通大學材料系/教授

長庚 大學 化工 與 材料 工程 學 系

王翰毅

長庚大學化材系畢業

現職: 美商英特格有限公司台灣分公司 (Entegris, Inc.)/研發副理

長庚 大學 化工 與 材料 工程 學 系

蘇安治

長庚大學化材系畢業

現職: 台灣積體電路製造股份有限公司(tsmc)/經理

長庚 大學 化工 與 材料 工程 學 系

魏德育

長庚大學化材系畢業

現職: 賀晟國際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多元能力

科學能力:了解科學的原理原則及操作科學事務的能力。

寫作表達:能運用精準的詞彙、語句寫作,有效並正確地傳達訊息或想法。

外語能力:外國語文聽說讀寫能力。

閱讀理解:能理解文章的意涵與邏輯,及所想傳達的訊息與想法。

領導協調:能帶領大家執行任務或為相同目標而共同努力。

操作能力:用手或手指完成精細的任務,例如抓取、操作、雕琢或組合物品。

組織能力:能掌握細節、依規則有系統地安排事務或完成任務。

助人能力:主動關懷需要幫助的人,並能諮詢、協助他人解決困擾或完成任務。

說服推廣:讓他人同意觀點、聽從建議,進而改變看法或有所行動。

個人特質

自信心:自信自重,肯定自我,喜愛自我;有較高的能力感、勝任感及控制感,不易受他人表現影響

客觀性:多元客觀,易於參考接納外部意見,願意接納意見並有彈性

合作性:與人合作,共同完成事情;能包容,勉力求全,願意妥協

變通性:思考行事彈性活潑,喜歡變化、改變、創新,充滿想像力與新點子

秩序性:喜愛周延規劃,做事按部就班有條理,事物整理的井然有序、不紊亂

活動性:動作迅速敏捷,積極主動,容易付出行動,喜歡動態活動

主導性:喜歡影響及領導他人、主導事物,樂於擔任指揮或帶頭角色

社交性:活潑熱情、健談多言、善於交際、樂於與人群互動、人際層面廣泛

開朗性:樂觀開朗精神飽滿,心無掛礙輕鬆愉快,幸福滿足心理負擔低


圖表來源為該校系之重視百分比,加總為100%;百分比越高,代表越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