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郁乎文哉,吾从周

2017-07-09 07:41 来源: 文化传统

一起学《论语》3.14

八佾篇——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

【原文】

子曰:“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

【白话】

孔子说:“周朝比照于夏商二代的文化,真是灿烂盛美啊这个文明!我遵从周朝的制度。”

【释词】

监于二代:二代指夏、商。监,如同“视”,比照的意思;同时里面也含有“鉴”的意思,依据夏商二代的制度而进行损益之。

郁郁乎文哉:文指礼乐制度文物,古称“文章”。郁郁,文之盛的样子。钱穆:历史演进,后因于前而益胜,礼乐日备,文物日富,故孔子美之。

从周:遵从周制。周制礼仪文物大备,文明灿烂。《论语意原》:从周者,从文王周公之法度也。

【先贤精义】

《论语注疏》曰:此章言周之礼文犹备也。以今周代之礼法文章,回视夏、商二代,则周代郁郁乎有文章哉

孔安国曰:周文章备于二代,当从之。

《论语义疏》曰:以周世比视于夏殷,则周家文章最著名大备也。周既极备,为教所须,故孔子欲从周也

朱子曰:言其视二代之礼而损益之。郁郁,文盛貌。

张栻曰:周监于夏商而制作,“郁郁乎文哉”,言其盛且备,不可以有加也,故圣人从周。若使圣人居制作之位,大体从周,然其间损益之宜

尹氏曰:三代之礼至周大备,夫子美其文而从之。

《汉书·礼乐志》:王者必因前王之礼,顺时施宜,有所损益,即民之心,稍稍制作,至太平而大备。周监于二代,礼文尤具,事为之制,曲为之防,故称礼经三百,威仪三千。于是教化浃洽,民用和睦,灾害不生,祸乱不作,囹圄空虚,四十馀年。孔子美之曰:“郁郁乎文哉!吾从周。”

李炳南曰:三代礼文既以周礼最为完备,则郁郁二字自然包含礼的本质与条文,两者兼备,而相平衡。也就是文质彬彬之意。文与质平衡,无过,亦无不及,就是恰到好处的中庸之道。所以孔子赞美周礼之后,即说:“吾从周。”《礼记·中庸》亦记孔子的话说:“吾学周礼,今用之,吾从周。”孔子的意思,就是说:“我办政治,即从周礼,依中道而行。

朱子曰:使夫子得邦家,虽必损益四代以为百王不易之法,然其从往代不能多于从周也。

康有为曰:本于周制为多。非徒时近俗宜,文献足徵,实以周制上因夏殷,去短取长,加以美备,最为文明也。孔子之道,以文明进化为主,故文明者尤取之子思所谓“宪章文武”也。《墨子·公都子》亦曰:“子之古,非古也,周也。吾之古,夏也。”故墨子改制,上法禹为多,而孔子改制,法周文为多

钱穆曰:三代之礼,乃孔子博学好古之所得,乃孔子之温故其曰“吾从周”,则乃孔子之新知。孔子平日所告语其门弟子者,决不于此等历史实迹绝口不道,然《论语》记者则于此等实迹皆略而不详。读者必当知此意,乃可与语夫“好古敏求”之旨。

云门隐者按:周承夏商二代,对其文明制度而进行损益之,同时达到了文明大备的极高境界,所以孔子从周。此章可见孔子之博学好古,且与时俱进也

附录:

《论语正义》曰:鲁,周公之后。周公成文武之德,制礼作乐。祝鮀(tuó)言伯禽封鲁,“其分器有备物典册”。典册即《周礼》,是为周所赐也。故韩宣子谓周礼尽在鲁。又孔子对哀公言“文武之道,布在方策”,方策者,鲁所藏也。《中庸》云:“吾学周礼,今用之,吾从周。”今亦指鲁,夫子此言“吾从周”,是据鲁所存之《周礼》言。《礼运》孔子曰:“吾观周道,幽厉伤之,吾舍鲁何适矣!”是言鲁能存周礼也。

《论语答问》曰:先王之制,与气数相为始终,而前后相为损益,固非一人一日之所能致也。三代之礼,至周大备,则以气数至此极盛,而前后相承,互为损益,至此而始集其大成也。

《论语发微》曰:《春秋》王者继文王之体,守文王之法度。隐元年春王正月,传曰“王者孰谓?谓文王也。”何休说以上系王于春,知谓文王也。文王,周始受命之王。天之所命,故上系天端,方陈受命制正月,故假以为王法。不言谥者,法其生,不法其死,与后王共之,人道之始也。

《论语稽》曰:推之一车旗,一服物,如《王制》《明堂》所载,莫不参夏殷而兼用之,所谓监于二代也。

【本章参考书目】

《论语集解》、《论语义疏》、《论语注疏》、《论语集注》、《癸巳论语解》、《论语意原》、《论语新解》、《论语讲要》、《论语稽》、《论语注》、《论语集释》、《论语正义》、《论语发微》、《论语答问》、《论语会笺》、《汉书》。

本课完,获得全套《论语》讲义及荐读资料(“《论语》的文化传统”系列文章及《孔子家语》等),请关注文化传统平台(微信公号:wenhuact)。免费加入线上公益学习社群,和我们一起研修经典,请点击如下链接:

我们倡导的学习方法:述而不作,信而好古,学而时习;尊重文化道统(荐读《论语》的文化传统系列文章);多措并举,解悟经典,感应圣贤气质:诵读原文、抄写原文、了解基础字意词意、领会先贤精义、品味原文并尝试自己解读、了解相关故事、旁通相关经典、与学友交流讨论、学以致用举一反三、也可以制定自己的日课,就近参加线下活动……

文化传统是传统文化背后一以贯之的精神链条,即道统

解悟经典,修身治学,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文化传统是传统文化背后一以贯之的精神链条,即道统

解悟经典,修身治学,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郁郁乎文哉|《论语》没有那么难

2018-06-15 07:00 来源: 欢丸妈妈

今天我们继续来读论语第三篇《八佾篇》。

孔子说:“周朝的礼仪制度是以夏商两代为根据,然后制定的,多么丰富多彩啊!我主张周朝的礼仪制度。”

子曰:“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

监,同鉴,借鉴。

二代,夏朝和商朝。

郁郁:文采斐然,文辞华丽。

这一章的意思可以结合2.23那一章来读,子张问:“十世可知也?”子曰:“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夏商周三代的历史、礼仪制度都是有联系的,孔子的基本态度是遵从周礼,实际上也是对夏商两个朝代的延续。

孔子到了周公庙,每件事情都发问。有人就说:“谁说叔梁纥(hé)的儿子懂得礼呢?他到了太庙,每件事情都要问别人。”孔子听说了这话,说:“这就是礼啊。”

子入太庙,每事问。或曰:“孰谓鄹人之子知礼乎?入太庙,每事问。”子闻之,曰:“是礼也。”

太庙,古代把开国皇帝叫做“太祖”,祭祀太祖皇帝的宗庙叫做“太庙”。周公旦是鲁国的第一个国君,所以太庙就是周公的庙。

孰,谁。

鄹人之子,鄹是个地名。你看这个字是个在右边的双耳旁,听过大象字课的同学知道,右边的双耳旁读作邑,一般都是跟地名有关系。那在左边的双耳旁读什么呢?又跟什么意思相关呢?如果你还记得,欢迎在留言里告诉我。孔子的父亲叔梁纥做过鄹地的大夫,所以就被称为“鄹人”。鄹人之子,说的就是孔子。

是,我们现在的是字是系词,在古文里大部分的是字是指示代词,类似于现在的这。

这里我们重点讲一下字。每字在大象字卡的火部/绿部,家长和小朋友们可以找出来看一下。

郁郁乎文哉,吾从周

每是一个象形字。古文字形像跪坐的女子。每字的下半部分就是母亲的母,我们之前讲过母字和女字的区别,主要是突出了母亲哺乳的特点。每字又在女子头上插上了一个饰物。本来的意思就是母亲或女性长辈。后来借用为我们现在常用的意思。

这一章讲的是礼,同时也反应出孔子对待学习的态度。孔子虽然已经非常知礼了,但仍然每事问,不会觉得自己什么都知道就不问了,这是一种非常谦虚、严谨的态度。

今天我们读了《论语》八佾篇的第十四章

子曰:“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

第十五章

子入太庙,每事问。或曰:“孰谓鄹人之子知礼乎?入太庙,每事问。”子闻之,曰:“是礼也。”

还学了一个每天的字,你对今天的学习内容有什么心得和想法,都欢迎留言给我。

那么,我们就明天见吧!

进入大象直播间

开启古诗词学习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