腳 痛 看 什麼 科

脚痛挂什么科,一般来讲要根据脚痛的原因来选择,具体如下:

1、绝大多数脚痛是因为脚部的骨关节炎或者一些像劳损引起的,比如说脚跟疼、脚背疼或者是脚踝疼,这种情况我们考虑绝大多数可能是脚部的骨和关节的损伤,就要挂骨科;

2、如果是因为脚部受外伤,比如说扭伤、摔伤,这种怀疑有骨折或者甚至有韧带这损伤的情况下,比如说崴脚、习惯性的扭脚,或者说考虑比如说像跟腱的断裂,甚至说像跟骨和踝关节的骨折,就要挂创伤骨科;

3、还有些病人是因为脚部的一些畸形,比如说买翻,或者脚底长了片纸,也就是我们说的茧子,这个时候穿鞋受限疼痛明显,这个时候可能要挂足踝外科,或者说挂一些专门看足踝的专家来就诊;

4、还有些脚痛不是由于骨关节的原因所引起的,比如说有些病人有糖尿病,足部因为这个血管有狭窄引起的足部的疼痛、发凉,这个时候就要挂血管外科去就诊;

5、还有些病人的脚疼的同时会出现脚部的麻木感,在这个时候要考虑可能有神经的损伤,如果说同时伴有腰疼,并且说腰部向腿部、脚部有放射的话,考虑可能是腰椎间盘突出所引起的,还是要挂骨科,或者专门看脊柱这方面的专家的号;

6、如果是单纯的这种麻疼或无力,考虑是神经的问题所引起的,可能就要挂神经内科或者是骨科来就诊。

【早安健康/呂維振】足底筋膜炎一踩地就好痛,該看復健科還是骨科?足底筋膜炎治療方式包括打針、吃藥或做復健,該怎麼選擇呢?台大北護分院復健科研究團隊刊登在國外著名期刊《Rheumatology》的研究成果,發現短期以施打自體血漿製劑或類固醇會有不錯的效果,但長期而言則可考慮進行體外震波治療或施打自體血漿製劑。患者平時也可以用三個方法協助復原。

足底筋膜炎其實不是真正的發炎,而是一種退化性疾病!台大北護分院復健科蕭名彥醫師表示,足底筋膜扮演著維持足弓、穩定足踝、協助吸震的角色。當長時間承受重量,足底筋膜被過度牽拉或受壓,就可能引起發炎及退化。

美國梅約診所 (Mayo Clinic)指出,正常情況下,腳底的筋膜如同能夠吸收衝擊的弓弦,具有支撐足弓的功能。當筋膜所承受的張力、壓力過大,筋膜可能產生微小的撕裂,而反覆的拉扯、傷害更會持續刺激筋膜、導致發炎。

足底筋膜炎症狀

美國骨科醫學會(American Academy of Orthopaedic)資訊網站 「OrthoInfo」指出,常見的足底筋膜炎症狀包括:

  • 腳底接近腳跟處疼痛
  • 起床後、最一開始踩地時,以及長時間休息後,疼痛最為劇烈
  • 通常行走數分鐘後疼痛會減輕
  • 運動後(而不是運動期間)疼痛會加劇

足底筋膜炎看哪科


  • 足踝專科
  • 復健科
  • 骨科

郭綜合醫院骨科吳國禎醫師 指出,骨科門診診斷足底筋膜炎時,可能藉由觸診尋找腳底的壓痛點,或是使用肌肉骨骼超音波和X光檢查,確認足底筋膜是否有變厚、變形等問題,以及跟腱、腳踝關節、腳跟骨等處是否有骨折、腫瘤等病變,才能確診。

大約九成以上的患者可以經由非手術的保守治療改善足底筋膜炎,除了休息、冰敷、止痛藥緩解疼痛症狀以外,也可以藉由足底柔軟操、足跟墊或特殊鞋墊提供足弓支撐。

足底筋膜炎治療方法

處理上除了施予物理治療與局部注射類固醇之外,體外震波治療以及注射自體血漿製劑是近年來十分盛行的治療方式,目的是引發身體的修復反應、促進退化的組織再生,也屬增生治療的一種。

北護分院復健科張凱閔醫師進一步說明,足底筋膜炎因為是退化性疾病,不容易治癒、常變成反覆的慢性疼痛。若是長期治療,體外震波可以達到類似注射自體血漿製劑的療效,而且價格較便宜許多,也少去打針的疼痛及併發症。

北護分院醫療部韓德生主任建議,若需要長時間站立行走者,或是扁平足或高弓足患者都是足底筋膜炎都是高危險族群,要注意適度休息、勤做足底筋膜及小腿後肌伸展以及考慮使用良好支撐的鞋墊幫助減低足底負擔。

《哈佛健康雜誌》 (Harvard Health Publishing)資料認為,許多醫師會建議先進行6~8周的保守治療計畫,包括

  • 適度休息,適度進行能夠伸展腳跟與足底筋膜的運動。
  • 如果運動導致腳跟疼痛,可以使用冰塊進行腳底按摩。
  • 避免赤腳或穿著足弓支撐性不足的涼鞋、拖鞋行走。
  • 暫時避免需要跑步、跳躍的運動,以游泳、腳踏車等代替。
  • 選擇鞋底、鞋跟較軟的鞋子。
  • 以繃帶固定受傷腳底。
  • 使用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減輕疼痛。
  • 選擇使用超音波、電流刺激等方式的物理療法。

如果保守療法效果不佳,醫師也可能建議使用以下治療方式

  • 夜間夾板:睡眠時可幫助腳部呈現自然彎曲,幫助維持腳根、足底筋膜的正常狀態。
  • 震波治療:藉由刺激足底筋膜,幫助復原。
  • 藥物注射
  • 手術

郭綜合醫院復健科主任陳柏宏則 提到,足底筋膜炎可以先做伸展小腿肌腱、足底筋膜的伸展,幫助緩解腳底的筋膜壓力;足弓墊或短腿副木(踝足部裝具)則可以幫助維持腳踝姿勢、降低腳底壓力。

進一步的復健或藥物治療方面,則有超音波、口服消炎止痛藥、局部類固醇施打等。

林新醫院衛教資訊 提到,足底筋膜炎手術治療會切除部分足底筋膜。高醫醫訊則 指出,足底筋膜炎保守療法無效時會使用手術治療,但患者術後也需要進行復健治療,才能改善症狀。

足底筋膜炎的舒緩方法請看下一頁!足底筋膜炎挑鞋子很重要,下一頁也分享挑選秘訣給您

因為跑馬拉松之後看病的經驗實在太多,加上上週去擺攤,有跑友跑來問我說他腰痛怎麼辦,於是激發我想寫一篇專門推薦或評論台灣針對腳傷(運動傷害)看哪個醫生或是訓練上可以推薦的優質教練等等,說不定可以有些幫助。
 

走跳在跑步這個領域十年,我唯一能夠說的是,關於運動傷害、運動疼痛絕對無法只透過看幾次醫生就能把你治好,也不一定是要花大筆的銀子才有效。但切記如果連續去了幾個星期治療都沒有改善,我建議也別去了。如果早期有追蹤我文章的朋友,或許也很熟悉我這一路走來,治療之路也堪稱崎嶇.....。

分享之前,我覺得最重要的是,能夠秉持一顆開放的心去接受所有的治療,但並不建議一開始就使用太侵入式的療法,因為後遺症可能不是我們所能承擔的。最後,就是要“相。信。自。己。”一定會好起來!!!!!!

細數十年來我接觸過的醫生.....

加拿大的物理治療師 (會使用一種針叫cold niddle):一次收費80美金,看完診後會寄一份報告給你,裡面包含練習影片跟醫囑,當時因為接近比賽已無退路,針完只覺得超疲勞,然後可以馬上昏睡四個小時,但當時膕肌的疼痛問題一直在,能往前彎的弧度還是很小,最後比完賽,是破pb,但也傷勢嚴重,跑步停擺快一年。

舊金山的合法整脊師:在美國chiropractor 是合法的,那年因為去加州比賽,好友john幫我引薦了這位整脊師,弄完是有種輕鬆感,但疼痛問題並無法真正的解除,身體當時的問題繼續存在....

麻州留美博士物理治療師(現在在臺灣還算有名氣),一次收費2千多,跟我說如果沒效不用錢,看了前兩次醫生都沒收到錢,終於在第三次醫生收到錢了。不然我真的很內疚.....,這種可以短暫找出問題,但必須配合後續訓練,有專業物理治療師幫忙訓練(要懂訓練的物治),才有辦法維持。

大醫院的復健科:台大復健主治醫師賴xx,看完後叫我去住家附近的復健診所拉腰、電療....然後我有點疑惑那我來台大做什麼呢?

大醫院的骨科:很有名的馬xx,他說我得了跑者膝,叫我多練股四頭肌,練完後,問題還是差不多....還有一家在八德路的醫院骨科醫師幫我照了核磁共振,說我脊椎滑脫建議我穿鐵衣....當然最後我沒有穿.....因為我的物理治療師跟訓練師評估後,覺得對肌肉長期可能會造成不良影響。

吳興街某醫院的神經外科:給我開了止痛消炎,但我的鼠蹊還是會痛,後來我都跟醫生說你不用開藥給我.....

雙連站附近知名的骨科診所: 叫我拉腰,說至少要100次,我拉了30幾次後,身體沒有改善,然後我加了骨科內附屬的自費復健師療程,但每次徒手治療完,問題還是沒有太多的改善,後來徒手治療師跟我說,那些健保項目沒啥用....(但我覺得如果一開始去做電療、機器等,覺得症狀有改善就持續去,但如果去了10次以上,還是沒好,真的不要浪費錢了,雖然是健保出錢,舟車往返時間也是非常寶貴)

傳統中醫+徒手:如果是急性骨傷,我覺得益茂中醫的李師父堪稱妙手,如果你不小心扭傷,馬上去找他,你幾乎可以正常地走出來。

日式整椎:有一陣子台灣很流行日式整椎,去了一陣子對疼痛也沒有太大的改善,但是弄完還蠻舒服的,但是也是不便宜,只是當成一種日常脊椎保養的概念。

空氣槍醫師:因為朋友推薦,說非常有效,而且現在在大陸是名醫,買了十次課程,顯然對我是毫無幫助,用空氣槍打在你的關節處並不會痛,但真的超級沒效。

倒掉+整椎:很久以前去的,是一位美國的整脊師在台灣秘密開診,因為實在太貴了,後來就沒去了。

大名鼎鼎古亭站復健診所(從內湖搬過來的):可能患者太多,被看完後,女醫生教我伸展跟發了一張復健卡,但坊間有跑者很推她,對我的左膝蓋痛沒有獲得幫助。日後我的物理治療師發現我應該是臀部問題導致關節疼痛,有練肌力就不痛,但可以維持天數很短,所以要解決臀部的動力鍊。(後記:上個月 2019.12.23,跟朋友相約再回去找古亭站復健診所,這次醫師幫我打增生(膝蓋外側),然後跟醫師說我左邊肩膀後側會一路緊痛到腰,醫師叫我往前彎,看完立馬寫了一張卡,幫我預約脊椎骨盆矯正一對一,這不是侵入式的,老師會教你日常怎麼與自己的骨盆及脊椎相處,結果回來每天自己練習,居然左膝蓋問題又好了一陣子!)

瑜伽:一開始覺得有用,幾個月後,練到受傷了,怕影響跑步於是就停止。

如其他諸如此類的復健診所,就不一一細數了。只要是電療,拉腰,我覺得經驗上,好像是某種心安而已。

筋膜傷科:過去十個月固定會找一位筋膜師(出自很有名林x傳的手法門派),一次兩個多小時,調順身體的張力,後來因為成效有限,老問題還是一直反覆出現,也不再去了。

這兩年我選用的治療手段:

物理治療教練:我現在的物理治療師(Boxer Li)本身也懂訓練 ,在訓練前會先幫我處理身上疼痛及放鬆肌肉後,才開始讓我做肌力訓練。做完訓練後,會再處理一次放鬆身體的肌肉。

大多數人的還是習慣單純去找復健師,或單純去找教練訓練,但這其中少了一個環節就是能看懂身體問題又能幫助你訓練的物治教練。台灣這樣的人才非常難找,所以當你發現你的問題長期無法解決的時候,請記得找這類的物理治療教練幫你找出真正的原因。

針灸:聯合中醫謝明憲醫師是唯一讓我覺得針灸有療效的人,他本身也是筋膜派,所以在針灸前,他會先看身體筋膜的走向才下針。絕對不是哪痛就針哪裡~之前在古亭站復健一家針灸也算有點效果,但是因為實在太痛了,後來真的無法再去。

復健按摩:大概一個月會找運動按摩一次,或是賽前一週放鬆及被動深層伸展。

整復:傳奇林是我覺得手腳工跟經驗很豐富的整脊師,呼吸之間,你的骨頭就被放到原來的位置,但光喬不做其他事情或訓練其實也無法維持很久,因為個人頸椎問題導致我肌肉緊繃頭痛,因此還是會針對頭痛問題定期去找傳奇林。

跑步教練:Daniel本身的運動生理背景非常強,很會開訓練菜單(不用練很重很多就會進步,已不只一人證實其訓練效果),一對一訓練上課時非常重視身體排列,也會簡單的徒手幫忙鬆掉身上很緊張的部位,本身也是有運動按摩執照,找到這種教練對身體像我一樣有很多障礙的人是個很好的選擇。過去的經驗,我只要練太多,身體就壞掉。東修西修,菜單也吃不完,每次練習都帶著很大的心理壓力,加上我是深信跑步訓練講求的是效率,除非你真的非常有時間且熱愛跑步,不然硬是吃量也是很容易受傷!

除了自己伸展、放鬆外,當我身體上出現放不掉的痛點,以上的方式確實能幫助我緩解症狀,然後回到訓練的路上。

新增2020.8.8   雖然過去一年不算有大問題發生,但左腳膝蓋外側一直處於不穩定的狀態,一旦遇到下坡就只能啟動吉娃娃模式。最近因為自己去健身房使用固定式器材,加強股四頭肌時發現,只要角度不對,左膝外側就有一條韌帶會跟著拉扯 ,而且還挺痛的。之前下坡有時也會有類似的問題發生,因此決定去中壢聯x國際醫院找運動醫學專門王凱平醫師評估膝蓋問題。醫生照了片子後給我的判讀是外髕骨股骨疼痛症候群。當天處理是打葡萄糖+肌貼固定膝蓋,醫生建議還是找物理治療師配合其他部位的肌肉強化。我的經驗覺得與物理治療師配合一段時間後,如果還有其他地方一直沒被處理好,建議可能需要回到運動專門科的醫師來評估問題,因為身體是一直在變化的。
 

因為中壢對我實在不太方便,於是聽從王醫師建議,還是回歸訓練。 我又回台北超越復健告知女醫師拍片跟醫生評估的結果,然後女醫師開了一張徒手治療一對一,這次安排跟之前的治療師不一樣。這次是林家立物治師,第一次去找林物治短短30分鐘的療程,發現所有動作幾乎都做不來,但明明看似很基礎的動作。去了幾次後,最後是靠林物治教的一些矯正運動 (左腳掌單腳站、跟非傳統橋式一些變化型,也是日常自己在家就可以練習的動作),讓我左膝蓋長達十幾年的問題獲得解決。過去自己也接觸很多筋膜派的,但是像我左腳膝蓋跟骨盆這種結構問題,最後沒想到竟是靠矯正運動,回到可以下坡無痛、擺脫吉娃娃模式的狀態。

腳 痛 看 什麼 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