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宣布遷往臺灣老王的軍隊也移駐到臺灣從此與妻子家人斷了音訊老王盼望多年終於能夠見到久違的親人這是政府的哪項政策所致

【站僕】摩檸Morning>試卷(2018/02/14)

國一歷史下第三次題庫 下載題庫

選擇:35題,非選:0題

立即測驗 

我要補題 回報試卷錯誤

1.

政府宣布遷往臺灣老王的軍隊也移駐到臺灣從此與妻子家人斷了音訊老王盼望多年終於能夠見到久違的親人這是政府的哪項政策所致
1. 附表是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邦交國變化曲線表。表中兩條曲線相交的甲,發生了何事?
(A)臺灣與美 國斷交
(B)韓戰爆發
(C)臺灣退出聯合國
(D)兩岸開始小三通。

2.

2. 附圖漫畫顯示西元 1945~1970 年,兩岸與國際外交關係的變化。如果要將漫畫按照發生的時間先後排列,下 列何者正確?

政府宣布遷往臺灣老王的軍隊也移駐到臺灣從此與妻子家人斷了音訊老王盼望多年終於能夠見到久違的親人這是政府的哪項政策所致

(A)甲乙丙丁
(B)乙丁丙甲
(C)丙甲丁乙
(D)丁丙乙甲。

3.3. 民國 38 年是非常重要的一年,對中共而言,也是具有關鍵性的轉捩點。請問:下列有關這一年歷史的敘述何 者正確?
(A)在這一年中共受到嚴重的挫敗,國民黨獲得重大的勝利
(B) 中共在這年將臺灣趕出聯合國, 取代中華民國在聯合國的地位。
(C)這一年美國與我國斷交,情勢危急
(D) 國民政府在國共內戰中節節敗 退,只好播遷來臺

4.4. 「不再堅持中華民國是代表中國的唯一合法政府,強調兩岸是處於分裂分治的對等政治實體。」上述這種理 念是下列哪個階段的外交政策?
(A)鞏固外交
(B) 軍事外交
(C) 務實外交
(D)突破外交。

5.

5. 明宏在一本書中看到如下的圖片,左邊的麵粉袋印有中、美合作的標記。請問:圖中的麵粉袋,應該是發生 下列何事之後,出現在臺灣的?

政府宣布遷往臺灣老王的軍隊也移駐到臺灣從此與妻子家人斷了音訊老王盼望多年終於能夠見到久違的親人這是政府的哪項政策所致

(A)越戰
(B)韓戰
(C)解除戒嚴
(D)開放大三通。

6.6. . 「Made in Taiwan」表示是臺灣製造的產品,其中有許多「世界第一」的頭銜,如一九六○年代的鞋子、 雨傘、毛衣、自行車、電扇、黑白電視機、計算機等,一直到一九九○年代的高科技產品,如:滑鼠、鍵盤、 掃描器、主機板、網路卡、數據機等,產量都是世界第一。請問:這與政府曾經設立哪些特區推動產業發展 有密切的關聯? (甲)經濟特區 (乙)高雄加工出口區 (丙)新竹科學工業園區
(A)甲乙
(B)乙丙
(C)甲丙
(D)甲乙丙。

7.7. 民國 77 年,哪位總統提出「務實外交」,強調臺灣是一個主權獨立的國家,希望藉此參與國際事務,確立臺 灣的國際地位?
(A)蔣中正
(B)蔣經國
(C)李登輝
(D)陳水扁。

8.

8. 歷史課時同學在討論二次大戰後我國的外交,他們的對話有如附圖。請問:這應該是指下列哪個條約?
(A) 《中美共同防禦條約》
(B) 《馬關條約》
(C)《臺灣關係法》
(D)《動員戡亂時期臨時條款》。

政府宣布遷往臺灣老王的軍隊也移駐到臺灣從此與妻子家人斷了音訊老王盼望多年終於能夠見到久違的親人這是政府的哪項政策所致

9.9. 臺灣光復後,實施多項土地改革,包括:(甲)三七五減租 (乙)耕者有其田 (丙)公地放領。如果依照推行時 間順序排列,下列何者是正確的?
(A)甲丙乙
(B)乙甲丙
(C)丙甲乙
(D)丙乙甲。

10.

10. 附圖是民國五十年代時,我國所外銷的家電和日常用品。這個時期的海外貿易之所以興盛的原因,與政府當 時採取下列哪個經濟政策有關?

政府宣布遷往臺灣老王的軍隊也移駐到臺灣從此與妻子家人斷了音訊老王盼望多年終於能夠見到久違的親人這是政府的哪項政策所致

(A)進口替代
(B)出口導向
(C)發展重化工業
(D)提倡高科技產業。

11.11. 民國六十年代,何人提出十大建設的政策,大規模改造了臺灣的基礎建設,提高經濟活動的效率?
(A)蔣中 正
(B)李登輝
(C)蔣經國
(D)陳誠。

12.12. 為使經濟進一步邁向自由化與國際化,臺灣積極參與國際組織的活動,希望能發揮在國際上的影響力。下列 哪些是民國八十年代起,我國所加入的國際經濟組織之簡稱? (甲)WTO (乙)APEC (丙)WHO (丁)UN
(A)甲乙
(B)甲丁
(C)乙丙
(D)丙丁。

13.13. 臺灣光復初期,政府推動「國語運動」,其主要目的是為了什麼?
(A)控制人民思想
(B)消滅臺灣方言
(C) 培養國家認同感
(D)便於專制統治。

14.

14. 附圖是臺灣國中生升學率百分比圖。請問:自民國五十年代中期以後,國中生升學率大增的原因為何?

政府宣布遷往臺灣老王的軍隊也移駐到臺灣從此與妻子家人斷了音訊老王盼望多年終於能夠見到久違的親人這是政府的哪項政策所致

(A) 開始實施九年一貫
(B)開始推動多元入學
(C)開始實施九年國教
(D)開始實施十二年國教。

15.15. 為了因應經濟轉型的需要,對各類高級專門人才的需求大增,政府為了提高教育素質與學術水準,逐步增設 下列何種教育機構?
(A)大專院校
(B)技職學校
(C)軍事學校
(D)語言學校。

16.16. 戰後臺灣曾有一段時間特別重視職業教育,原因為何?
(A)配合當時兩岸關係的需要
(B)配合當時外交政 策的需要
(C)配合當時人口成長的需要
(D)配合當時經濟建設的需要。

17.17. 我國政府在民國五十年代,開始推動家庭計畫,其主要目的為下列何者?
(A)為了因應日漸嚴重的少子化問 題
(B)為了臺灣邁入高齡社會而實施
(C)為了有效抑制臺灣人口的成長
(D)為了增加農村勞動人口而推動。

18.18. 近年來臺灣的電視臺增添了不少族群特色,如:客家電視臺、原住民電視臺的創辦,它們都以使用自身語言 為主。請問:這反映了何種現象?
(A)臺灣是個多元社會
(B)臺灣族群分裂嚴重
(C)臺灣媒體業十分競爭
(D)各族群搶攻電視臺的豐厚收入。

19.一、請閱讀以下短文並回答問題: 老王出生於江蘇,年輕時曾響應中華民國政府「十萬青年十萬軍」的口號,加入抗日軍隊的行列中。 老王雖然娶了妻子,兩人卻因國家的動亂聚少離多。之後,政府宣布遷往臺灣,老王的軍隊也移駐到臺 灣,從此與妻子、家人斷了音訊。孤獨的老王時常思念著沒能逃出「鐵幕」的家人,記掛著家鄉的一景 一物。老王以為自己再也沒有機會回去家鄉看望家人了。這時,電視新聞卻播報著一則新消息,政府決 定讓老兵與外省籍移民回去探望身處中國大陸的家人,令老王感到欣喜若狂。
【題組】 19.根據上文,老王隨政府來臺的時代背景為何?
(A)日本於二次世界大戰中擊敗中華民國,導致政府喪失民 心
(B)美國支持中國共產黨發動戰爭奪權,使中華民國孤立無援
(C)臺灣宣布退出聯合國,島內動盪不 安,外交狀態極度不穩
(D)政府在與中共的內戰中失利,為穩定局勢,轉而經營臺灣。

20.20.老王盼望多年,終於能夠再度見到久違的親人,這是因為政府的哪項政策所致?
(A)宣布解除戒嚴,開放 大陸探親
(B)善意回應中共的一國兩制主張
(C)表面和解,實則為反攻大陸作準備
(D)終止動員戡亂, 開啟兩岸交流管道。

21.一、請閱讀以下短文並回答問題: 老王出生於江蘇,年輕時曾響應中華民國政府「十萬青年十萬軍」的口號,加入抗日軍隊的行列中。 老王雖然娶了妻子,兩人卻因國家的動亂聚少離多。之後,政府宣布遷往臺灣,老王的軍隊也移駐到臺 灣,從此與妻子、家人斷了音訊。孤獨的老王時常思念著沒能逃出「鐵幕」的家人,記掛著家鄉的一景 一物。老王以為自己再也沒有機會回去家鄉看望家人了。這時,電視新聞卻播報著一則新消息,政府決 定讓老兵與外省籍移民回去探望身處中國大陸的家人,令老王感到欣喜若狂。
【題組】21.政府頒布上述政策是在哪位總統任內?
(A)蔣中正
(B)蔣經國
(C)李登輝
(D)陳水扁。

22.二、回顧兩岸關係,從武力對峙時期到現在我國已開放兩岸直航,大陸觀光客也可以到臺灣旅遊,兩岸 交流日益頻繁。請問:
【題組】22.民國 90 年起,臺灣開放哪項政策,使臺灣與中國人民可以搭乘輪船互通?
(A)大三通
(B)三通四流
(C) 小三通
(D)一國兩制。

23.【題組】23.如果在中國旅行的臺灣民眾遇到任何問題,可回臺後向什麼民間事務單位提出?
(A)海峽兩岸關係協會
(B)大陸委員會
(C)世界衛生組織
(D)海峽交流基金會。

24.【題組】24.臺灣在民國哪年正式開放兩岸直航?
(A)76
(B)85
(C)90
(D)97。

25.三、負責處理兩岸事務的機構有不少,在臺灣與中國都各有單位在處理。請問:
【題組】25.目前我國的行政院由哪個單位專責處理兩岸事務?
(A)國統會
(B)陸委會
(C)海協會
(D)海基會。

26.【題組】26.西元 1993 年的「辜汪會談」,代表中國出席的汪道涵,是中國什麼單位的負責人?
(A)人民大會
(B)海基 會
(C)海協會
(D)國統會。

27.四、民國五十、六十年代左右,產生不少述說著人們離開家鄉到城市打拚的歌曲,像是「孤女的願望」、 「田莊兄弟」等,歌詞中不乏出現找工作的經驗、出外闖蕩的心情。請回答下列問題:
【題組】27.依照當時的時代背景,為什麼許多人要離開家鄉,出外謀生?
(A)土地改革失敗,農村更加貧窮
(B)工業 發展迅速,農村人口外流
(C)大量外勞進入農村,使工作機會減少
(D)通貨膨脹導致失業狀況嚴重。

28.【題組】28.民國五十年代,政府實施什麼經濟策略,來拓展海外市場?
(A)三七五減租
(B)發展高科技產業
(C)發 展食品、家電等輕工業
(D)加入世界貿易組織。

29.【題組】29.民國 60 年,某位鄉村青年來到城市,他可以看到什麼重大事件充斥著報紙的新聞版面?
(A)韓戰爆發
(B)日本與中共建交
(C)美國與我國斷交
(D)我國退出聯合國。

30.五、臺灣向來以經濟力在世界著名,然而這卻是經過許多階段的努力才有今日的榮景,現在就以我國各 階段的經濟政策提出問題。請問:
【題組】30.自哪個年代開始,政府的經建計畫以自行生產民生必需品,減少進口物資為目標?
(A)民國四十年代
(B) 民國五十年代
(C)民國六十年代
(D)民國七十年代。

31.【題組】31.設立加工出口區屬於下列何種經濟政策?
(A)進口替代
(B)出口導向
(C)十大建設
(D)引進外勞。

32.【題組】32.到了民國七十年代,工資不斷上漲,為降低成本,所以實行下列哪項政策?
(A)進口替代
(B)出口導向
(C)十大建設
(D)引進外勞。

33.六、請閱讀短文,並回答下列問題: 坤樹的工作是做戲院的大型廣告看板,不管在熱天或是冷天都要穿著跟戲服一樣的服裝、在臉上抹 厚厚的粉,在街上走動。當初他接下這份工作,為的是要養活他的妻子阿珠和他們的孩子阿龍。 這天,坤樹跟阿珠因為工作的事情起了爭執。……坤樹這天結束工作後,聽到經理覺得活人廣告看 板不吸引人了,要安排坤樹去踩三輪車,坤樹欣喜的告訴阿珠這個好消息,夫妻間的尷尬也因未來的新 工作而冰釋。 對坤樹而言,兒子阿龍是支持他維持這樣生活的最大動力。阿珠曾跟他開玩笑說:「阿龍哪是認得 你,他當你是大玩偶呢!」坤樹本來不以為意,但在阿龍見到他原本面貌不斷哭鬧時,坤樹才發現,阿 龍只喜愛化妝過後的他,坤樹只好心酸的拿起白粉,往臉上撲去……。 (改寫自:黃春明。兒子的大玩偶。)
【題組】33.這篇文章以關懷臺灣一般民眾的角度出發,呈現大眾生活的真實面貌,這是哪種文學表達方式?
(A)反共 文學
(B)懷鄉文學
(C)方言文學
(D)鄉土文學。

34.【題組】34.這篇文章顯示當時人民生活的辛酸,這種著重表現社會真實景象的文學體裁,為何產生?
(A)因為懷想中 國大陸的家園而生出思鄉情懷
(B)臺灣退出聯合國,為抗議國際不公而產
(C)兩岸長期對峙後,臺人漸漸 產生本土認同
(D)社會變遷,各族群愈來愈重視自身的權益。

35.【題組】35.臺灣文學的發展受到時空背景的影響,不同的內政、外交情況,常導致不同的文學體裁出現。請問:關於臺 灣文學的發展敘述,何者正確?
(A)受到日本殖民統治的影響,臺灣文學皆以日本語文呈現
(B)政府遷臺 後,外省籍人士因懷念大陸家園創作鄉土文學
(C)受到英國文化影響,文學中開始加入當時代的流行元素
(D)由於海峽兩岸的軍事與政治對峙,反共文學曾盛極一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