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是天涯淪落人意思

今天我们要来学习的是名句“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是什么意思?

同是天涯淪落人意思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什么意思


同样都是沦落世间的人,既然相逢,无论先前是否认识,都会同病相怜,同声相应,那又何必在意是否曾相识呢?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出处


这句话的出处:唐朝诗人白居易的长篇乐府诗之一《琵琶行》。《琵琶行》创作于元和十一年,当时诗人白居易得罪了权贵被贬,心境凄凉,满怀郁愤。在遇到琵琶女之后,有感于她不幸的经历,创作出这首传世名篇,揭露了封建社会官僚腐败、民生凋敝、人才埋没等不合理现象,也抒发了诗人对自己无辜被贬的愤懑之情。其中,流传最广,最为人所知的就是这句: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作者


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上文为大家解释了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是什么意思。《琵琶行》中的诗人虽然被贬但仍有官职在身,和弹琵琶的卖艺女属于两个不同的阶级,但身份差异巨大的两人却一见如故,因此才会有“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感叹。

条目 同是天涯沦落人(同是天涯淪落人)

拼音 tóng shì tiān yá lún luò rén

注音 ㄊㄨㄥˊ ㄕˋ ㄊㄧㄢ ㄧㄚˊ ㄌㄨㄣˊ ㄌㄨㄛˋ ㄖㄣˊ

同是天涯沦落人 词语解释

解释

同是天涯沦落人 tóng shì tiānyá lúnluòrén

[those who have the same illness sympathize with each other] 原是唐诗一句。白居易《琵琶行》:“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含义是:大家都是有不幸的遭遇的人,近似“同病相怜”

同是天涯沦落人,我们应该互相关心,互相照顾

-----------------

国语辞典

同是天涯沦落人tóng shì tiān yá lún luò rénㄊㄨㄥˊ ㄕˋ ㄊㄧㄢ ㄧㄚˊ ㄌㄨㄣˊ ㄌㄨㄛˋ ㄖㄣˊ

  1. 彼此都是流落在外或有著相同际遇的人。唐.白居易〈琵琶行〉:「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 汉典

同是天涯沦落人 网络解释

百度百科

同是天涯沦落人

  • 《同是天涯沦落人》是由 何非光执导,陈娟娟 严俊 张翼 衣雪艳 关宏达主演的一部抗战题材电影,主要讲述了寡妇张玉芹及何佩芬各携幼女重返故居,物是人非的故事。
  • © 汉典

    :::

    首頁〉成語檢索〉辭典附錄〉修訂本參考資料〉[同是天涯淪落人]

    修訂本參考資料編輯總資料庫

    同是天涯淪落人

    列印  
    詞 語同是天涯淪落人
    注 音ㄊㄨㄥˊㄕˋㄊㄧㄢㄧㄚˊㄌㄨㄣˊㄌㄨㄛˋㄖㄣˊ
    漢語拼音tóng shì tiān yá lún luò rén
    釋 義彼此都是流落在外或有著相同際遇的人。如:「我們同是天涯淪落人,聊天時特別有共鳴。」唐.白居易〈琵琶行〉:「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
    附 錄修訂本參考資料

    ︿

    回頂端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出自唐代白居易的《琵琶行》

    解释:同样都是天涯沦落的可怜人,今日相逢何必问是否曾经相识!

    赏析:诗人感叹自身沦落天涯,也是对同病相怜的失意人的鼓励、安慰和叹息。

    同是天涯淪落人意思

    原文

    同是天涯淪落人意思

    白居易《琵琶行》

    元和十年,予左迁九江郡司马。明年秋,送客湓浦口,闻舟中夜弹琵琶者,听其音,铮铮然有京都声。问其人,本长安倡女,尝学琵琶于穆、曹二善才,年长色衰,委身为贾人妇。遂命酒,使快弹数曲。曲罢悯然,自叙少小时欢乐事,今漂沦憔悴,转徙于江湖间。予出官二年,恬然自安,感斯人言,是夕始觉有迁谪意。因为长句,歌以赠之,凡六百一十六言,命曰《琵琶行》。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
    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
    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
    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
    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
    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六幺 一作:绿腰)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
    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暂歇 一作:渐歇)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
    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沉吟放拨插弦中,整顿衣裳起敛容。
    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虾蟆陵下住。
    十三学得琵琶成,名属教坊第一部。
    曲罢曾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妒。(服 一作:伏)
    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
    钿头银篦击节碎,血色罗裙翻酒污。(银篦 一作:云篦)
    今年欢笑复明年,秋月春风等闲度。
    弟走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
    门前冷落鞍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
    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
    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
    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

    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我从去年辞帝京,谪居卧病浔阳城。
    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
    住近湓江地低湿,黄芦苦竹绕宅生。
    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
    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
    岂无山歌与村笛,呕哑嘲哳难为听。
    今夜闻君琵琶语,如听仙乐耳暂明。
    莫辞更坐弹一曲,为君翻作《琵琶行》。

    感我此言良久立,却坐促弦弦转急。
    凄凄不似向前声,满座重闻皆掩泣。
    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译文及注释

    同是天涯淪落人意思

    译文
    元和十年,我被贬为九江郡司马。次年秋天,到湓浦口送客,听到邻舟有一女子在夜晚弹奏琵琶,细审那声音,铿铿锵锵颇有点京城的风味。我询问她的来历,原来是长安的乐伎,曾经跟穆、曹这两位琵琶名家学习技艺,后来年长色衰,嫁

    赏析

    同是天涯淪落人意思

    本诗的诗眼(主旨)是“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通过写琵琶女生活的不幸,结合诗人自己在宦途所受到的打击,唱出了“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心声。社会的动荡,世态的炎凉,对不幸者命运的同情,对自身失意的感慨,这些本来积蓄在心中的沉痛感受,都一起倾于诗中。

    创作背景

    同是天涯淪落人意思

    元和十年(公元815年)六月,唐朝藩镇势力派刺客在长安街头刺死了宰相武元衡,刺伤了御史中丞裴度,朝野大哗,藩镇势力又进一步提出要求罢免裴度,以安藩镇“反侧”之心。白居易上表主张严缉凶手,有“擅越职分”之嫌;而且,白居易平素多作讽喻诗,得罪了朝中权贵,于是被贬为江州司马。司马是刺史的助手,在

    鉴赏

    同是天涯淪落人意思

    这是一首脍炙人口的现实主义杰作,全文以人物为线索,既写琵琶女的身世,又写诗人的感受,然后在“同是天涯沦落人”二句上会合。歌女的悲惨遭遇写得很具体,可算是明线;诗人的感情渗透在字里行间,随琵琶女弹的曲子和她身世的不断变化而荡起层层波浪,可算是暗线。这一明一暗,一实一虚,使情节波澜起伏。它所叙

    赏析二

    同是天涯淪落人意思

    宋人洪迈认为夜遇琵琶女事未必可信,作者是通过虚构的情节,抒发他自己的“天涯沦落之恨”(《容斋随笔》卷七),这是抓住了要害的。但那虚构的情节既然真实地反映了琵琶女的不幸遭遇,那么就诗的客观意义说,它也抒发了“长安故倡”的“天涯沦落之恨”。看不到这一点,同样有片面性。

    诗人

    同是天涯淪落人意思

    白居易

    同是天涯淪落人意思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3084篇诗文 ► 1366条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