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二 如是 次第 引導 之 因 相 分 二

2008/01/18初版;2014/11/24修訂(重編版面,增訂藏文,移除超連結)2019/11/06(變更字體;藏文採泰式分散對齊,並嵌入ཏྲེ་ཧོར།四家注)

論之本文——p.06810

第二如是次第引導之因相分二:一、正明因相;二、所為義。 今初

p. 06810

tib. p. 09004

གཉིས་པ་རིམ་པ་དེ་ལྟར་འཁྲིད་པའི་རྒྱུ་མཚན་ལ་གཉིས། རྒྱུ་མཚན་དངོས་དང་། དགོས་པའོ། །དང་པོ་ལ་བཅུ་བཞི་ལས། དང་པོ་ཐེག་ཆེན་གྱི་འཇུག་སྒོ་ཡིན་པ་ནི།

tib. p. 09005

消文紀錄——

第二如是次第引導之因相分二己二、如是次第引導之因相。(顯示由三士門如次引導之因相的)第二部分所要闡釋的就是為什麼要採用這一套次第引導行者。它又分成二部分。

一、正明因相庚一、正明因相。第一部分,真正的理由。

二、所為義庚二、所為義。第二部分,如是次第引導的目的。

今初接著就要闡釋第一部分,也就是闡釋採用這一套次第引導行者的真正原因。

我對這段科文理解——

這段科文顯示此後所要闡釋的是為何採取如是次第引導行者,將分成二部分來宣說,先解說真正原因,然後再談目的。

前一則下一則

廣論第二輪講記:甲四、如 何正以 教授引導學徒之次第

廣論第二輪講記:乙二、既親近已如何修心次第

廣論第二輪講記:丙二、如何取心要之理

廣論第二輪講記:丁一、於道總建立發決定解

廣論第二輪講記:戊二、顯示由三士門如次引導之因相

廣論第二輪講記:己二、如是次第引導之因相

廣論第二輪講記:庚一、正明因相

原文出處:第68頁第10行到第69頁第02

廣論第二輪MP3檔:31A0612秒到31A1318

【第二、如是次第引導之因相分二:】

為什麼要用三士這樣的次第引導?有原因,這個原因分兩部分來講。

【①  正明因相,所為義。今初】

分兩部份。今初,第一個就是正確的告訴我們,為什麼由下、中引導到上士的原因;

轉趣大乘能入之門者,謂即發心於勝菩提。】

真正的轉變我們凡夫,我們凡夫都在輪迴生死,使得我們轉變,轉變成什麼樣呢?使我們輪迴生死當中,這樣的凡夫,能夠轉變趣向大乘;這個真正的根本原因在哪裡呢?發心!發什麼心?發殊勝菩提之心!『菩提』是印度話,翻成我們中文叫做「覺」,覺悟。那麼這個「覺」有幾種,二乘也叫「覺」,譬如說「獨覺」,又叫「緣覺」,現在這個「覺」叫「勝覺」,或者我們稱「大覺」,最殊勝的覺悟,這就是佛。

【若於相續中生起此心,如《入行論》云:「若發大心剎那頃,繫生死獄諸苦惱,應說是諸善逝子。」謂即獲得佛子之名,或菩薩名,其身即入大乘之數。】

在我們身心的相續當中,什麼時候生起這一個心,就是說,發起要求無上菩提,正式的來說,發無上菩提心就是說「為利有情願成佛」,說我要利益一切有情,要救他們出來。要救他們出來,只有成佛才能夠做得到,發這樣的心,那才是無上菩提心。什麼時候內心當中真實的發起,那就對!所以他下面引那個《入行論》說,如果說能夠發起這樣的大心,這種心是真正的大心,「剎哪頃」,哪怕是一剎那,才發起,這個時候我們還是凡夫,還在繫縛在生死輪迴當中,還受種種的苦惱,雖然我們還在繫缚在生死輪迴當中受種種苦惱,但是因為發了這個心,這個時候就應該說,真正的佛子,『善逝』就是佛,也就是菩薩,這樣。那麼這個時候,我們就可以算是進入大乘之數。下面,

【若退此心,亦從大乘還退出故。】

如果這個心退掉了,那對不起,你也離開了大乘。

【是故諸欲入大乘者,須以眾多方便勵力令發,然發此心須先修習發心勝利。令於勝利,由於至心勇悍增廣,及須歸依七支願行,是能開示菩薩道次最勝教典,《集學處論》及《入行論》中所說。】

現在我們了解了,哦,趣入大乘的門是在哪裡?發無上菩提。發了這個心叫做菩薩,什麼時候這個心退失掉了,那就不是。因此,我們現在真正要想趣入大乘的,應該以種種的方便,努力的策勵自己,要想辦法去發這個心。發這個心還是有它一定的方法,發這個心先要修什麼?先要修發心的利益!說我們現在先去了解,發心有什麼好處,說發了心以後,有非常大的殊勝的利益,了解了以後,照著去修,這樣;然後不斷去修的話,這我們的心就發起來了。所以因為曉得「發這個心有這麼大的好處!」所以自然就推動我們去修。譬如說我們現在,大家覺得要這個、要那個,要到美國去、要什麼,哦,說到美國去如何如何好處;也就是說,要得到這樣東西的話,有非常殊勝的利益,當我們心裡不斷的,這種念頭生起來了以後,是不是我們就很強盛的希望去呀!這是個道理。比如說我們現在這裡學佛法,學得「喔,藏系還保留著最好的」,不斷的談那個藏系的好處的話,我們心裡面真的想「噯,我多希望去學」,是同一個道理。

這個發起來了以後,夠不夠?不夠!發了這個心以後,還要全心全意,要把它產生兩個效益:勇悍、增廣。因為大乘行不那麼簡單,所以稍微發一點點的話,不靈光的!遇見一點小事情就挫折了,所以要把它加強。勇悍!『勇』勇猛,『悍』是強悍,有了這樣的內心的力量,那時候才經得起挫折。否則的話,我們想「啊,我們要做一件什麼了不起的大事。」碰到一點點,哎呀,對不起,那不靈光了;就是這樣。所以發起了以後,還要繼續的修,一方面呢使得這個修增長了勇悍,還有呢,把它廣大。除了這個以外,還要修什麼呢?皈依、七支願行等,這些就是集聚資糧。

所以簡單的說,先要發心,生起這個發心的欲樂,為了發心的欲樂,了解了它的好處以後,要努力修加行,使得它這個心發起來,還要增長勇悍,以及加深廣大;然後下面要修淨罪積資,這個七支行願就是淨罪積資的種種方便;整個的這個內涵。這個是告訴我們進入菩薩道的最殊勝的教授。下面《集學》、《入行》都是印度的,兩部論,非常重要的兩部,告訴我們的。下面繼續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