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心理學 ppt r=h:www.ptt.cc

時間Sat Jul 5 20:33:30 2008

※ 本文是否可提供臺大同學轉作其他非營利用途?(須保留原作者 ID) (是/否/其他條件): 是 哪一學年度修課: 97 ψ 授課教師 (若為多人合授請寫開課教師,以方便收錄) 周泰立 δ 課程大概內容 第一章 導論 第二章 行為的生理基礎 第三章 感覺與認知 第四章 意識 第五章 制約 第六章 記憶 第七章 語言與思考 第八章 智能 第九章 發展 第十章 動機與情緒 第十一章 社會心理學 第十二章 人格 第十三章 心理疾病 第十四章 心理治療 第十五章 健康心理學 Ω 私心推薦指數(以五分計) ★★★★★ ★★★★★ η 上課用書(影印講義或是指定教科書) 1.老師ceiba上的PPT(主要) 2.普通心理學 Robert J.Sternberg μ 上課方式(投影片、團體討論、老師教學風格) 老師上課放投影片講課、一次看電影 σ 評分方式(給分甜嗎?是紮實分?) 1.期中考50% 2.期末考50% 沒有作業和討論 3.整個學期點名三次(吧?) 4.電影心得一次 點名和電影未到不扣分,是做為加分用 5.心理實驗 1小時加學期總平均1分 最多加4分 6.歐歐~修了周老師的普心丙,你的學期成績就是彩色的 ρ 考題型式、作業方式 期中期末都是選擇題80%簡答題20%(聽說去年簡答比例較重 不固定) ω 其它(是否注重出席率?如果為外系選修,需先有什麼基礎較好嗎?老師個性? 加簽習慣?嚴禁遲到等…) 老師應該不太在意出席率,外系選修不用基礎吧,專心上課就可以了 Ψ 總結 我個人在第一次上課時對老師印象就很不錯,老師聲音低沉穩定,給人一種安心的 感覺@@ 平常上課,四678的課,老師大多五點以前就會下課,有時甚至四點三十五、四十 就放人,只是我卻不會覺得老師很混,因為他總是能講到一個段落,顯然他確實 按照他的進度在走,反而是個很有條理的老師 老師滿願意替同學解答問題的,所以下課常常會有一群同學圍在他旁邊問問題,我 則都是考前才一次把問題集中去問老師,老師最後都面有難色XD 基本上老師上課都還頗清楚的,除了一開始第一章導論因為沒進入狀況,念的沒頭 沒腦的,之後對老師上課所說的都大概能夠理解 老師是個好人(遞),只是當老師開始上課時,一班200多人的同學通常就會自動安 靜下來,而有時有的同學太過亢奮,老師也是會嚴肅起來,平時的好好先生一旦 發火,效果通常非常好XDDD 關於課程內容,我是覺得其實深度不會很深,不會很難理解,只是份量個人覺得是 滿重的,常常期考前發現有厚厚一疊的講義等我去看,或許期中早點開始到期末才 不會手忙腳亂 在考試方面,我覺得題目很活,給我感覺有點像腦筋急轉彎@@ 假如是記憶性的題目,通常不會很難,就僅是簡單的概念,只是他會轉化著考,假 如不是全部都記的很熟,或是能將概念套入他給的例子之中,會有種付出與成績不 成比例的感覺,全班平均是落在80~90,可說是相當甜,但由於考試範圍內容不少 還是需要看書 這門課是普通心理學,因為是非常基礎的課程,所以想要用它來解決比較困難的問 題可能沒辦法,只是我覺得它內容滿有趣的,因為他與生活很貼近,許多都是生活 週遭的事情,比如說上到記憶那部份的時候,我就跟我同學討論認為選擇題是屬於 再認式記憶,結果這題真的出出來了!!結果我看了選項發現似乎不是....不知道我 同學是不是因此中招了(汗) 又像討論到精神分裂症,我就跟我同學討論三個要件 我具備了哪幾樣,有幻覺、有妄想,只差無情緒反應XDDD(我承認我在自嗨....) 感覺裡面內容搭配上日常生活真的很有趣,我常常走在路上想到或是唸書唸到一半 發現兩者相契合的時候,就不自主的笑出來,可能別人會以為我有病吧Orz.... 總結來說,這門課可說是相當不錯,內容有趣(看個人啦..)分數也不錯甜,至少是 有唸有分....滿推薦的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8.166.97.201

作者amandaabula (avery2662)

時間Fri Jun 10 20:57:52 2022

※ 本文是否可提供臺大同學轉作其他非營利用途?(須保留原作者 ID) (是/否/其他條件):否 哪一學年度修課:110-2 ψ 授課教師 (若為多人合授請寫開課教師,以方便收錄) 周珮雯 δ 課程大概內容 通識A58 主要應該就是心理學的基本概念 (以下節錄自NTU COOL) This course is designed to introduce students to the various topics and is sues in the scientific exploration of psychology. Along the way, students will acquire basic knowledge of the influential theories and relevant research inv olving important aspects of psychology. Students will discover what psychologi sts have learned that can enrich their studies, their relationships, their hea lth, and other important aspects of their life. Ω 私心推薦指數(以五分計) ★★★★★ ★★★★★ 甜甜,學得到東西的好課! η 上課用書(影印講義或是指定教科書) 主要是老師的PPT,也可以買指定用書(如果沒有要額外自讀就不太需要): 心理學:身體、心靈與文化的整合 (2018),梁庚辰主編,台大出版中心。 μ 上課方式(投影片、團體討論、老師教學風格) 投影片上課為主,全英文授課。課間隨機有點名跟討論,討論都一題兩題而已,滿簡 單的,討論完推派一兩個人上台分享。 今年好像是老師來台大教書的第一年(之前在美國)。老師的英文算滿好懂,語速適中 。改成遠距後改用預錄影片,語速偏慢但可以稍微快轉。 σ 評分方式(給分甜嗎?是紮實分?) 1 Midterm Exam 35% 2 Final Exam 35% 3 Assignments 20% 4 Discussion/Participation 10% 甜甜!基本上後面兩個只要有交有到就滿分,改成遠距後點名變成線上課後小考(三題選 擇,很簡單)期中期末只要讀熟老師PPT基本上都會寫 另有4分普心實驗加分 我每次都到+作業都有寫+考前讀一下ppt,最後A+,算是蠻好拿分的 ρ 考題型式、作業方式 這學期因為有國際生不能來台所以兩次都是線上考,60題60分鐘,是一整頁的所以可以回 頭檢查~之後如果有實體考就不知道了 作業直接下載COOL上的文件,在上面作答即可 ω 其它(是否注重出席率?如果為外系選修,需先有什麼基礎較好嗎?老師個性? 加簽習慣?嚴禁遲到等…) 老師人好好又好漂亮,每次去上課都心情好好,可惜遠距就看不到老師了嗚嗚 課後問老師問題可以用中文,老師都會回答! Ψ 總結 可以學到很多有趣的知識,印象也很深。負擔不重,想對心理學入門的初學者還滿推 薦的~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4.43.186.20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NTUcourse/M.1654865874.A.F5D.html ※ 編輯: amandaabula (114.43.186.20 臺灣), 06/10/2022 20:58:22 ※ 編輯: amandaabula (114.43.186.20 臺灣), 06/10/2022 20:59:13

時間Thu Nov 1 04:50:21 2018

鄉民們好 已經爬過文也在網路上搜尋過,為了可以得到比較新的資訊, 還是決定上來問問看有經驗的人。 不曉得大家認為心理學(上)(下) Henry Gleitman著 洪蘭譯 值得看嗎? 因為這本書差不多也有20年之久,是否應該找資料比較新的書來看比較好呢? 另外: 張春興的心理學概要和現代心理學 普通心理學(Robert J. Sternberg著,陳億貞譯) 以上這三本書或是有任何其他推薦的嗎?有請推薦~謝謝! (我想要先自己入門探索,再決定是否要更認真朝這領域鑽研)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98.101.66.67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Examination/M.1541019024.A.44A.html

標題[通識] 110-1 A58* 普通心理學 梁庚辰

時間Fri Jan 28 22:49:09 2022

※ 本文是否可提供臺大同學轉作其他非營利用途?(須保留原作者 ID) (是/否/其他條件):n 哪一學年度修課:110-1 ψ 授課教師 (若為多人合授請寫開課教師,以方便收錄) 梁庚辰 δ 課程大概內容 (第一次期中) Ch1 緒論、Ch2 心理學的科學方法、Ch3 行為的生物基礎、Ch4 感覺與知覺、Ch5 注意與 意識 (第二次期中) Ch6 學習、Ch7 記憶、Ch8 語言、Ch9 思考 (期末考) Ch10 智力、Ch11 情緒與動機、Ch12 性格、Ch13 社會心理學 Ω 私心推薦指數(以五分計) ★★★★★ 5星 - ?=? η 上課用書(影印講義或是指定教科書) 台大心理系編《心理學:身體心靈與文化的整合》 μ 上課方式(投影片、團體討論、老師教學風格) 投影片上課,前幾週遠距用webex 基本上跟以前心得文差不多 用webex的時候會問一下問題讓大家在聊天區回答,但回到實體上課就不會 σ 評分方式(給分甜嗎?是紮實分?) 應該是三次考試各30% 作業10% 三次考試的滿分分別是100、120、110 每次考完都會給分數分布,前兩次還會給大概的等第分佈(哪個分數可以拿哪個等第,但 最後當然還是要看總分) 期末考的時候可以補考前兩次期中,會出10題選擇題1題10分,應該是期中分數低於50分 還是60分,或是缺考的才可以寫 作業這學期出了3次,各3%,都有準時交再1% 2次作業只要有交就有分,另外1次則是重寫第二次期中考問答題分數最低的一題 不確定有沒有調分,總之最後有給百分制的總分,以及等第制的總分 我的百分制分數在80-85之間,等第拿A 有給等第分佈,一個等第約12-17人,差不多A、B、C都是各30% ρ 考題型式、作業方式 考題分為選擇、填充、問答 選擇跟填充都是1題1分,題數不一定,但這學期三次考題,選擇跟問答的總題數都是80分 問答1題10分,雖然要拿到滿分很不容易,但我覺得要拿到還行的分數還算OK 考試內容會出課本跟投影片,應該只有第一次考試有在填充考到人名 雖然以大學考試來說我覺得要讀的滿細緻,但也不太會考真的很刁鑽的內容,填充我寫不 出來的通常都是我覺得好像沒有特別重要/有特別的名詞可以記憶的地方XDD 我考前都會讀2次課本+1.5次投影片,我覺得滿夠的 而且課本真的就寫的很詳細,所以不上課感覺也沒關係,當然上課還是可以至少有點印象 ,或聽到一點補充的內容 另外,以前考試都在星期六,但這學期的考試都在上課的時間,應該是因為疫情做出的調 整 ω 其它(是否注重出席率?如果為外系選修,需先有什麼基礎較好嗎?老師個性? 加簽習慣?嚴禁遲到等…) 這學期加簽是3類,而且以最後總人數大概150上下來說,應該是有選都可以上 Ψ 總結 解釋一下給星。 總體而言,我可以接受這堂課需要很多背誦,而且上課雖然滿規律(?)但我也會覺得有 趣 考試前讀書會有點痛苦,但願意花時間應該還是可以拿到還OK的成績,而且其實我寫問答 題的時候都滿開心的......XDD 上述內容其實都跟前人寫的差不多,也是我上課前就知道、看過評價,就是因為想上這堂 課所以才選,因為想上紮實的內容,所以身為外系大四非必要選這堂課,也願意選這堂, 或者說我從大一就開始想上 但是。 會特別寫一篇評價,就是因為有我完全沒在以前的評價看到的問題 甚至可能大部分人都覺得沒問題,但是讓我感到非常不舒服、到有點後悔選了這堂課的地 方 一句話來說:這堂課在非必要的舉例中,充滿了傳統異性戀男性視角的觀點,女性只是被 男人所有、追求、產生慾望的對象,沒有(或許也不需要)自己的思考 1. 在講到一個機制的時候,老師說「雖然這個例子不太好」,然後舉例男性如何透過機 制,讓已經有男朋友的女性把他對男朋友的愛戀情感轉移到自己身上,最後說「我是在教 你們怎麼交女朋友」 因為是在遠距教學時期,還有同學在聊天區回應「學到了」 從上述例子可知: a. 老師覺得不好的事情是「介入別人的感情」而不是其他的東西 b. 敝班所有人都是異性戀男性(或是同性戀女性?但我想老師的那句「你們」沒有女性 吧) 我聽到的時候真的好想說,老師你要不要考慮以後把選課條件設成「男性限定」? 2. 一樣是在上課的時候,忘記為什麼講到,總之老師說:如果你的女朋友問你說,你「 最值錢的東西」是什麼,你要回答「就是你」 我真的好想知道誰聽了會高興? 老實說心理學的一些過去的實驗也讓我非常不適,尤其在動機與情緒那章最為明顯,但既 然是學術性內容我就不予置評 可是,這種非必要的課堂舉例、閒聊中,我不知道為什麼一定要提到這些內容? 我也認為,在老師豐富的人生閱歷中,應該有這種內容以外的舉例方式 我原本真的上課上的滿開心,但聽到老師開始講這種內容的時候,真的覺得我為什麼要選 這堂課來受辱,所以後來就乾脆不去上課了 但是即便不去上課,只要讀課本也可以看到類似的觀點 3. 摘錄片段:除非你學過心理學,且對童年的記憶相當清晰,否則你可能想不到,「你 所喜歡的女朋友類型都和你三歲時隔壁的鄰居阿姨長得很像,因為她對你疼愛有加。」 4. 摘錄片段:試想小玉的男朋友一邊稱讚小玉的美麗賢淑令他傾心,一邊眼神卻不自主 地飄向迎面而來的摩登女郎。若你是小玉,你會相信他的表情還是他的言語? 這堂課上完,讓我對於台大心理系的印象整個大降,或者說「台大心理系(心理學)原來 是這種立場嗎?」讓我很衝擊(當然我知道心理學有各種分支,也不能一概而論,但這是 我上課+看台大心理系所編課本的感受) 我認為老師很用心也很認真,但我的不舒服也都是真的。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03.121.246.3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NTUcourse/M.1643381351.A.2F3.html ※ 編輯: kso22o (203.121.246.3 臺灣), 01/28/2022 22:50:00 抱歉,我有點不了解你的意思。 最簡單來說就是,我認為即便是為了解釋「那個時代」的理論也有成千上萬的例子。 就跟我在文章裡說明的一樣,因為老師用以舉例的理論本身並沒有性別色彩(像1.是在學 習那章說明的,2.可能比較像在講笑話?) 再者,就算那個理論放到現在有什麼觀點值得批判,也一定有感情話題以外舉例的方式( 課本的說明也是如此) 而且課堂中平均1到2次課就會出現一次感情話題舉例,我想並沒有這麼多理論都跟性別有 所掛鉤,也無法感受出舉這些例子是為了批判。 ※ 編輯: kso22o (203.121.246.3 臺灣), 01/29/2022 15:15:20 → beoneself: 定會很開心妳向她反映^^ 01/29 17:12 姑且不論以何種觀點講述戀愛話題,如果我所舉的例子都不會讓您覺得有什麼不OK,那我 覺得我們是無法達到共識的。 不過根據您的問題,我認為我應該把異性戀男性觀點修正為,「傳統愛情觀」的異性戀男 性觀點,這樣或許更好理解? 我可能過度強調異性戀男性這個詞彙了,總之我的重點是,在老師的舉例中女性被淪為物 化的對象;而這件事就算一個人以異性戀女性、同性戀的觀點出發,也都可能發生。(補 充,我並不覺得物化男性就很ok) 關於一概而論心理系或是心理學,我必須道歉我在這部分的說法可能太過偏激了,不過我 確實是對於課本中仍有此種舉例感到震驚。 至於片面化,這學期有上課影片,但我沒有權利公開內容,也無意願去重看讓我不舒服的 內容來打出逐字稿,而且就算打了該片段的逐字,可能還是會被認為仍然不夠完整? 最後,雖然很感謝您的建議,但我認為,不會想去跟讓我不舒服的對象做直接的接觸與溝 通,應該是很正常的選擇。 ※ 編輯: kso22o (203.121.246.3 臺灣), 01/29/2022 18:3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