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瑞克森心理社會發展理論

Erikson 的心理社會發展理論是依據一般心理健康的人格特徵為立論基礎,將人生全程視為連續不斷的人格發展歷程,以發於自我成長的內因作為人格發展的動力,是社會性的。因此,他的理論所解釋的人格發展,可以視為個體的心理社會發展(psychosocial development),是以自我為基礎的;自我是後天學習的,故而Erikson 對人格發展的解釋,在理論上合於後成原則(epigenetic principle)。

二、心理社會發展理論主張的基本原則

(一)心理社會發展是連續而累積的,前一階段如何解決會影響下一階段解決的能力;

(二)心理社會發展包含一連串橫跨一生中的各種不同發展議題;

(三)心理社會發展是有次序性及階段性的;

(四)心理社會發展主要反應在發展任務上;

(五)心理社會發展階段主要關心的是發展(任務)的內涵。

三、Erikson 的心理社會發展理論的基本概念

心理社會學理論以六個結構性概念為基礎:

(一)發展階段

(二)發展的任務

(三)心理社會危機

(四)解決心理社會危機的核心過程

(五)重要關係的範圍

(六)因應-人們生產出來以面對挑戰並構造生活中各種關係的新行為。

在每一個階段中,先前階段所取得的成就被做為資源,以應用於征服由發展任務、核心過程、心理社會危機及重要關係的混合所帶來的挑戰。這些因素的交互作用,為新的學習提供了經驗基礎。每一個階段都是獨特的,都導致獲得與新的能力相關的新技能。

(一)發展階段(stage of development)

Erikson根據他的想法,依照人生危機性質的不同,把人的一生劃分為八個階段,每個階段均有其衝突存在,而所謂的成長,便是克服這些衝突的過程。在人格發展歷程中,個體在不同時期學習適應不同的困難,化解不同的危機,而後逐漸上升,最後完成其整體性的自我。

(二)發展任務(developmental task)

包含友誼、自我評價、具體運算、技能學習、團隊遊戲。發展任務界定了在一個特定社會中每一個年齡階段上健康的、正常的發展。這些任務形成一個序列:成功地完成一個階段的任務,導致發展及成功地完成下一個階段任務的更大可能性。發展任務的完成受到前一階段中心理社會危機解決程度影響;一個階段的任務的失敗,導致今後任務的重大困難,或使今後的任務不可能完成。

(三)心理社會危機(psychosocial crisis)

個體出生後,便開始與環境接觸互動,在互動中,一方面由於自我成長的需求,希望從環境中獲得滿足,另一方面又受到社會的要求與限制,使個體在社會適應中產生心理上的困難,稱之為心理社會危機。

艾瑞克森以一條線的兩極對立的觀念來表示不同時期的危機,危機的意義在於若某一階段任務得以順利完成的話,將有助於以後階段的發展,反之,對日後發展有負向影響。因此,發展危機也就是發展轉機;沒有發展危機,個體的自我就無從獲得充分的發展。

(四)解決心理社會危機的核心過程

教育是解決國小兒童勤奮與自卑的危機的過程。學校是對兒童在各種學習任務上的成功或失敗給予不斷地注意的環境,學校經驗對兒童個人的勤奮感的形成具有關鍵作用。因此要培養國小學齡階段兒童有健全人格的發展,最重要的措施是發展兒童的興趣及充實能力,盡量讓兒童能有學習成功的經驗,以減少自卑感,達到自我實現的人生目標。

艾瑞克森(E.H.Erikson,1902)是美國著名精神病醫師,新精神分析派的代表人物。
他認為, 人的自我意識發展持續一生,他把自我意識的形成和發展過程劃分為八個階段,
這八個階段的順序是由遺傳決定的,但是每一階段能否順利度過卻是由環境決定的,
所以這個理論可稱為"心理社會" 階段理論。每一個階段都是不可忽視的。

艾瑞克森的人格終生發展論,為不同年齡段的教育提供了理論依據和教育內容,
任何年齡段的教育失誤,都會給一個人的終生發展造成障礙。
它也告訴每個人你為什麼會成為現在這個樣子,你的心理品質哪些是積極的,哪些是消極的,
多在哪個年齡段形成的,給你以反思的依據。

嬰兒期(0~1.5歲):基本信任和不信任的心理衝突
此時不要認為嬰兒是一個不懂事的小動物,只要吃飽不哭就行,這就大錯特錯了。
此時是基本信任和不信任的心理衝突期,因為這期間孩子開始認識人了,
當孩子哭或餓時,父母是否出現則是建立信任感的重要問題。
信任在人格中形成了"希望"這一品質,它起著增強自我的力量。
具有信任感的兒童敢於希望,富於理想,具有強烈的未來定向。
反之則不敢希望,時時擔憂自己的需要得不到滿足。
艾瑞克森把希望定義為:
"對自己願望的可實現性的持久信念,反抗黑暗勢力、標誌生命誕生的怒吼。"

兒童期(1.5~3歲):自主與害羞和懷疑的衝突
這一時期,兒童掌握了大量的技能,如,爬、走、說話等。
更重要的是他們學會了怎樣堅持或放棄,
也就是說兒童開始"有意志"地決定做什麼或不做什麼。
這時候父母與子女的衝突很激烈,也就是第一個反抗期的出現,
一方面父母必須承擔起控制兒童行為使之符合社會規範的任務,
即養成良好的習慣,如訓練兒童大小便,使他們對骯髒的隨地大小便感到羞恥,
訓練他們按時吃飯,節約糧食等;另一方面兒童開始了自主感,
他們堅持自己的進食、排泄方式,所以訓練良好的習慣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這時孩子會反復應用:"我"、"我們"、"不"來反抗外界控制,
而父母決不能聽之任 之、放任自流,這將不利於兒童的社會化。
反之,若過分嚴厲,又會傷害兒童自主感和自我控制能 力。
如果父母對兒童的保護或懲罰不當,兒童就會產生懷疑,並感到害羞。
因此,把握住"度"的問題,才有利於在兒童人格內部形成意志品質。
艾瑞克森把意志定義為:
"不顧不可避免的害羞和懷疑 心理而堅定地自由選擇或自我抑制的決心"。

學齡初期(3~5歲):主動對內疚的衝突
在這一時期如果幼兒表現出的主動探究行為受到鼓勵,幼兒就會形成主動性,
這為他將來成為一個有責任感、有創造力的人奠定了基礎。
如果成人譏笑幼兒的獨創行為和想像力,那麼幼兒就會逐漸失去自信心,
這使他們更傾向於生活在別人為他們安排好的狹窄圈子裏,缺乏自己開創幸福生活的主動性。
當兒童的主動感超過內疚感時,他們就有了"目的"的品質。
艾瑞克森把目的定義為:"一種正視和追求有價值目標的勇氣,這種勇氣不為幼兒想像的失利、罪疚感和懲罰的恐懼所限制"。

學齡期(6~12歲):勤奮對自卑的衝突
這一階段的兒童都應在學校接受教育。
學校是訓練兒童適應社會、掌握今後生活所必需的知識和技能的地方。
如果他們能順利地完成學習課程,他們就會獲得勤奮感,
這使他們在今後的獨立生活和承擔工作任務中充滿信心。
反之,就會產生自卑。另外,如果兒童養成了過分看重自己的工作的態度,
而對其他方面木然處之,這種人的生活是可悲的。
艾瑞克森說:"如果他把工作當成他惟一的任務,把做什麼工作看成是惟一的價值標準,
那他就可能成為自己工作技能和老闆們最馴服和最無思想的奴隸。
" 當兒童的勤奮感大於自卑感時,他們就會獲得有"能力"的品質。
艾瑞克森說:"能力是不受兒童自卑感削弱的,完成任務所需要的是自由操作的熟練技能和智慧。"

青春期(12~18歲):自我同一性和角色混亂的衝突
一方面青少年本能衝動的高漲會帶來問題,
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青少年面臨新的社會要求和社會的衝突而感到困擾和混亂。
所以,青少年期的主要任務是建立一個新的同一感或自己在別人眼中的形象,以及他在社會集體中所占的情感位置。
這一階段的危機是角色混亂。
"這種統一性的感覺也是一種不斷增強的自信心,
一種在過去的經歷中形成的內在持續性和同一感(一個人心理上的自我)。
如果這種自我感覺與一個人在他人心目中的感覺相稱,很明顯這將為一個人的生涯增添絢麗的色彩"。
(艾瑞克森, 1963年)艾瑞克森把同一性危機理論用於解釋青少年對社會不滿和犯罪等社會問題上,
他說:如果一個兒童感到他所處於的環境剝奪了他在未來發展中獲得自我同一性的種種可能性,
他就將以令人吃驚的力量抵抗社會環境。在人類社會的叢林中,沒有同一性的感覺,就沒有自身的存在,
所以,他甯做一個壞人,或乾脆死人般的活著,也不願做不倫不類的人,他自由地選擇這一切。
隨著自我同一性形成了"忠誠"的品質。
艾瑞克森把忠誠定義為:"不顧價值系統的必然矛盾,而堅持自己確認的同一性的能力。"

成年早期(18~25歲):親密對孤獨的衝突
只有具有牢固的自我同一性的青年人,才敢於冒與他人發生親密關係的風險。
因為與他人發生愛的關係,就是把自己的同一性與他人的同一性融合一體。
這裏有自我犧牲或損失,只有這樣才能在戀愛中建立真正親密無間的關係,從而獲得親密感,否則將產生孤獨感。
艾瑞克森把愛定義為"壓制異性間遺 傳的對立性而永遠相互奉獻"。

成年期(25~65歲):生育對自我專注的衝突
當一個人順利地度過了自我同一性時期,以後的歲月中將過上幸福充實的生活,他將生兒育女,關心後代的繁殖和養育。
他認為,生育感有生和育兩層含義,一個人即使沒生孩子,只要能關心孩子、教育指導孩子也可以具有生育感。
反之沒有生育感的人,其人格貧乏和停滯,是一個自我關注的人,他們只考慮自己的需要和利益,不關心他人(包括兒童)的需要和利益。
在這一時期,人們不僅要生育孩子,同時要承擔社會工作,
這是一個人對下一代的關心和創造力最旺盛的時期,人們將獲得關心和創造力的品質。

成熟期(65歲以上):自我調整與絕望期的衝突
由於衰老過程,老人的體力、心車和健康每況愈下,
對此他們必須做出相應的調整和適應,所以被稱為自我調整對絕望感的心理衝突。
當老人們回顧過去時,可能懷著充實的感情與世告別,也可能懷著絕望走向死亡。
自我調整是一種接受自我、承認現實的感受;一種超脫的智慧之感。
如果一個人的自我調整大於絕望,他將獲得智慧的品質,
艾瑞克森把它定義為" 以超然的態度對待生活和死亡。"
老年人對死亡的態度直接影響下一代兒童時期信任感的形成。
因此,第8階段和第1階段首尾相聯,構成一個迴圈或生命的週期。

結語

艾瑞克森認為,在每一個心理社會發展階段中,解決了核心問題之後所產生的人格特質,
都包括了 積極與消極兩方面的品質,如果各個階段都保持向積極品質發展,
就算完成了這階段的任務,逐漸實現了健全的人格,
否則就會產生心理社會危機,出現情緒障礙,形成不健全的人格。

轉貼自http://content.edu.tw/wiki/index.php/%E8%89%BE%E7%91%9E%E5%85%8B%E6%A3%AE(E._Erikson)%E4%BA%BA%E6%A0%BC%E7%99%BC%E5%B1%95%E8%AB%96

艾瑞克森心理社會發展理論

艾瑞克森心理社會發展理論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艾瑞克森心理社會發展理論

a1f4j7

《飛毛設計工作室》